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

2016-03-08 11:39程凌华谷潇磊景威铭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新区科技国家

程凌华 李 享 谷潇磊 张 莹 景威铭 高 鉴

2015年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

程凌华 李 享 谷潇磊 张 莹 景威铭 高 鉴

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2015年国家高新区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紧抓机遇、应对挑战,主动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积极引领新常态、推进新发展。2015年,国家高新区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国家高新区围绕又“高”又“新”的目标,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努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大力扩展国际化开放合作,科技创新资源持续聚集、科技企业快速成长、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2015年,国家高新区有效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方面卓有成效,突出强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成为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和有效引领新常态的排头兵先锋队。

以下根据2015年全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年度统计数据,对高新区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内容供参考。

2015年,国家高新区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科技集聚地和创新孵化器的功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和科技要素投入等方式引导企业直接参与到创新活动中,稳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良性互促的局面,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全面提升。

2015年,国家高新区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有效支撑和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企业健康快速成长,孕育出一批引领原创新兴产业发展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科技型龙头企业。

2015年,国家高新区坚持高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通过在园区内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前瞻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形成适应园区特色且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

2015年,国家高新区继续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布局,战略空间进一步扩充,自主创新示范区、三类园区、新升级高新区交相辉映、协同发展,统筹谋划和分类指导成效显著。

一、国家高新区经济平稳发展实力突出

(一)缓增速重质量,持续支撑国民经济发展

2015年,全国高新区共有82712家企业纳入统计,新增入统企业4403家,146家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253662.8亿元、工业总产值1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这是同比增速多年来首降。86018.3亿元、净利润16094.8亿元、上缴税额14240.0亿元、出口创汇4732.7亿美元,剔除2015年新升级31家高新区的影响,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创汇的增速分别为6.4%、2.3%、2.6%、4.3%、5.1%(参见图1)。受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2014年均有所下降,但总体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在全球出口贸易低迷的情况下,2015年国家高新区出口创汇保持增长,其增速高出全国出口增速(-1.8%)6.9个百分点。

图 1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虽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国家高新区在经济规模总量上持续支撑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0657.6亿元,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同比增长7.2%。146家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重达11.9%,较2014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其中高新区的园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GDP比重达到50%以上的为7家,30%以上的为21家,比重达到20%以上的为42家;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实际上缴税费总额为14240.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124892亿元)比重达11.4%,较2014年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同时,国家高新区经济质量整体持稳。2015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企业共实现营业利润17908.9亿元,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同比,营业利润增长3.3%,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2.3%)出现下滑1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这是同比增速多年来首降。的情况下,高新区企业利润能够逆势上扬,实属难能可贵。园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增加值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分别为6.3%、20.5%和19.8%,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同比,利润率、增加值率和工业增加值率分别变动-3.6%、3.2%和-3.2%(参见图2),增加值率稳步提升,而利润率和工业增加值率略有下降。

(二)集约化高效率,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图 2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比较

国家高新区着眼于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式促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人均经济效益指标在经历了多年持续增长后,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人均创造价值的能力开始进入稳定期。2015年,国家高新区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净利润、人均上缴税额、人均出口总额分别为147.6万元、108.2万元、9.4万元、8.3万元、2.8万美元,虽然较原115家多有小幅下降或小幅提升(参见表1),但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的劳动生产率为30.2万元/人,是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7.7万元/人)的3.9倍,国家高新区已经是全国经济效率的高地。

表 1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人均经济效益指标比较

国家高新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环境营造发展优势,用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全力构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经济,形成生态与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根据2015年底对国家高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国家高新区平均绿化覆盖率达到37.7%(数据来源:调查问卷;N=138);全国146家国家高新区中有72家高新区获得国际或国内认证机构评定认可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占高新区总数的近半数。2015年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平均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584吨标准煤,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计算,万元增加值平均综合能源消费量为0.5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促开放谋全球,全面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国家高新区积极践行国家的全球发展与全面开放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发展,通过产品国际化、要素国际化和组织国际化并行,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高新区国际贸易拓展能力、全球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和企业创新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国家高新区积极鼓励企业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2015年国家高新区出口贸易喜忧参半。一方面,2015年国家高新区出口规模稳中有升,国家高新区出口创汇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1.6%,与2014年水平基本持平,占全国外贸出口(货物及服务出口25647.6亿美元)的比重为18.5%,较2014年提高1.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高新区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2411.4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552.1亿美元)比重为36.8%,较2014年提高2.3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国家高新区企业实现技术服务出口总额191.2亿美元,占全国服务出口(2882亿美元)比重为6.6%,较2014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同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技术服务出口占高新区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51.0%和4.0%,较2014年分别下降了1.3和1.2个百分点(参见图3)。国家高新区还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技术和服务贸易,提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水平和层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出口贸易结构。

