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旦蕊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台州 318020)
化学诱变在花卉育种中的应用分析
陈旦蕊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台州 3180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花卉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同时对花卉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卉育种是花卉发展的基础,它对花卉的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化学诱变是改良和丰富花卉品种,挖掘其高产潜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化学诱变;花卉育种;应用分析
花卉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活跃产业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花卉产业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化学诱变凭借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突变率较高、染色体畸变的比例小、有迟效作用等特点被花卉育种广泛使用。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化学诱变的原理及其在花卉育种中应用,从而为花卉育种提出有益建议,希望对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化学诱变最早开始于20世纪,我国运用化学诱变进行育种始于20世纪中后期。化学诱变指的是通过化学诱变剂对作物的种子、植株、花粉、花药等进行处理,使其发生碱基置换、染色体断裂、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等生物化学反应[1],达到使其后代产生不同于以前的良好变异。化学诱变育种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快速方便的高效育种方法,它可以根据目标要求从培育的后代中选出符合条件的新品种、特用品种或新品系。化学诱变是先通过人工利用化学试剂,让作物发生异变,然后再对多世代的突变体进行评估和鉴定,进而选择出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和生产目标的产品。
在化学诱变中,常用的化学诱导剂主要有碱基类化物、烷化剂、叠氧化物、抗生素、烟硝酸等。按照诱导机制可以把它们分成三类:①碱基类似物诱变剂;②直接诱变DNA结构的诱变剂;③诱发移码突变的诱导剂。
为了提高花卉的质量,我们需要在育种方法上多做努力。化学诱变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育种方法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的应用到花卉育种之中。花卉化学诱变育种主要是通过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产生,进而研发新品种。植株茂盛、叶子硕大、花朵器官大,花色鲜艳等是多倍体花卉新品种的主要特征,它们能够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给花卉产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1 化学诱变育种在我国花卉中的有效应用
2.1.1 提高花卉质量,增强审美价值
花卉化学诱导育种在我国开始的比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已经培育出了多倍体重瓣温室女王落雪泥。武汉植物研究所利用对染色体进行多倍诱导,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四倍体荷花,再通过把四倍体和二倍体进行杂交,获得了一批三倍体品系。这些新培育出来的荷花与普通的荷花相比,色彩更加鲜艳夺目,花瓣明显变大变厚,并且花朵没有完全开放,在视觉上给人一种不一样的美感效果。使用化学诱导育种,极大地提高了花卉的质量和审美价值。
2.1.2 丰富花卉品种,改善杂种不育现象
多倍体育种技术在百合新品种培育过程中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对不同品种的百合进行杂交时,染色体可能会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丢失,导致杂种不育现象出现。然而通过对染色体进行加倍技术处理,能够让它的育种能力恢复,并由此生成不同的百合品种。刘燕妮等人通过化学诱导的方法,使用甲基磺酸乙酯处理离体培养的百合鳞片,在盐浓度为1%的辅助条件胁迫下筛选出了耐盐的百合植株,这体现了化学诱变可以拓展育种材料的产生渠道[2]。
2.1.3 提高花卉的耐贮运能力
众所周知,鲜花的保鲜期比较短,因此对贮运的要求比较高。通过化学诱导剂诱导产生的多倍体,可以提高花卉的贮运能力。经过多倍体培育出来的麝香百合花、大丽花、金草鱼、马蹄莲等花卉的植株和花瓣都变得比较厚实,这就增强了它们在运输过程中的抗折腾能力和耐贮运能力,避免了因为运输问题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了花卉的经济效益。
2.2 化学诱导育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化学诱导育种对花卉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①通过化学诱导培育的花卉幼苗大多比较弱小,对种植区的条件要求也就比较高,并且植物开花后易感染病、早衰[3]。②大多数的化学诱导剂具有致癌的因素,处理不当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因为化学诱导剂还具有迟效作用,这不利于对突变方向的把握,会加大突变体鉴定的工作量。要想更好的利用化学诱导进行花卉育种,就不能不考虑这样问题并积极寻找方法去处理。
由上可知,化学诱变对花卉育种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对化学诱导育种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利用化学诱导创造出更多的优良品种,丰富花卉市场,提高我国的花卉质量。
[1]肖海燕,刘青林.百合等球根花卉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5,06:21~28.
[2]徐小万,罗少波,石雪晖,李 颖,王恒明,何铁光.化学诱变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9,06:70~74.
[3]李 欣,史益敏.中国花卉育种与发展对策[J].自然杂志,2014,04:280~284.
S68
A
1005-7897(2016)10-0003-02
201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