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民国新乐府创作的诗史特征

2016-03-07 10:40
关键词:晚清民国

方 葶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论晚清民国新乐府创作的诗史特征

方葶

(吉首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吉首416000)

摘要:晚清民国新乐府创作具有明显的诗史特征,在此以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以及民国年间邹弢主编的《希社中兴续编》为中心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中史实的即时性及完整性,二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多引用典故,三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讽刺之意仍存、献谏之旨尽失的特点。

关键词:晚清;民国;新乐府;诗史特征

“诗史”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书·谢灵运传》:“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灞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书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取高前式。” “诗史”在此是指前人的诗作。而“诗史”真正具有概念意义的是其出现在晚唐孟棨的《本事诗》中,文中这样写到:“杜所赠二十韵,备叙其事。读其文,尽得其故迹。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1]“诗史”在此是指诗文中所陈叙的历史其事,这一观点在宋代得到认可,杜诗中的叙事性及写实性被宋人推崇。然而到明代时,明人杨慎及王廷相等人却分别从辨体角度及诗歌意象方面对宋人尊杜诗为“诗史”的观念进行抨击,“诗史”说存在与否在此时受到质疑。明清之际,逢改朝换代,文风转换之时,“诗史”说再次成为探讨重点。钱谦益、黄宗羲、吴伟业等人继承发展了“诗史”说,使“诗史”理论得到确立。

“诗史”说的提出到确定,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本文将以咸丰年间金陵马寿龄所作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2]以及民国年间邹弢主编的《希社中兴续编》[3]中的新乐府诗为例,浅析晚清近代新乐府创作的诗史特征。

一晚清民国新乐府诗中史实具有即时性及完整性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4]是学界公认的高水准的元白诗史笺证,在此择取著作中对《七德舞》一诗的笺证为例。陈寅恪先生认为:“凡诠释诗句,要在确能举出作者所依据以构思之古书,并须说明其所以依据此书,而不依据他书之故。若僅泛泛标举,则纵能指出最初之出处,或同时之史事,其实无当於第一义谛也。故兹於论述乐天此篇之主旨后,即进而推求其构思时所依据之原书,并先说明其所以取用此书之故也。”依据这样的笺证思路,陈先生推测白居易所作《七德舞》是从唐《六典》中拾取材料构成诗之骨干,并对诗中的“太宗十八举义兵、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天平”一一进行考证,得出乐天之《七德舞》之史实确实依据唐《六典》而来。可见,白诗之史皆有所依据,而晚清近代新乐府的诗史则截然不同。

当涂马寿龄作为金陵居民,目睹了金陵陷落的全过程,所写之新乐府诗皆是自身所经历的事情,并无“依据古书以构思”这种说法。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首篇《谢河工》记录咸丰元年黄河决堤,江苏北部的丰北受到严重的洪涝灾害,同年太平军起义,朝廷忙于剿敌而忽视河务致使百姓流离失所;紧接着《接廷寄》描写清廷下旨剿杀太平军后将士们离妻别子去抗敌的情景;《失九江》则是清廷官兵痛失九江的真实反映;继而《破皇城》《催进贡》《搜财物》《当圣兵》等诗都是描写太平军破城时、破城后的所作所为。显而易见,马寿龄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都是即时所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军的举动变化而作,诗中既有即时性特点又有史实的完整性。此处所说史实完整性是相较白诗中简略记史而言,马诗在记录金陵饱受太平军摧残的每一首诗中都力求展现完整的历史经过或是在一组诗里有意识地将历史过程呈现出来,最明显的就是置于前头的《接廷寄》《失九江》《保金陵》《闭城守》《掘地道》《破皇城》一组,从“腊月上旬廷寄来,十四十五船未开”到“濡滞一月抵九江,静坐蓬窗俯流水”到“正月十九大将回,百姓面色都成灰”再到“正月十九大将回、贼船廿七乘风来”再到“二月初四传将令,长绳系之使上城……初十天明犹未明,巨甕两枚轟城倾”最后到“大兵已破攻皇城,皇城止有八旗兵”,从这六首诗中每首诗里记录的时间变化过程将清廷官兵的抗敌、敌军的进攻情况呈现无遗。从战争爆发再到抗敌最后到金陵陷落,这是完整的一个过程。金陵被攻占后诗人又从其它诗中具实反映太平军的活动情况,可以说马寿龄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作为第一手的史实资料,对研究太平天国运动这一段历史是非常有价值的。

