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创新在临工

2016-03-08 03:17李月华
中国机电工业 2016年2期

文 | 李月华



万众创新在临工

文 | 李月华

沈烈初部长点赞《万众创新在临工》

我曾以“推荐一篇好文章”为题,点评临工《一全二创三结合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登于2015 年6月11日《中国工业报》。文章发表后,引起多方关注,不少报刊网站转载。之后又与王董事长、文总经理多次探讨临工的创业史和改革经验。我把临工发展放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来观察思考,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工程机械行业面临市场的“寒冬”,而临工仍坚守战略决策,全心做好主业与产业链,不跨界发展,不逃避社会责任。

中机质协副秘书长李月华同志,深入调查研究,写了《万众创新在临工》,文字流畅、内容深刻,从第三者的角度诠释“一全二创三结合”的真谛,总结提炼的经验可复制可借鉴。办企业依靠谁?转型升级依靠谁?供给侧改革依靠谁?临工的结论是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是企业领导者的第一责任。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40多年的历史沉淀了齐鲁文化“诚信踏实可靠”的深厚底蕴,历经国企改制、上市公司、中外合资,在创业、成长、发展、升华的过程中,凝聚构筑了“可靠承载重托”的临工之道。商海博弈的掌舵人,在经济高速发展他人膨胀之时,以其独到的战略定力,具有前瞻性地聚焦产品上水平、性能重可靠,规模不扩张。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公司高层依然笃定专攻主业不跨界,转型升级力度不减、不裁员。公司销量、利润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一、岗位创新 协同创新 已然成为常态

创新基于传承。山东临工在推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的实践中,成功摸索出了“一全二创三结合”的创新模式。全员参与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同步推进、管理人员与工人和技术人员相结合协同创新。传承历史经典经验,60年代的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在这里体现、发扬、结出硕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托马斯认为:“鞍钢宪法”是全面质量管理和“团队合作”理论的精髓,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之一。临工的创新有效传承了这一精髓。2015年6月3日《中国工业报》刊登了临工“一全二创三结合”创新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源于思维。思想观念的创新,尤其是高层领导的思维创新,是引领企业创新的强大引擎。山东临工对传统观念进行冲击性创新:人人有创新能力、事事有创新空间;质量目标高标准,不给不合格品留空间,内部工序以百分之百合格率为目标;质量第一充分体现,质量与数量之间不可调和,政策绝对向优质倾斜。

岗位创新成为惯性。创新深深影响着每个临工人,改善成为习惯渗透到每一个人的血脉。现场随处可见明显牌匾“陈明全尾气自动抽排装置”、“张在才智能搬运机械手”、“乔良雨直挡油缸助力手”……有60多项重大创新成果以员工名字命名。其中有很多技术含量不低、功效成倍提高、成本大幅下降的成果。

协同创新放大能量。创新工作室是现场策划场,是创新团队汇聚地,是战术研究培训室,也是交流分享的平台。一线员工的感知最接地气,“点子”切中要害,发现问题敏锐、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诉求强;技术人员掌握指导解决问题的科学工具和方法,在较为复杂的技术和设计方面,技术人员大显身手,三维图纸-工艺策划-标准制定-全是强项;管理人员利用信息资源,组织协调立项、进度跟踪、总结固化、成果分享,可谓八仙过海各司其职。众人拾柴火焰高,三结合、组合拳、融合性的创新团队,释放出巨大的创新能量。1+1+1>3,是“三结合”的内涵。

2万公司员工基本上都参与不同形式的创新活动,每年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都达2万多条。每个制造事业部都有数个创新团队同步活动,长期活动在一线的创新团队有58个。

二、高层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

公司高层领导深知3000员工的积极性么大的潜在能量,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要充分调动、正向引导、激发释放,成为创新的巨大力量。公司高层正确地做了该做的事。

一是搭建创新平台。建立合理化建议、精益生产、技术改造、质量改进、成本节约等项目管理平台;建立面向个人、项目组、部门等各层级的激励平台;建立企业内外典型改善成果、经验共享平台;建立创新协会组织平台,让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有组织、有归属、有的放矢。

二是资源配置支持。公司安排专项预算,为全员创新提供各方面资源条件:在生产现场设立改善小屋;提供必要的工具设施;专用无线网络覆盖,员工合理化建议提报手机终端APP;组织资源有效汇集并落实员工创新点子等。

