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的文化底色在哪里

2016-03-07 08:13
新民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昆山上海文化

姜浩峰

威尼斯、佛罗伦萨、伦敦、纽约、莫斯科,西安、北京、苏州、杭州……纵观古今中外,有多少名城因文化之勃兴,得以名垂史册乃至久盛不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城市新常住人口的文化基因融入、当代城市文化的重塑等等,皆为未来城市的文化底色的构成要因。

让非遗活起来

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那么,未来城市,该如何多一些民族文化底色?在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又该如何突破千城一面的景致?

“现在上海的沪剧生源,要去河南、山东寻找;余姚的姚剧等等,也大抵如此。问题是北方孩子,根本不会说、听不懂江浙一带方言,于是来到上海的这些小朋友,先得学一年上海话,才可能学戏。”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当代城市戏曲发展多年的朱恒夫教授,道出了当今大都市中,传统戏曲的生存困境。

难道戏曲真的只有没落一途,在未来的中国城市中会没有立锥之地吗?

上海时尚新地标田子坊。

M50是莫干山路50号的简称,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是原上海春明粗纺厂等纺织厂房改建而成的创意园区。

也不尽然。朱恒夫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江苏昆山、四川成都,都有不错的戏曲传承。“成都的双流小学,上课铃声、下课铃声、放学铃声等等,都是川剧戏曲音乐。”朱恒夫说,“当然,双流县也好,昆山市也好,他们校园里的戏曲生存空间,在于有一些热心人的支持。比如当年昆山市文化局顾鹤冲、黄国杰等人沉入当地一些小学校,开办‘小昆班。如今,在昆曲的诞生地昆山,小昆班几乎成了一张小小的城市名片。”

很难想象,假如600年前没有魏良辅在昆山玉山打磨昆山腔,如今的昆山还敢自称“一个有戏的地方”。但假如没有顾鹤冲们在1990年代抓住一些小学校传承昆曲,昆曲也不太可能成为当今昆山的一张城市名片。无疑,在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前,顾鹤冲们并不是前瞻到了什么,而是切切实实热爱本地的文化艺术。

戏曲在成都、昆山等地通过校园传播,收到不错的效果。面对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兼专职副主席宋妍却认为,不应该单纯走校园路线。“各种门类各种行当的非遗,都想通过校园进行传播、传承,但设身处地为学校着想,也不可能统统收录进来,还是要看各校实际。”宋妍认为,鼓励家长花钱买票给孩子看戏,哪怕买票只是走走形式票价低廉,也比免费好。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荣跃明则介绍了一个积极的例子——上海市长宁区一度将社区评弹书场免费开放,但有200多个老书友、老听客坚决不希望免费,他们希望花钱来欣赏评弹艺术。于是,书场以25元的票价,提供前排沙发座,有茶水供应。后座的10元票,也大多能售卖。这样,不仅实现了评弹艺术的市场价值,更提振了评弹艺人的信心。

“在未来城市中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保持民族文化的底色,甚至完全可以提高到保证国家安全的高度。”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非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丰明认为,非遗进校园是近年来的一项国家战略,是关系到民族文化传承,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以及中国梦是否能够实现的大问题。目前已有很多学校重视到这一问题,但还需要指出的是,非遗进校园要侧重精神传承,而非传统认知的技能传承。

除了校园,社区恰恰是未来城市文脉传承之地。在前不久于泉州举行的“两岸四地文化沙龙”上,香港珠海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廖书兰讲述了香港新界原乡人的文化。廖书兰认为,香港不仅仅是尖沙咀和铜锣湾,其实香港92%的土地是新界,这里保留着很多中国文化传统和风俗,比如说一些老的传承了千年的祠堂,如今在中国大陆已经很少见。而这些祠堂,却能够在国际大都市香港保留下来。

2012年10月10日晚,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昆山再造昆曲盛世,在亭林园打造了一场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实景版园林昆曲《牡丹亭》。

祠堂旧物,在当今时代是否具有价值呢?