民国的新乐府诗也具有即时性特点。《希社中兴续编》中邹弢、萧亮飞、吴惟聪三人的《总统梦》表现了民国总统腐败无能、品格低劣、贪婪无耻的现实。邹弢的“总统尊,立民表,族党亲邻益光耀。中华革命十余年,此位流传已不少。孙文起首到曹锟,每况愈下称国盗。袁项城,估帝号。黎元洪,菩萨貌。河间东海各争雄,不示慈祥但示暴。养成猪仔化贪狼,钞币五千投一票。吴李边王羽翼成,更有将军作周召。抽大麻,陪众妙,混沌乾坤烂和调。有时麻雀斗三圈,政客周旋外人笑。君不见白宫往来运金银,拍马吹牛关紧要。总统尊,成胡闹”一诗则直接以“养成猪仔化贪狼,钞币五千投一票”写出了1923年轰动一时的曹锟总统贿选一事。贿选案后,曹锟成为臭名远扬的“贿选总统、猪仔总统”,受贿议员则被世人讽为“猪仔议员”。而《拉夫谣》二首、《掘濠叹》二首、《从军怨》《从军乐》则是据实写出了1924年9月3日的江浙战争,又称齐卢之战、甲子兵灾,诗中描述了饱受战争摧残的江浙百姓的凄惨处境,富庶江浙被战争毁坏无遗的悲剧,督军们为争抢地盘及控制权发动战争却罔顾百姓生死安危,民国年间的兵荒马乱、政客间的尔虞我诈,被累及的是最无辜可怜的百姓,诚如诗中所言“将军实惠累良民”,又如“腐臭安认谁氏尸,如斯惨状终难忍。拉夫民,贱如命”。

二晚清民国新乐府诗多引用典故

参考《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及《希社中兴续编》新乐府诗,笔者发现,晚清近代新乐府创作多使用典故,具体分析如下:

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中:《盤糧》“何人醉饱栖洞房,遽遽梦醒炊黄粱”化用“黄粱一梦”的典故;《禁裹足》“纎趾幻金莲,风俗嗟已败”化用“三寸金莲”一典;《领稻》“不食东陵盗跖粟,便作西山伯夷饿”引用“西周西山伯夷饿死不食周食”的典故。

而近代新乐府诗中用典频率更高,从《希社中兴续编》中收录的二十三首新乐府诗来看几乎首首用典。例如:《总统梦 其二》“阿瞒金多象焚身,驱尔郤是自家人”引用“象齿焚身”的典故;《总统梦 其三》“鼎沸中原成逐鹿,鹿死谁手未可知”引用“逐鹿中原”的典故;邹弢的《金钱弄》“财神狂笑孔方兄,汝辈贪人被利用。紫標黄榜守终身,到头只算邯郸梦……刘宠清廉王衍高,逐利场中作争佼”引用“孔方兄”的典故以及“南朝梁武帝弟萧宏以紫標、黄榜封记財库,落得贪爱财物的‘钱愚’封号”的典故,还化用“邯郸梦”以及“东汉刘宠以爱民如子,清廉正直出名,世人称一钱太守;西晋王衍则口不言钱”的典故;吴惟聪的《金钱弄》“狗苟蝇营偏惑众,象有齿兮焚其身”引用“象齿焚身”之典;《废帝行》“商辛夏桀倾寰宇,帝德淫昏难作主……君不见隋炀受试思宗缢,失国之帝皆难全”化用“商朝夏朝统治者辛、桀因暴政昏庸而亡国”的历史典故以及“隋炀帝灭国后自缢而亡”的典故;《五大伟人詠 六首》中的四首诗中“士少襧生愁北海,公如谢傅起东山”“ 狂澜既倒谁能挽,又出东山谢管絃”“今日东山人再起,可能善政入平章”“苍生群望起东山,出处神州气运关”都用到谢安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此外还有“将略深沉空魏晋,神机操纵失孙吴”——三国魏蜀吴的典故;“可怜项羽非英主,佐业难成付劫灰”——项羽的典故;“本来魏武非行篡,不向清宫觊玉符”——三国魏武帝的典故;“振武如心云展足,报讐尝胆剑横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走马灯歌》中也运用到典故,如“中华地大多群英,文王虽无犹能兴”——周文王的典故;《周老吟》里则用到项羽虞姬的典故——“项籍惜虞姬,临死犹痛哭”;还有合德温柔乡的典故——“但见青筋白脚背,胜于合德温柔乡”。

