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光芒的历史回响
——评谭仲池长篇小说《生命签证》

2016-03-07 10:19方图欢晏杰雄
关键词:凤山犹太人小说

方图欢,晏杰雄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人性光芒的历史回响
——评谭仲池长篇小说《生命签证》

方图欢,晏杰雄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谭仲池的长篇小说《生命签证》,历史纪实与艺术虚构完美融合,成功再现了被历史遗忘六十余载的“中国辛德勒”何凤山在抗战时期的善行义举和不朽灵魂;小说渗透着浓厚的中国传统美德和湖湘精神,结构独特,语言富有诗意,其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光芒,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生命签证》;历史纪实;艺术虚构;湖湘精神;人道主义

湖南作家作品研究·谭仲池专辑主持人:中南大学晏杰雄博士

[主持人语]谭仲池以诗歌和散文的创作跨入文学殿堂,40多年的写作生涯已产生相当丰富的创作成果,20多部颇具份量的诗歌散文集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的位置,他的诗歌简练优美,富含哲思;散文行云流水,情感真诚,在把握时代脉博的同时真切地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新世纪以来,谭仲池转入小说创作领域,连续出版了《都市情缘》《土地》《此情如水》《古商城梦影》《雷锋》《曾经沧海》《生命签证》等多部长篇小说,开辟了另一片文学风景。他在诗歌和散文方面的突出成就,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小说创作的影响,评论界对其小说创作的关注显然不够。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领导者,谭仲池身处各类矛盾的中心,比之一般作家,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深刻、更真切、更有说服力,作品也更彰显主流价值。他的小说题材繁富,善于以独特的视角解读社会与人生,作品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湖湘文化情结,闪耀着浓厚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艺术上则超越主流文学和纯文学的界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并将诗化语言和诗性叙事融入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为了进一步发掘谭仲池小说创作的文学内蕴,本期湖南作家作品研究专栏推出谭仲池专辑,从不同侧面对其长篇小说进行深入系统的阐释,希望籍此引起学界对其小说创作的关注和重视。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透过它能反思过去,警醒当下。70年前,革命先辈用生命与鲜血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70年后,爱国文人以文学和艺术缅怀百折不挠、英勇斗争的战士。反法西斯战争在人们心灵留下的伤痛、疤痕永远无法痊愈,那些为民族、为国家舍生取义的英雄,犹如一座座闪耀着人性光芒的丰碑。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已经升华为时代的精神财富,转化成了振奋国民精神、表现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动力。一位优秀的作家往往具有比常人更敏锐、更深刻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他们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更加炙热的情感,他们从历史中汲取创作素材,用文学叙述历史,塑造人物。这既是作家对历史的尊重,对社会和现实的深切关注;更是对道义和责任的担当,对崇高人性和时代精神的讴歌和弘扬。

何凤山,一个被历史遗忘60余载的“中国辛德勒”,曾冒着生命危险拯救数千犹太人。但是,他的义举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被湮没尘封,直到20世纪末才为人所知。2001年,何凤山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国际正义人士”称号,他的名字被刻入犹太人纪念馆的“国际义人园”,永远被世人景仰铭记。然而资料的缺失,以及何凤山生活的低调,使其生命的霞辉和不朽的灵魂,未能很好地展现给世人。也许是出于对中国人的国际主义人道精神的敬仰,也许是出于对湖南人何凤山正义精神、勇于担当的博大胸怀和对人类各民族真诚之爱的感动,来自何凤山故乡湖南的作家谭仲池,以强烈的欲望和激情,历时一年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生命签证》,用历史与虚构的完美融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深受湖湘文化滋养大义大仁大勇的何凤山,为我们谱写了一曲紧跟时代“主旋律”的人道主义赞歌。小说在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出版,现实意义重大深远,一方面是对何凤山的深切怀念,把半个多世纪前平凡而又伟大的何凤山活生生地展现给读者,另一方面更是让国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生命签证》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总领事湖南益阳人何凤山,目睹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这一惨绝人寰的罪恶行径,冒险为数千犹太人办理签证,协助他们逃离战争迫害的史实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用文学的形式叙述历史。小说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充分发挥艺术想象,深入搜寻开掘被历史遗忘的“中国辛德勒”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圆形人物——何凤山,还原了一段残酷、辛酸却又饱含温情、充满人性光芒和人间大爱的真实历史,使读者产生难以言表的共鸣,与时代脉搏产生了强烈的共振。

一 历史与虚构的完美融合

“作为一个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知识分子,谭仲池有着传统文人‘经世致用’‘文以载道’的创作使命,以及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情怀,”[1]43擅长诗歌、散文创作的他,长期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文学技艺早已驾轻就熟。21世纪初谭仲池转入长篇小说创作,“一开始就储满着诗意的情感,实行着诗意的灵性的表达”。[2]他的长篇小说体现出善于构建故事、精于叙述和语言诗意化的特征,而且不断追求取材的变化。其长篇小说题材广泛多样:有城市题材的《都市情缘》《此情如水》;有乡土农民题材的《土地》;有商场题材的《古商城梦影》;有历史题材的《打捞光明》《曾经沧海》;有人物纪实题材的《雷锋》等等。这些小说承载着作者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和贡献,对社会、民族、人生以及文化的反思与审视,体现出一个始终秉承人文关怀、平民意识和钟情历史、满怀爱国激情的“市长作家”的普世情怀。

