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
鸿海到底还能不能买成夏普?这件事从去年争到今年,本以为2月25日传出的鸿海以6600亿日元(约合384亿元人民币)出资规模收购夏普66%的股份这一消息就是最终结果,没想到夏普突然提交了一份债务风险总额达3500亿日元(约合202亿元人民币)的偶发债务清单,鸿海又决定再考虑考虑。目前两家都还没有就收购是否成立发表最终声明。
夏普最近几年的确陷入了危机。如果以2009年金融危机为一个分界点,你会发现,不少像夏普这样的日本制造业公司都遇到了麻烦。日本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上也越来越缺乏存在感。
按日本产业革新机构CEO志贺俊之的说法,“日本国内同业制造商过度竞争”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与之相对,他们很羡慕韩国企业在政府主导下的集约管理—从结果来看,那种方法似乎更有效率,在全球市场竞争力也更高。
日本制造业公司拥有还不错的技术与创新力,但各家的研发方向庞杂,仅凭一家公司的力量,在经营管理能力上与大规模投资上都显得捉襟见肘。
2009年成立的产业革新机构也将解决大公司的这个问题作为重点职能之一。这是一只由政府牵头,联合丰田、松下等26家公司共同组建的投资基金,拥有总额约2兆日元(约合116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能力。
像这次的夏普收购案,日本显示器(JDI)一直与鸿海竞标到最后。JDI就是在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主导下,将索尼、东芝、日立的中小液晶事业整合而成的新公司。它最初提议出资2000亿日元(约合116亿元人民币),把夏普的液晶事业分离出来。此后,为提升报价竞争力,金额上升至3000亿日元(约合175亿元人民币),要求获得夏普过半股权。
在这只政府背景的基金看来,促进夏普机构重组与再生是最重要的目的,它甚至在重组计划中打算将东芝的白电部门也拉进来,与夏普白电事业整合。
对那些困境中的大公司来说,这的确是一个重生方向。它们的技术与人才都会保留重组至新公司,让财报难看的尴尬业务也会全部剥离,它们也拥有新公司股份,这笔生意如果做得好,自己也能从中得利。
日本民间将这类由官方主导的新公司称为“日之丸”—人才与技术不会外流,而且能够整合力量,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过度竞争。这些公司甚至有可能再以投资方身份,与其他公司整合投资新的公司,比如同样在产业革新机构主导下,由JDI联合索尼与松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事业组建的JOLED。这两家公司对日本有多重要,看看三星和LG的成绩就知道了—苹果已经决定要在iPhone上采用OLED屏幕,而目前能够量产OLED屏的只有三星与LG。JDI和JOLED研发的是OLED的另一个技术方向,一旦成功,会成为韩国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当然,这也就回到了这次收购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次并购之所以引发诸多关注,一方面,人们会因此重新审视夏普的价值,一方面也意味着,日本能否接受新的外界力量,为旧有的制造业结构带来改变。
郭台铭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iPhone组装商,他已经在手机、电动车等领域布局。鸿海与美国大型投影仪企业富可视(Infocus)推出的Infocus手机,在印度市场已经取得月销量10万台的成绩,在北京、郑州、杭州也开始了电动车租赁生意。他还是个social达人,与特斯拉的老板伊隆·马斯克关系不错。夏普能够在液晶、白电、OLED等多个领域为鸿海带来有技术含量的附加价值,鸿海将有机会借此跳出组装制造这个低毛利领域,完善自己高利润区间的品牌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夏普的价值足够重要,郭台铭当然也愿意开价更高。
可见,无论产业革新机构还是它背后的日本经济产业省,都必须承认这次鸿海收购夏普一事足以成为值得重视的判例。此次JDI的最高出资也只能达到3000亿日元规模,它面临的最大压力其实是舆论对用税金实施商业投资性价比的质疑。在这种时候,运用商业守则、视公司与股东利润至上的民间商业力量更轻巧灵活,也会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