三是健全制度保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创新管理和激励制度。先后创新发布和持续修订了《创新奖励办法》、《成本节约项目奖励管理办法》、《合理化建议奖励管理办法》、《技术改造管理标准》、《技术改造项目奖励管理办法》、《技术改造协会章程》、《技术造会员激励制度》、《OA技术改造平用管理平台》等相关制度、标准和流程。司还采取年度评比、季度奖励、月度例会、现场创新项目双周材料汇报、重大项目单周现场调度等具体举措,将制度政策具体转化为实践行动。

四是领导率先垂范。高层领导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董事长王志中经常深入基层,亲临一线指导、鼓励创新团队活动,“一全二创三结合”是他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的。总经理文德刚不仅是创新模式的顶层设计者,还直接参与新项目的论证和创新制度的策划。他们在各种场合宣传表扬创新员工和创新团队,亲自为他们颁奖。

五是营造创新氛围。首先是宣传,通过公司各种媒体,会议、定期发布等方式传播创新人物、创新成果、创新事迹;第二是荣誉,以员工个人名义命名,现场挂牌,计入员工档案,载入公司史册;第三是鼓励,对创新项目只奖不罚,允许失误,鼓励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第四是激励,不仅在物资上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评选先进、考核晋级、评定职称、聘任职务等都是依据之一;第五是榜样,树立标兵,发挥标杆榜样的作用。知道天外有天,才能创无止境;第六是影响,利用社会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并走进员工家庭,开展创新成果家庭日展示活动等。良好的创新氛围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创新,让创新员工“名利”双收。

三、员工创新激情充分调动 创新成果倍出

公司抓住了创新最大的资源——人。人的潜能由最初的自身感知,在熟悉、擅长中的积累,在新的发现中实现突破,在突破中超越自己。创新实现了人的自我突破、不断突破自我持续迸发的创新激情,冲击和改变了员工的观念和行为,这个过程能量成几何倍数增长。

全员创新名不虚传。公司员工基本上都参与不同形式的创新活动,每年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都达2万多条。每个制造事业部都有数个创新团队同步活动,长期活动在一线的创新团队有58个。2012年至2015年,临工实施的重大创新项目分别是33项、350项、624项1025项。其中“三结合”协同创新项目占比越来越高,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技术性、可靠性不断提升。创新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获,近3年创新成果为公司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达8千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2014年达到200多万元,2015年达到260多万元,均为国内同行业最好水平。

四、创新练就了过硬的员工队伍

在临工,全员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的主题。创新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从基层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人人都可以成为出色的创新能手。

创新培育了团队精神。每一个“我”都融入团队,我是团队-团队是我,团队成功则我成功,团队强大则我强大,正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创新培育了奉献精神。奉献成为高尚的动机,有了奉献动机就有了精神高度;奉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奉献是主人翁精神的行为转化,持续发现问题和解决难题成为一种使命。

创新培育了工匠精神。在创新中不断的追求完美、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务实的工作作风,形成了视质量如生命的质量文化氛围。培养锻炼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先进的气动、电控、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等,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创新实践中。实施了一大批对公司智能化制造、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成本优化、劳动环境改善等具有重大推动意义的技术改造项目。培养了一大批以首席技师邱峰为代表的优秀创新团队。

创新拓展了员工职业生涯。公司适时为技能不断提高的员工开辟广阔的上升通道,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做出重大贡献的首席技师的收入待遇相当公司副总级别。近3年培养首席技师5名,高级技师70余名,技师286名。员工看到: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员工坚信:成功一定源于努力,努力才能为成功创造机会。

五、公司品牌知名度与全员创新同步提升

公司作为首批“全国工程机械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龙头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并同步提高了相关近百家、多门类的产业链企业,形成以临工品牌为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主机产品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临工品牌成为国内知名品牌,也包含了配套产品的质量与品牌。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为首。临工坚定地走在时代前沿,确立“科技领先 效率至上”发展理念,

树立做精、做强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做可靠的产品。为实现“可靠承载重托”,他们加快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步伐;培育同步发展的供应商,打造黄金供应链;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打造行业领军品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临工依然是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