以上例子都显示近代文人写作新乐府诗时多运用典故,笔者认为,写作能旁征博引固然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能将许多典故烂熟于心、运用自如,那不能不令人钦佩。典故的引用有时能恰当地彰显历史沧桑与诗作质感,但是过多地使用典故却使人读起来颇有些拗口的不便,如果读者不熟悉其中典故,更是会认为诗文艰涩难读,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时语言都是简练直白,后人称此为“白描”手法,也有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是批评其遣词用句浅俗、无艺术内涵,但是白居易却坚持自己的写作,他表明用此写作方式就是期望达到“老妪能解”的目的。再观近代文人新乐府诗,语言词句不算艰深,但大量的典故运用仍然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诗之精髓。

三晚清民国新乐府诗讽刺之意仍存、献谏之旨尽失

白居易诗作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律诗。其《新乐府》五十首被收录在讽谕诗中,由此可见,此五十首新乐府是带有讽谕性的,除此之外,它们还含有“献谏”之意,“献谏”即呈献谏言给皇帝。陈寅恪在对《七德舞》一诗进行笺证时谈到:“此篇专陈祖宗王业之艰难以示其子孙。易言之,即铺陈太宗创业之功绩,以献谏於当日之宪宗,所谓‘採诗’、‘讽谏’、‘为君’、诸义,实在於是。斯乐天所以取此篇,为其新乐府五十首之冠也。”[5]也就是说白乐天作新乐府讽谕诗其实最根本的目的是想要把祖宗创业之难以及民艰弊政陈献给宪宗,以期宪宗能引起注意,能积极维护祖宗基业,革除弊政民难,再创旷达繁荣的大唐盛世。

晚清近代新乐府诗中,讽刺之意一如既往的浓烈。如马寿龄《掘壕沟》:

鸦啼一声天尚昧,有衣无裳已成队,(女人不许著褂。)城内驱之至城外,母女相失呼大妹。一锹一鉏,一擔一箕,一捧一手污,一步一泪垂,壕沟之深深几许,掘了一处复一处,(叶)老羸瘐死女馆中,周身会无二尺土。

㉑Purtova,Nadezda,“Property in Personal Data:A European Perspective on the Instrumentalist Theory of Propertis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3),2010,pp.193 ~208.

邹弢《掘濠叹》二首:

其一

众百姓,掘土濠,安亭黄渡分其曹。面黄肌瘦不得食,双眉惨淡空呼号。三群五群事工作,獰容队长手执刀。监督严紧孰敢逃,一人力竭倒地死,肉驱随处埋蓬蒿。问掘此濠何所用,藏身避炮安同袍。大帅权利不肯失,小民性命如鸿毛。五尺六尺掘不已,忽然炸弹来天高。四体横飞濠亦破,兵民血肉涂周遭。啾啾新鬼夜深哭,将军武略徒驿骚,乃云绝不犯秋毫。

其二

江浙富庶乡,处处好农桑。地无一亩隙,倉箱如山积。莫道今人逊古人,竟有大小眼将军。啓釁恍被鬼所使,甘为戎首残人民。忽闻掘濠令,千军如雷应。百濠千濠无数濠,小民都是蝼蚁命。弃家避死奔他方,遑问故乡熟稻粱。满目骨山与血海,归来翻为军士伤。呆立濠边泪如雨,直无一片干净土。

三首诗都表现出掌权者因战争需要修战壕时奴役百姓修壕的情形,修壕工作艰辛不堪,掘濠百姓之命贱如鸿毛,讽刺了掌权者大权在握而不顾百姓死活的丑恶嘴脸,更讽刺了乱世之下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诗中每一句都含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但是却没见出“献谏”之意。

再分析邹弢、萧亮飞、吴惟聪所作的《金钱弄》三首:

金钱弄(邹弢)

世间成事金钱积,世间败事金钱逼。生前死去尽空拳,何事求之偏亟亟。借来洋债扣折凶,贫儿俄倾成富翁。一旦财丰作总长,豪华不羡铜山铜。从来财利能熏炙,颠倒人心淆黑白。君不见五千贿选豢顽猪,负腹将军登宝极。财神狂笑方钱孔,汝辈贪人被利用。紫標黄榜守终身,到头只算邯郸梦。可奈武夫不知警,鼻孔穿香依性命。前为种土之参军,后作贩烟之司令。白打钱,黄金宝,寒不能温,饥不饱。刘宠清廉王衍高,逐利场中作争佼。身后名,书上考。

金钱弄(萧亮飞)

金钱汝何物,作祟惯弄人。人人见汝爱,都谓能通神。猪仔议员藉汝势,一贿竟能膺至尊。武力服人安统一,不胜荼毒惟小民。吁嗟乎,我夙甘贫复耐苦,金钱金钱汝为汝。

金钱弄(吴惟聪)

