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丹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13)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精神的现实意义
李凤丹
(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330013)
摘要: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有其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精神。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与民族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总体性方法等,而在这些研究方法中同时体现了其批判与开放的精神。这些研究方法和精神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民族志;自下而上的历史学;批判精神;开放精神
一、引言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1963年前后形成,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它继承和批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方法,但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反抗潜能,突出了大众文化主体的能动性。其目标是通过分析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试图发掘大众对统治阶级霸权的反抗潜能,从而寻求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与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与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当然也有自己的特色。尽管这一学派已经终结,但这些研究方法与精神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直接体现在研究者本身的研究和政治经历上。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基本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他们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威廉斯出身于英国威尔士的一个具有社会主义信仰传统的工人阶级家庭,他的工人阶级背景使他具有丰富的工人阶级生活经验。他参加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社会主义俱乐部,加入过英国共产党,曾在二战期间入伍参军,担任过成人教育教师。威廉斯通过对这些实践经历的反思,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社会理论。而汤普森在大学时代就加入了英国共产党,并且是积极活动分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在理论研究中,他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英国的现实相结合,根据马克思主义和英国传统思想,建立了独具英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理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还体现在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过程中。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们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尽管他们受到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由于英国经验主义传统和史学实证传统的影响,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力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英国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英国民族理论结合起来,注重用唯物史观研究具体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反对抽象的脱离实际的理论。这些都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六七十年代,汤普森和安德森都从英国实际出发分析社会问题,阐述自己的哲学和社会理论。虽然由于立场不同,他们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但他们的思想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尽管不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首创,但他们灵活运用了这种方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对于当前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英国文化研究自80年代以来产生了巨大的世界性影响,有些国家生搬硬套英国文化研究模式,但“理论也必须有某种历史定位与特殊的环境背景,理论就是在其中为它的特别目标而起作用的”[1]。也就是说,理论是具有特殊性的,不能将英国文化理论生搬硬套到其他国家,要按照各国具体国情来选择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文化研究源于西方,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当它进口到其他国家时,必须与本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是中国的文化研究者应该加以注意的。从这方面来说,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本身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当然,广而言之,不仅仅文化研究理论,任何理论研究都是一样,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跨学科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积极借鉴了不同学科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研究涉及心理学、文学、语言学、政治学、地理学等人文和社会学科各个领域,他们除了研究历史学之外,还关注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这实际上是强调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对后来的文化研究具有启示意义。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说,它的崛起“是出于对其他学科的不满,针对的不仅是这些学科的内容,也是这些学科的局限性……也许正因为如此,文化研究对自身的定义,取决于自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2]。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文化研究的特点就是拒绝学科规范,“在文化研究中没有任何方法论可以被赋予特权,也没有哪种方法论可以被排除在外”[3]。这样,他们能够从其他学科中吸取有益成果,如看待问题的新视角,收集新的史料以及研究的新方法、新的技术手段等。比如霍布斯鲍姆注重经济史,有时也注重社会生活;汤普森和希尔注重文化;霍加特运用社会学、文学批判主义和政治学等领域的知识,来分析工人阶级文化,实际上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使用;威廉斯试图从多维度理解文化,尝试理解文化与其他社会实践的相互依赖关系,在此过程中,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方法。这种跨学科研究“有助于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解释历史”[4]。
(三)民族志
在英国文化研究中,民族志是经常被采用的研究方法。霍加特根据自己童年时代的经验来描述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文化,写成了具有自传色彩的著作《有文化的用途》。这实际上是运用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以霍加特为先导之下,伯明翰中心大量运用民族志方法进行文化研究。伯明翰中心的研究者最初运用参与观察的民族志方法研究偏常文化。后来,威利斯在1972年论文的修订版《世俗文化》(1978)中,运用民族志分析方法对工人阶级飞车男孩和嬉皮士这两种亚文化进行了分析。伯明翰中心的代表性著作《学会劳动》是对个人传记和团体的文化反应的民族志解释。《通过仪式进行反抗》试图通过历史角度,掌握亚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等维度,其“民族志部分”主要由关于风格的批判性阅读材料组成。大卫·莫利用民族志方法分析了观众对英国新闻节目《全国范围内》的解释。女权主义者多萝西·霍布森用民族志方法分析家庭主妇与媒体关系等。
跨学科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虽然不一定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首创,但英国研究者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研究,为后来的学者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受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影响,一些历史学工作者开始对社会下层群体进行田野调查,进行人类学与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这种调查可以获得单纯的文献研究无法获得的史料,可以从下层民众的角度去体验历史,更有利于确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历史学理论。而中国目前的大众文化研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国文化研究的影响。一些大学开设文化研究课并不局限于一个院系或专业,而文化研究也提倡与多学科的合作。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使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另一方面又能保持对现实的强烈关注。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继承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是将马克思主义与英国传统相结合的结果。