图 3 2015年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技术服务出口情况

国家高新区积极主动地集聚、整合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国际一流研发机构和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云集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积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加强外资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截至2015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外资研发机构2010家,较2014年增加371家,外资研发机构成为有效配置国际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截至2015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中有24家高新区成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共有留学生创办企业29621家,国家高新区企业从业人员中有留学归国人员10.9万人、外籍常驻人员5.5万人、引进外籍专家1.3万人,有3438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占全国千人计划总人数(5208人)的66%,其中1558人为园区推选并入选,国家高新区吸纳大量国际优秀人才就职。

国家高新区积极整合国际资本,企业通过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等方式吸引大量国际资金。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吸引外资实际投资额为423.3亿美元,较115家高新区同比增长7.9%,占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814亿元(折1263亿美元))的比重为33.5%;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为435.0亿元,较2014年115家同比增长15.3%,其中,内资控股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为262.2亿元,占高新区全部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的60.3%。

国家高新区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境外投资,鼓励企业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支持企业通过境外知识产权、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帮助企业塑造全球的竞争优势。2015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企业共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额811.1亿元,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7351亿元)比重达11.0%。14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设立境外营销服务机构3741家,设立境外技术研发机构533家,设立境外生产制造基地377家。国家高新区大力促进企业国际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支持企业申请境外专利、注册商标,2015年全国146家国家高新区中有62家高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试点(或示范)园区,占全部园区的42.5%。同时,国家高新区企业拥有境外授权专利20746件,拥有境外注册商标47877件,共有323家企业参与形成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内资控股企业拥有境外专利12489件,拥有境外注册商标38868件,共有243家内资控股企业参与形成国际标准的制定,内资控股企业境外知识产权数量占全部企业的比重均超过60%(参见表2)。

图 4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从业人员情况比较

二、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持续稳定提升

表 2 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资控股企业和全部企业境外知识产权情况

(一)聚人才优结构,打造全国创新人才高地

国家高新区通过不断的人才政策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根据2015年底对全国146家国家高新区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5%的国家高新区建立了灵活的引进人才政策(数据来源:调查问卷;N=138),包括对高层次人才创业给予办公用房补贴、公租房配租和房租补贴,其子女在户口、教育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对海外人才落户创业给予相应的启动资金、股权投资等;近80%的国家高新区结合园区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建立了标志性专项人才计划(数据来源:问卷调查;N=138);超过40%的国家高新区试行了企业科技人员个人所得税返还政策,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优厚的待遇是国家高新区企业留住人才的手段之一,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01815.6元,较2014年115家同比增长14.3%,是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2459元)的8.2倍。

高标准招人聚才与立体化培育人才并举,高新区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成为全国的创新人才高地。2015年146家高新区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11.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18.1%;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数为550.7万人、R&D人员175.5万人、R&D人员全时人员数为119.8万人,以原115家高新区同比,分别增长8.7%、5.8%、17.1%,相较于高新区从业人员4.9%的增长速率,可以看出,高学历和研发人才的增长速率均高于从业人员的平均增速(参见图4),国家高新区的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的结构不断优化。其中,2015年146家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657.6人年,是全国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48.5人)的13.6倍。并且,超过80%的国家高新区都在积极培养技术创新支持人才,包括科技创业(风险)管理人才、技术评估人才、技术经纪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等(数据来源:调查问卷;N=138)。

国家高新区在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5年底,全国146家高新区内企业年末从业人员1719.0万人,较上年增加191.8万人,原115家高新区较上年增加74.8万人;从业人员中参加社保人数为1499.3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6.7%;当年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50.7万人,较上年增加1.2万人。

(二)多渠道齐发力,持续加强创新投入力度

国家高新区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保障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投入资金持续增长。

国家高新区通过不断加大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创新。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财政科技拨款总额达564.7亿元,占高新区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2.7%,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同比,财政科技拨款增长13.2%;根据2015年底对国家高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97%的国家高新区设立了科技专项资金,园区平均科技专项资金达2.1亿元(数据来源:调查问卷;N=138)。2015年国家高新区用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配套资金达到130.9亿元、用于扶持创业投资机构(含创投引导基金)的资金300.4亿元、用于扶持担保机构资金282.4亿元,此三项资金较上年增长率分别为59.6%、51.9%、29.8%,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同比,三项资金增长率分别为49.1%、39.7%、18.5%。

