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2016-03-09 15:27李平
人间 2016年2期
关键词:辩证法唯物史观和谐社会

李平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李平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做出的科学决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它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高度统一。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来源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正确回答了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因此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关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综合的、动态的、内涵丰富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环境对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客体,而是一种包裹着人、决定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有机系统,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关系到人的发展。

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是社会中每个成员都享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公平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存在着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协调个体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点是人与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指人不仅能够理性地把握、控制和超越自我,同时也能够获得精神的愉悦,表现为人格完善、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等。”具体包括人的生理和谐与心理和谐的统一。

因此,和谐发展观必须强调自然、社会、人自身整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及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基础。

(一)唯物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了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创造美好理想社会的实践活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期,这一时期又产生了诸多新矛盾与问题,凸显出了大量的深层次矛盾,产生了精神失落、心理失衡、政治与经济失调等的不协调与不和谐的现象,人民内部利益错综复杂,资源与能源压力大、人民思想差异性增大。而推动社会和谐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化解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协调并处理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均衡问题,与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期的客观要求相符合。

(二)辩证法基础。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矛盾及其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谐社会的理论即是在矛盾的斗争性及其统一性相互贯通与转化的原理指导下提出的,强调社会各组成要素在斗争过程中,避免冲突,化解矛盾,进而实现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要综合运用调解、协商以及教育等方法以及行政、政策、经济等手段,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消除不和谐因素,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物质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又是永恒发展的辩证统一过程。事物内部各要素间以及现象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促进事物原有的性质与状态的改变,促进事物运动、发展与变化。和谐社会即是这一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本质体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五个统筹,就是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调整我国改革进程中各利益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外、区域、城乡等),使其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三)唯物史观基础。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视角——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还要关心其生活与人格,尊重其权益,使其充分发挥社会主体作用,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出发点——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即是一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其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调整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即根据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有序变革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过程。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三重维度出发,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哲学基础的。

参考文献:

[1]马红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研究》.河北大学,2009,6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9,10

[3]刘志礼等《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2007

[4]邹瑄.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D].苏州大学,2007

[5]于兆伟《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大庆广播电视大学,2013,11

作者简介:李平(1989.3-),女,汉族,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工业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22-01

猜你喜欢
辩证法唯物史观和谐社会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毛泽东“实事求是”辩证法的内在透视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