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刘秋萍女士从1990年代开始,逢着一些地区拆迁,特别是祠堂拆迁,就会跑去把祠堂摆设的旧物整体收购。收购来的旧物存放在仓库。这些祠堂旧物中许多是真古董,价值连城。

廖书兰则认为,不管是否列入非遗名录,祖先崇拜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应该从中国当代城市中消失。但记者调查发现,即便已列入各级遗产名录的“非遗”,想要活泛起来,还有很多路要走。如果坊间多一些顾鹤冲、黄国杰、刘秋萍这样的人物,或许情况会发生变化。

城市新人的文化基因带入

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从1843年开埠以来,世界上许多民族曾经在上海留下痕迹。

比较著名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人来沪的遭遇。在欧洲遭遇排犹,特别是被希特勒德国赶杀得走投无路的犹太人,在上海找到了栖身之所。目前虹口霍山路一带,留存了许多当年犹太人在上海的痕迹。

上海市霍山学校党总支书记吕晔告诉《新民周刊》记者:“霍山学校通过‘提篮记忆进校园,帮助学生学做现代中国人。”所谓“提篮记忆”,指的是上海市提篮桥监狱、上海市犹太难民纪念馆、下海庙等相关的历史。学校编写了系列课程教材,设计相关的学生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及现代公民意识,自觉地把个人理想抱负与时代、社会发展相结合。

在承载犹太人上海记忆的白马咖啡馆重新开张以后,咖啡馆门前,新增了一座雕塑——《风雨同舟》。雕塑底座是石库门弄堂的青石小路,一个抱着熊猫玩具的外国小女孩微仰着头,在她面前的是一位中国阿姨俯身将手中的伞倾斜着挡住了女孩头顶的雨幕。这个小女孩的原型是目前仍住在上海的犹太后裔萨拉·伊麦斯。她称,看到这座雕塑的时候,是怀着“悲喜交加”的心情,“这片土地当年收留了那么多的犹太人,如今我们心怀感恩,谢谢中国!谢谢上海!”

当年的犹太人,对于上海来说,是这座城市的新人。他们在上海留下的文化基因,如今使得上海能更好地与当代以色列文化呼应。

2015年08月26日,上海,76年前曾是犹太难民聚会地之一的白马咖啡馆“穿越时空”重返提篮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新展暨新建纪念设施同时开放。

一座城市的记忆还停留在舌尖。海派西菜,起源于清末,其文化基因里有来自欧陆的元素,如法国人、白俄等等都对之产生过影响。然而,海派西菜终究成为了上海文化的一部分。就像起源于荷兰的一款调味品,如今在上海人家是最普通的炸猪排蘸料,那就是黄牌辣酱油。

一位当年的知青告诉记者,“我们当初从乡下返回上海探亲,去红房子吃饭。由于菜品少,不点菜的,直接说‘撸一遍‘撸两遍,也就是所有的菜上一遍、两遍。”现在根本连怀旧的地方都没有了。”在这位当年知青看来,倒是虹桥附近日韩系餐厅,更来得有滋有味。毕竟,那里的日本人、韩国人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新的上海都市文化。总之,文化底色是需要浸润的,不是一朝一夕建一座大厦那么简单。

当代城市文化重塑

建筑,更是城市文化有形的记载。在上海,许多工业时代的遗存依然矗立着。比较显眼的,如原本南市发电厂的大烟囱,如今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当年的大中华橡胶厂的大烟囱,如今仍矗立在徐家汇公园。在上海,提到老厂房改造比较成功的案例,当数M50。

M50所在的位置是当年的苏州河边春明纺织厂,2002年被上海市经委命名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2004年更名为“春明艺术产业园”。 2005年4月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命名为M50创意园。走过了十多年创意产业之路的M50,几经更名转变,目前也正在寻求突破,M50品牌如同连锁店般开拓起来。

2010年,M50在普陀区靠近外环桃浦地区的武威东路18号开园,武威东路18号原为上海纺织局下属的凤凰毛毯厂,生产的凤凰牌羊毛毯,与2012年网上因怀旧而红的“国民床单”一样,曾是许多上海新嫁娘的出阁陪嫁。而到了2010年,曾经人声鼎沸的老厂房,早已人去楼空。这一次,这个位于中外环间的并不老的“老厂房”,正好借M50品牌实现转身,成为新的创意产业园区。

上海有不少借居民区、旧工厂打造的艺术空间。田子坊,一个上海石库门弄堂,聚集了一些艺术家,现在则变成了一处艺术与商业混杂的区域,深受外地游客喜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设址原南市发电厂。

在未来城市规划中,如何因势利导进行当代城市文化重塑,以此打造城市文化底色,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议题。

猜你喜欢
昆山上海文化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上海电力大学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江南“鱼米之乡”——昆山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