国家高新区有效利用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及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激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共享受税收减免1640.5亿元,较2014年企业享受税收减免规模增加196亿元。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共计674.9亿元、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共计210.8亿元、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共计7.5亿元。企业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用于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的金额为422.8亿元,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进行同比,年增长19.7%。

由于13-1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含13-2煤层、14煤、15煤、泥岩、花斑泥岩等,为确保钻孔成孔质量,钻孔目标层位选在砂岩或砂质泥岩中。根据实际探测资料,距13-1煤层顶板22.93~26.83 m、35.58~39.33 m为细砂岩层,故钻孔目标层位分别选在此两层细砂岩中。共设计2排10个钻孔,钻孔控制到距轨顺15~60 m。

图 5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内部科技/R&D经费支出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146家高新区的82712家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7578.3亿元,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实现同比增长10.7%;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4521.6亿元(参见图5),占到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10880.9亿元)的41.6%,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比较,实现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全国R&D经费支出增长(9.2%)快1.7个百分点;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园区生产总值(GDP)比例为5.6%,是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1%)的2.7倍。国家高新区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处于较高水平。

(三)搭平台促协同,支撑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2015年,国家高新区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加强科技供给,在稳定发展已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研发机构与市场经济有效对接的途径,国家高新区正在以新型研发平台为基础,结合企业研发中心和传统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创新科技供应体系,引领我国科技体制转变新方向。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科技、人才、成果和平台四位一体的创新优势,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有效集成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我国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孕育培养“科研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家高新区中集聚的众多大学机构、科研院所和相关国家级研究机构,为搭建园区创新平台提供知识载体和技术源头。截至2015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各类大学753所;研究院所2415家,其中国家或行业归口的研究院所60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55个,其中国家级844个。并且国家高新区累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31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80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7个(包含分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14个,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数量均占全国的70%左右。

图6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

国家高新区积极推动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市场化的创新机构建设。一方面,具有较强市场优势的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迅速扩大,截至2015年底,全国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有企业技术中心9557家,其中经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包含分中心)506家,占全国企业技术中心(1250家,包含分中心)的40.5%,国家高新区企业逐步占有全国企业创新资源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具有“研发、孵化、服务和投资”四位一体功能、“实体化、资本化、国际化”特征明显的新型研发组织呈现井喷式发展,“四不像”的新型研发组织发源于广东,以深圳高新区、广州高新区、东莞高新区为代表逐步向全国高新区扩展,典型的机构有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光启研究院、广州达安基因、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这些新型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预示了我国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破解我国科研与市场对接“两张皮”问题提供了宝贵路径。

(四)专利优成果丰,奠定创新经济发展基石

国家高新区逐步成为全国专利产出最丰硕的地区。截至2015年底,全国146家国家高新区的企业当年参与的科技项目数量达到34.6万项,以原115家高新区同比增长15.4%。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当年申请专利数量为35.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8.7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110.2万件)的17.0%;当年专利授权达到21.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1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35.9万件)的19.8%;国家高新区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92.6万件,其中拥有发明专利为27.9万件,有效专利量占全国有效专利量(547.8万件)的16.9%;以原115家高新区同比,各类型专利产出量增长率基本均在10%以上(参见图7)。

国家高新区人均专利产出量持续增长,专利成果产出效率稳步提升。2015年国家高新区万名从业人员申请专利205.5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08.7件;万名从业人员授权专利125.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1.4件;万名从业人员拥有有效专利538.4件,其中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2.3件,与2014年115家国家高新区单位专利/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拥有数量进行比较,均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国家高新区的单位专利产出量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其中每万名从业人员授权发明专利、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9倍、8.5倍(参见表3)。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高新区专利总量和人均专利数量的增速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定程度上与前期国家高新区专利总量和人均专利数量基数增长较快有关(参见图8)。此外,2015年国家高新区亿元研发投入专利产出量,与原115家高新区同比,除了申请专利外,其余各类型专利的亿元研发投入产出量均有所增长(参见表4)。

图 7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专利申请、授权、拥有数量情况

表 3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每万名从业人员专利产出量

图 8 国家高新区专利数量和每万人专利产出量的增长情况

国家高新区各类型知识产权竞相发展,企业品牌建设成效突出。截至2015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拥有软件著作权249713件,其中当年获得软件著作权50808件;拥有集成电路布图6339件,其中当年获得集成电路布图1088件;拥有植物新品种1555件,其中当年获得植物新品种218件。以原115家国家高新区同比,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植物新品种的拥有量分别增长31.4%、11.9%、31.9%。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当年新增注册商标数为3.5万件,以原115家高新区同比增长6.9%,每万人拥有注册商标为168.9件,较2014年同比提高12.8件/万人。