霍布斯鲍姆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学说,“对于我们面临的特殊问题,马克思能够提供潜在的答案,但却不能提出确切的解决办法:一方面是由于自马克思或列宁时代之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因为在事实上,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不可能对于他们那个时代存在的某个问题和今天依然对我们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问题做出永恒的解释”[5],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思考与发现。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用发展和批判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正如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这种研究方法,既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也是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应该坚持的方法。毛泽东曾经在《矛盾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际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原则在运用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仍将继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五)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总体性方法
“自下而上的历史学”提倡以社会下层人民为研究的出发点,着重探讨人民大众的生活经历和斗争及其对整个上层社会的影响和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一方法可以说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鲜明特色,在现实中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真正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来进行研究,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群众路线是一直强调的主题。我国不仅从党章上规定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同时也在实践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努力。除了政治建设中对于群众路线的重视,在文化建设中也坚持群众路线,以人为本。人民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根本的任务。文化建设应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
当然除了坚持自下而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之外,坚持总体性思想与方法也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特色。针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著名历史学家伊格尔斯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让他们留意在一连串的事件中寻找结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探索经济、社会组织、政治、宗教和艺术的相互关系,理论和马克思本人的所作所为鼓舞着他们大胆进行一个宏大的计划:在一篇论文中把握住时代的精神,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努力对英国历史上各个时代共同运动的个人、事件、因素进行大胆的综合。”[7]。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开始对历史进行总体的综合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
总体性研究方法,对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为全国人民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他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8]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把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起来,把民族复兴与关注民生结合起来。“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9]习近平的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也体现了总体性原则。
三、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精神
(一)批判精神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精神,他们反对教条主义,勇于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深化与发展,实现了对传统历史学、精英文化主义、苏联马克思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等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他们在时代中保持独立思想,一方面实现了对各种理论的批判性继承,另一方面,对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无情批判。安德森在其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各方面的批判。在2000年重新成为《新左派评论》的主编之后,面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严峻现实,安德森指出:“这里不存在无原则的调整,先前的各种理想并未被抛弃,也许重新得到了更坚定的确认。”[10]9他对《新左派评论》的宗旨做了新的说明:“对《新左派评论》打造鲜明的政治符号的能力的检验应当是它如何经常能通过直言不讳而不是通过左派的附和好意的伪善之言或自欺去静静地打动读者。今天最需要的是启蒙精神而不是福音派教义。”[10]11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杂志的定位:立场的坚定性和鲜明的实践性。可见安德森对马克思主义充满了信心,也能看出其独立与批判的思想。安德森的理论与实践,代表了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形象,也值得当前国内的一些知识分子反思。
(二)开放精神
开放精神,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又一大特色。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从内部来说,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几次非常有影响力的辩论与对话,从这些辩论与对话中可以看出,内部的思想争鸣对于理论的深入与发展非常有效。第二,从外部来说,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多种理论的批判性继承,说明其开放性与包容性。他们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研究,甚至保持与其他对立学科或观点的对话合作。甚至是80年代其走向终结,也实现了与后马克思主义的接合。这种开放的精神同样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中国政策中的“改革开放”,文化建设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也都是开放精神的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1]。这成为中国文化对外开放的基本指导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事实也证明,开放精神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特纳.为我所用:英国文化研究、澳大利亚文化研究与澳大利亚电影[M]//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1.
[2]詹姆森.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00-401.
[3]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4]鲍绍霖.西方史学的东方回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30-131.
[5]HOBSBAWM E J. The dialogue on Marxism[M]//Revolutionaries: Contemporary essay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3: 11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7]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M].陈海宏,刘文涛,李玉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63.
[8]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EB/OL].(2013-03-17)(2016-02-18).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2635.htm.
[9]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2012-11-29)[2016-02-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9/c_113852724.htm.
[10]ANDERSON P. Renewals[J]. New Left Review, 2000(1): 9-11.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收稿日期:2015-10-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X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20018);国家留学基金地方合作项目(留金法[2015]5104)
作者简介:李凤丹(1981-),女,博士,讲师
文章编号:1671-7031(2016)03-0109-04
中图分类号:B561.5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