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鹏杰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上教室的讲台。
“这两节课我们写作文。为了切实提高同学们的作文能力,语文组决定学校全体学生集体投稿。在这两堂课上,大家就来创作一篇作文。写自己最拿手的,所有习作将一字不改地寄至‘叶圣陶作文赛编辑部,下面我来讲讲注意事项……”
二十分钟后,一张张作文纸发到了同学们的手上。同学们有的开始交头接耳交换意见;有的开始从老师发的作文素材里找灵感;有的漠然地凝望着窗外;有的眉头紧锁凝视着空白的作文纸;有的在问老师细节问题;只有一两个文思敏捷者已开始奋笔疾书。
学霸阿蒙,可算是班里的语文尖子生了,作文多次发表,但今天有点小小的意外。他已经试遍了他以往大脑堵塞时唤起灵感的一切方法——闭目养神、双手抱头一分钟,双手合十,用嘴咬着大拇指两分钟,间断性摇头等等。但结果仍然只有一只和作文纸一样空白的大脑。
下课铃响了,“咱们不下课了,不去跑操了。把作文写好。”语文老师快速说道。同学们有的欢呼,有那么几个还抗议,不跑操要为班级扣分的。但大多数爽快地伸了一下懒腰,互相欣赏着尚未完成的作文,有的同学拿着自己刚开了一个头的作文去问别人如何继续编下去,有的开始大声抱怨写作难难于上青天,有的干脆把自己觉得不满意的作文撕了个粉碎,再上讲台拿一张新的作文纸准备课后另起炉灶,只有一两个毅力超强的同学还在人声鼎沸的恶劣环境中笔耕不辍。
阿蒙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中找到失落的灵感,于是他跑出教室在走廊里徘徊了十分钟。
上课铃不知道疲倦地再次打响。阿蒙茫然地挪进教室,茫然地坐下,茫然地盯着自己的作文纸,二十分钟的时间如水一般悄然流走,阿蒙意识到自己必须有所举动了,他从书包里摸出一本字典,随手一翻,翻到了一群读音为SI的字,他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去,突然,他找到了一个有震撼力的字眼:“死!”好题目!阿蒙暗自高兴,他大笔一挥,在作文纸第一行的中间写下了一个刚劲有力的字——死,但是文章该怎么写呢?他对死毫无体会,他焦躁地坐十分钟,还剩十五分钟了,突然灵感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进他空白的大脑,他眼前一亮,思路忽然开拓,犹如笔直宽敞的马路。他开始奋笔疾书,下课铃终于残酷地打响了。“呼”一口污气吐出,他满头大汗,终于大功告成。他欢喜的把作文交了上去。
下午语文老师再次来到教室,“上午写的作文我大体看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老师就大声说道,“**蒙的作文形式新颖,构思独特,以深奥的道理真实演绎了死的过程,诠释了死的真谛,他的作文有望得奖。”这时不苟言笑的阿蒙也对自己露出了赞许的目光。大家也对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教师点评:
小作者将自己在构思作文时观察到的“学霸”的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的神态、动作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在阅读中仿佛就见其人其境,一个写作前的焦虑,写作中的琢磨,写后的满意,人物的举动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最成功之处就在于细节描写值得学生们学习。确实是一篇不错的记叙文。
(指导教师 倪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