国家高新区在实现创新经济价值方面成效显著。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的新产品产值达到58929.3亿元,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891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6.4%,以原115家高新区同比分别增长3.3%、3.0%,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0.8%;国家高新区企业技术合同交易非常活跃,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2635.6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9835亿元)比重为26.8%。

表 4 2014年、2015年国家高新区亿元研发投入专利产出量

三、国家高新区企业加速成长规模发展

(一)创生态优服务,承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国家高新区持续推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服务机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类创业服务机构集群发展,科技服务规模化、体系化、专业化发展,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传统孵化器、加速器规模庞大,国家高新区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具有绝对的先天优势。截至2015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内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354家,其中国家级369家;科技企业加速器37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总面积分别为1821.9万平方米2此处数据来源于2015年科技企业孵化器统计调查结果,36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面积。和3311.6万平方米。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4.6%的面积供在孵企业使用(参见图9),截至2015年底,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共有在孵企业32895家,其中当年新增在孵企业8871家,累计毕业企业32674家。

图 9 2015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使用面积用途分布情况

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加速发展,国家高新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成为创新和创业互促发展、相互助推的培养皿。一方面,国家高新区纷纷以2015年3月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为纲领,加快建设和培育了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截至2015年底,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拥有1021家众创空间,其中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为221家,逐渐形成了创业服务机构的集聚效应和大众创新创业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以北京中关村、深圳、武汉、杭州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国家高新区,积极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使创业资源实现跨区域共享、创业经验得到有效积累和跨区域传播传承,进一步推动了承载创业活动的新型孵化器和创业空间的专业化、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激发更多的创业领域,创造出更多创业机会。

国家高新区积极落实和创新促进创业服务平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2015年,近90%的国家高新区对众创空间等新型双创平台开展了政府购买服务、无偿资助或提供业务等方面的奖励(数据来源:调查问卷;N=137)。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的36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获得各级财政资助资金17.5亿元,单位孵化器获得各级财政资助资金473.3万元,较2014年单位孵化器获得财政资助提高32.0%;截至2015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计15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国家减免税收政策审核,当年共享受免税金额1亿元,单位孵化器享受免税金额61万元。

此外,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人力资源、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加强对企业成长的支撑。截至2015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人才服务机构1722家;会计师事务所1141家;审计事务所916家;律师事务所1395家;税务机构703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722家,其中专利服务机构1064家。

(二)拓渠道增供给,畅通企业多元融资路径

国家高新区自创建以来积极吸纳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打造科技金融全产业链,为区内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催化和完善高新区资本市场,加速推进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

国家高新区积极设立引进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截至2015年底,国家高新区内共有银行2527家,其中448家科技支行;担保公司878家;小额贷款公司908家;科技融资租赁公司555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1960家。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有创业风险投资机构3681家,平均每家高新区拥有25家,企业当年获得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额共计129.0亿元,以2014年115家高新区同比,获得风险投资增长近一倍。

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共有上市企业1170家,较2014年增加35家。按上市地点对146家高新区内的上市公司进行划分,在境内上市912家,占77.9%,其中:深交所主板上市110家,中小板上市258家,创业板上市253家,上交所上市291家;在境外上市258家,占22.1%,其中:在香港上市144家,纳斯达克上市60家,纽约交易所上市21家,新加坡上市12家,英国上市6家。高新区企业在其它地区板块上市企业有14家,约占1.2%(参见图10)。

国家高新区在推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新三板”、“新四板”等创新的科技金融业务逐步完善繁荣发展。“新三板”在国家高新区试点成功,成为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和早期创投资本退出的重要机制,2015年全面向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扩容,目前“新三板”分层制开始实施,有力的带动了全国科技金融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国家高新区有2110家企业通过代办股权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是2014年新三板挂牌企业(913家)的2.3倍。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国家高新区中还有664家企业通过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四板)挂牌。

图 10 2015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地区板块分布情况

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实收资本(股本)共计60765.3亿元,以原115家高新区同比,增长14.0%。其中:企业上市融资股本3625.3亿元,115家同比下降了6.7个百分点;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435.0亿元,115家同比增长15.3%。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的内资控股企业实收资本(股本)45178.5亿元,企业上市融资股本3157.5亿元,企业海外上市融资股本262.2亿元,占高新区企业总体的比重分别为74.4%、87.1%和60.3%。