黄禾起赢马,有钱始作人。狗苟蝇营偏惑众,象有齿兮焚其身。千古奸雄惟孟德,贪未餍,世皆嗔。贿赂公行平衡议,议员无耻偽乱真。直似弄儿营兔窟,自来钱乃可通神,坠诸渊者加诸膝,大树将军花样新,昔日之雄今在否,繁华事散逐香尘。

三位文人通过讥诮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及典故把民国时期贪婪无比的总统政客嘴脸刻画得惟妙惟肖。讽刺了民初官吏大肆掠财,连总统之位都通过金钱贿赂得来,可见当时政治之黑暗,国家之危亡无不令人担忧。然而,纵然国内疮痍如此,国外势力又虎视眈眈,无能政客们竟不思救国存亡,而是“鼻孔穿香依性命。前为种土之参军,后作贩烟之司令”,灾难临头仍然只想着谋求钱财,结果却也只落个“繁华事散逐香尘”的结局。

由此可见,晚清近代新乐府诗中的讽谕性不减反增,尖锐犀利的语言无不让人感受到强烈的讽刺意味,然而在这些诗中却难寻“献谏”之旨,究其原因,私以为这与文人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同所致。

白居易是中唐人士,唐朝至唐太宗始素有虚心纳谏的传统,因而白居易所作新乐府诗多期盼统治者能采言纳谏,革除弊端。这种虚心纳谏的传统也只在唐时盛行,唐后少有这种帝王虚心纳谏的开明之举,因此,晚清马寿龄及邹弢等希社社员所作新乐府诗只剩讽刺之意而无纳谏之旨也是合乎情理的。当然,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晚清近代之时,国家饱受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国家政治以及国中百姓将要受到亡国灭种的空前灾难,当权者已经无暇顾及所谓的“採诗纳谏”之事,而文人也已不存期盼当权者能採谏纳言之心,因此他们将满腔的不满宣泄于诗中。文人目睹外国列强的蛮横残暴,国内政治的黑暗、政客的无情,将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灾难、百姓的惨痛的强烈感情用尖锐的笔端讽刺出来,可以说此次新乐府诗中的讽刺性是空前强烈的,因为它掺杂了对西方列强势力及皇权帝制之后政客把玩政治罔顾民众生死的激烈仇恨,这是中唐新乐府诗中的讽刺性无可比拟的。

综上所述,中唐元白新乐府创作的诗史有其特色所在,晚清近代新乐府创作的诗史亦有其独到之处,晚清近代新乐府创作来源于中唐新乐府,却又因其时代背景大不同呈现出与中唐新乐府不一样的特点。探讨新乐府诗中的诗史特征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新乐府诗,亦能让我们从诗歌角度去认识历史、把握历史。

参考文献

[1]孟棨·本事诗[A].历代诗话续编本[C].北京:中华书局,1983.

[2]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三、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3]邹弢.希社中兴续编[M].民国十四年(1925).

[4]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白居易.白居易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罗惠缙.希社新乐府与民国二十年代的政治讽喻[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4-37.

[7]陶俊.“诗史”意识于明清文学之特质[J].求索,2010(1):160-162.

[8]陈瑞娟.中唐新乐府诗体探析[J].文艺批评,2012(1):113-115.

[9]孙之梅. 明清人对“诗史”观念的检讨[J].文艺研究,2003:59-65.

[10]刘明华. 文体选择与文体自觉’—白居易《新乐府》创作之再认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1-25

[11]王立增. 白居易《新乐府》的“歌辞造型”——兼论其艺术性的评价问题[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32-36.

[12]王长川. 论中唐新乐府诗的讽谕特质[J].榆林学院学报,2005(6):43-45.

[13]汪国林. 从以史释诗的传统到诗史互证——对中国阐释学诗与史关系的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10(4):156-160.

[14]谢思炜.从张王乐府诗体看元白的“新乐府”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80-85.

[15]张煜.宋代新乐府的认定[A].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乐府学第7辑[C].2012:295-305.

[16]丘良任.论咏史诗[J].华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114-122.

Class No.: I207.2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of Yuefu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ang T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China)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new Yuefu poem ha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y of poetry. Jinling Capric Methyl New Yuefu Fifty Songs written by MaShouling and other boo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new Yuefu poem have the features of integrity. The allusion of the poem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still exists and offered the purpose of evaporated remonstrance.

Key words: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New Yuefu Poetry;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2-0120-4

作者简介:方葶,硕士,吉首大学。

猜你喜欢
晚清民国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花样年华 民国之恋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有情总被无情恼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