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以科技带动发展 用创新抢占先机
本刊编辑部
深秋九月,金风送爽,古城西安迎来了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本届年会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新要求为引领,以“创新发展、科技引领”为主题,以“高、精、实”为总体要求,以“会、展、赛”为主要形式,汇聚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及各方英才,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就不断提升学术水平、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努力服务社会建设等重要话题进行探讨,搭建了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政府和企业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
科技兴则民族兴,创新强则民族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科协肩负着“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光荣职责,担负着“团结引领广大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技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的艰巨任务。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重大科技成果往往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尽管世界经济领域仍然阴霾重重,但科学研究领域却硕果累累,让人们看到了发展的巨大希望。比如,干细胞研究扫清了“伦理”上的障碍;日新月异的新能源技术显示极大发展潜力;中国科研团队在量子科学的研究,以突破经典技术的极限,不断满足信息和物质科学技术的革新诉求;硅替代材料的突破性发现,推动电子工业实现新的飞跃。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成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科协的积极努力和辛勤付出,中国科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伟大征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们更多地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快速增长。今天,这些要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像过去那样发展,既没有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我们必须及时转变思路,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真正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生产与服务模式逐步向定制化方向发展。这要求生产和服务提供者不能再简单依靠传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制造,而应打造柔性智能的生产链和供应链,灵活运用各种创新技术大幅提高生产能力、生产效率以及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定制化生产的需要。新一轮产业变革也将使现有产业边界模糊化,突出表现为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生物技术与新能源之间的耦合效应、生产与服务的融合度更高进而形成服务化制造的局面等。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应抓好新一轮产业变革带来的生产服务定制化及产业边界模糊化机遇,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企业在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人性化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应当更好地将新科技、新方法、新模式转化为商业利润和市场价值。在《中国制造2025》中,我国将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就是为了力争在新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引领者。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坚持产业化导向,加强行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密切跟踪、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看到差距,找准问题,超前规划,将成熟的思路及时转化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入,引领时代潮流。总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