(三)助创业常态化,释放初创企业发展活力

图 12 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规模分布情况

随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逐步形成和优化,国家高新区创业活动空前活跃,创业“新四军”日益成为创业主群体,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区的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2015年80%以上的国家高新区建立了创业投资引导机制,近75%的国家高新区出台了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的专项政策;2015年平均每家国家高新区举办创新创业活动超过80次、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38次,40%以上的国家高新区参与了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活动,超过半数的国家高新区存在大学生创业、科研人员创业、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大企业高管离职创业及连续创业、返乡就业人员创业等五类创业并存的现象(数据来源:调查问卷;N=137)。

2011-2015年国家高新区当年新增注册企业数持续提升3此处数据来源于2015年科技企业孵化器统计调查结果,36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总面积。(参见图11)。2015年全国146家高新区共有工商注册企业96.5万家,其中当年新注册企业19.0万家,当年新注册企业占工商注册企业总数的19.7%,该比例较2014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新区当年新注册企业中有7.3万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占当年新注册企业的38.2%,该比例较2014年提高1.0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底,纳入火炬统计的2015年新注册企业共有756家,实现营业收入658.2亿元,较2014年新注册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3%;企业年末从业人员共计4.1万人,2015年单位新注册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较2014年增加超过10个。

图 11 国家高新区当年新增注册企业变化情况(2011-2015)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促创业、保就业、活跃市场的生力军,而国家高新区持续涌现和极度活跃的创业企业群体,持续为高新区小微企业队伍补充新的血液,高新区形成了大中小微型企业比例相对适宜的企业规模布局。2015年国家高新区有大型企业3660家、中型企业13380家、小型企业48170家、微型企业17502家,占比分别为4.4%、16.2%、58.2%、21.2%,其中小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小微企业数量占比则将近80%(参见图12)。

图 13 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四)抓创新促变革,汇聚高科技高成长企业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一直是国家高新区推动创新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了有效支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群体。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上报统计数据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31160家,占全国上报统计数据高新技术企业数量(76141家)的40.9%,占园区企业总数的37.7%,较上年增长4.4个百分点,高企上报率进一步提升。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出口创汇分别为100688.7亿元、78615.0亿元、7836.6亿元、5210.2亿元和1975.7亿美元,占园区企业总体的比重均超过35%,特别是净利润占到48.7%(参见图13)。高新技术企业始终把创新牢牢抓住,在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成果产出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断引领国家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2015年企业数量占比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占园区企业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比重均超过70%(参见表5)。

以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力企业逐渐成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新引擎。2015年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作为创新能力强、成长快、潜力大的一类企业,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类企业已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引领者,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高新区而言,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经济的大型企业,成为各个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名片,独角兽企业则成为高新区引领新业态能力和创新发展实力的象征。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4年国家高新区纳入统计的7万余家企业中,1888家高成长企业入选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全国高新区整体瞪羚率达到2.5%。

(五)增规模显优势,上市企业实力效益领先

表 5 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情况

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企业10家,较2014年增加3家;超过百亿元企业362家,较2014年增加13家;超过十亿元企业3532家,占企业总数的4.3%,较2014年提高0.1个百分点;超过亿元企业20633家,占企业总数的24.9%,较2014年提高1.3个百分点(参见图14)。

图 14 2015年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分布

国家高新区亿元以上规模企业的经济体量庞大,经济效益表现突出。2015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为239782.8亿元、176514.5亿元、15615.9亿元、13481.8亿元、4578.1亿美元,占高新区整体的比例均超过94%(参见表6),也就是说,企业数量占比仅为25%的上亿企业贡献了园区94%以上的经济规模。同时,2015年国家高新区内上亿元企业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6.5%和11.7%,分别高于高新区企业平均水平0.2和1.1个百分点。

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实力强大,经济效率效益领先发展。2015年,146家国家高新区共有1170家上市企业,占高新区企业总数的1.4%,但上市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国家高新区的比例均在15%以上,上市企业经济规模在国家高新区的占比是数量占比的10倍以上;上市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净利润、人均上缴税额、人均出口创汇分别为171.1万元/人、128.4万元/人、12.5万元/人、9.3万元/人、3.0万美元/人,上市企业各项人均指标均高于园区企业总体的人均指标(参见表7);上市企业的净利润率为7.3%,高于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高于高新区企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未完待续)

表 6 2015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表 7 2015年国家高新区上市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猜你喜欢
高新区科技国家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科技助我来看云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科技在线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