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晚间,北京的一名女法官在家门前遇刺身亡,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距湖北十堰四名法官遇刺发生还不到半年。我们在为其哀悼的同时,也不敢对事件本身妄加判断—比如频度,比如为何一起婚姻财产纠纷案逼得两名凶手以自杀作为行凶代价—在人们借此大谈特谈加强法官人身安全保护时,我感到竖起高墙并不是一个良性的治理办法。
信任是怎么丧失的?小约瑟夫·奈在他的《人们为什么不信任政府》里提到了如其书名的现象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抛开腐败等因素不谈,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的绩效和政策,而不当和不符合预期的指令则是其源头。
最近,广电总局发布的禁止外资从事网络出版及网络剧必须通过审查后才能播出的规定引发了热议。不谈所谓的网络中立性,只从政策预期和效果角度来评判—这份文件不仅与观众有关,也将影响此领域的投资,这一切必然会作用于相关市场的活跃度—将网络剧与电视剧公平对待是件好事,但收回管控的权力能否如有关部门所期的提升网络剧的质量就不好说了—毕竟提升质量得靠市场竞争,不能依赖个人的审美。
另一个政策“意外”则是一线楼市房价的暴涨—新一轮楼市调控指令引发了上海和北京楼市的暴涨,而这一政策本来是为了清除一线以外城市里的大量房地产库存的。整个2月,全国61城房价都疯狂上涨,其中中山和苏州的单月涨幅居全国之首。很明显,这个市场失控了。
我们希望通过本期大公司特写来解释“你的房价跟谁有关”背后的逻辑。眼下,大多数人都把链家当做罪魁祸首,如文章所述,这家公司确实在高速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但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及罗伯特·席勒指出的,房产中介这一行当的存在,本来就建立在“经济学欺骗”的基础上—假如你承认政府的税率在二手房交易的刺激中起到较大作用,那么就能理解为何中介的费率也相当于一种“税率”了—一份针对美国市场的调查显示,93%的购房者都存在溢价的抵押贷款。换句话说,这门生意本来就是建立在信息不透明基础上的,而我们身边也到处都存在这种“经济学欺骗”,汽车经销也是其一—中介会让你支付溢价,但它还没那么大的能耐能让全国楼市失控。
我们为人生中这笔最大的消费所支付的价格,不仅与链家这样的商业机构相关,也不仅取决于地产商所谓“道德的血液”,实际上,更取决于调控政策,后者也是楼市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从2003年至今,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的行政指令数不胜数,但楼市价格仍一路节节攀升。眼下的关键时期,为了经济增长而放出困兽,对于穷人来说恐怕是不公平的。一个急迫的例子是,沈阳政府已经推出了大学生买房零首付的规定—尽管我们本期推出了大学生购买力的封面报道,但让没走上社会的人买房还是太不靠谱了,何况此城不少人都有好几套住房。
公平往往大过效率—按照博·罗斯坦在其《政府质量》一书中所述,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政府质量,即有效的治理,其结果当然也直接影响到你和你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