对纪实性质的小说而言,其最重要的原则便是尊重历史事实;而作为文学作品的长篇小说,虚构又是其创作特征之一。何凤山,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其冒险拯救犹太人的义举已经永远载入史册。但是他的离世,以及文献资料的缺乏,使后人很少知道他的故事。何凤山本人晚年撰写的回忆录《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全书长达290页,也只有10页简单地记录了战时那段难忘的岁月。因此,要完全如实地再现当年何凤山在维也纳拯救犹太人的事迹,是难以想象的。作家谭仲池按捺不住心中创作《生命签证》的强烈欲望和激情,迎难而上,在充分利用有限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大胆构思人物故事,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相结合,描绘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创建出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

《生命签证》以15万字的篇幅,分20章,全面、完整地展现了何凤山在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总领事两年间(1938年-1940年),纳粹德国残暴、血腥的行径,犹太民族进退维谷的处境以及营救的艰难。小说背景宏大,在叙述中,作者不断插入、引述正式的历史资料,以突出故事的真实性。纳粹德国在维也纳对犹太人发动的大屠杀,文本直接引述了当时记录“水晶之夜”的新闻史料,将纳粹德国灭绝人性的罪行如实地展现给读者。在叙述过程中,交叉出现的久经岁月保存下来的信件,进一步充实了故事内容,更真切地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以及犹太人无家可归、朝不保夕的痛苦。

记录何凤山在维也纳工作生活细节的资料寥寥可数,但是作者克服了种种困难,根据生活的体验,深入人物内心,用想象构思情节和对话,弥补史料的不足,从生活、工作、情感、心理等多个维度,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心怀正义的国际义人形象。“何凤山做人的原则、品格、办事效率和风度都在维也纳留下了极好的口碑。”[3]69生活上,他对儿子何曼德的爱护细致入微,既注重知识的教育,更注重品德的培养。工作忙完后,亲自教授《墨子·非攻》,以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小曼德,使其明白发动侵略战争的不义。对待朋友他倾囊相助,即使知道有危险,仍无所畏惧。他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范莱丽雅、史频奈尔等安全逃往上海。在面对纳粹德国和上级领导发出禁止为犹太人办理签证的命令时,何凤山有过犹豫、矛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但他最终坚守住了正义,扛起人道主义的旗帜,尽最大可能为难民提供帮助。作家谭仲池用生活镜像式的叙述,再现了何凤山生活、工作的细节,使抽象化、符号化的何凤山重新血肉丰满起来,实现了小说在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

对纳粹德国血腥残害犹太人的叙述,小说并没有局限于单一层面的控诉,作者还写到了犹太人在压迫下奋起的抵抗。任何一个民族,都明白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把握,在面对侵害时,不会任人宰割,一定有敢于舍生取义的人站出来,为民族的尊严、存亡而战。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一样,是绝对不甘于做人奴隶的,是一个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伟大民族。依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独创的游击队和游击战的史实,作者在小说中虚构了一支犹太人游击队。在深山野林中,他们利用地形地势,充分发挥队伍机动性强的特点,敌进我退,敌驻我扰,顽强反击纳粹德国的侵略。这不但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人心,更让绝望中的同胞看到了光明,有了生存的信心。正是这样的虚构,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使读者感到扬眉吐气,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学性也因此得到极大提升。

二 文化与精神的滋养熏陶

谭仲池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具有正义的感召力、顽强的意志力和正直无私的品质,这与他一贯的创作理想和追求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每一次写作过程,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过程,一次自我感悟生活和人生的过程,更是一次自我教育过程。没有好的人品,没有‘高度的道德理性水平,纯洁的道德动机’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的。”[4]所以,谭仲池在《生命签证》中,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湖湘精神熏陶并献身人道主义事业的何凤山表现出了崇高的敬仰,致以了热诚的礼赞。

同样是在二战时期无私拯救犹太人,商人辛德勒因为著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为世人所知,他的人道主义精神感动了无数后人。处事低调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拯救的犹太人甚至多于辛德勒,但却鲜为人知。何凤山身上同样闪耀着正义的光芒,在自己的国家已然遭到日寇入侵国破而生灵涂炭之际,仍然秉持人道主义原则,帮助在纳粹铁蹄下挣扎的犹太人,这是怎样的一种高尚品格。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优良美德,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命签证》的创作,无疑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它紧扣时代脉搏,言微旨远,意义深长。

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一个民族的文化,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面貌。湖南有着特殊的地域特征、民族风俗和古老而厚重的传统文明,何凤山学习成长于这片土地,自然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明和湖湘文化的影响。作家谭仲池明显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何凤山的熏陶感染,并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将其融于小说中。作品从始至终都自然流露着一种善与德,体现着中国人的博爱、友善、坚强与勇敢。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下,中国传统文化彰显出了独有的价值和意义,何凤山让犹太人看到了中国人的不同之处——几千年长期的善与德的教化与熏陶。

在塑造何凤山形象时,作者不但描述他对犹太人的救助,更从心理层面刻画他对国家危亡的担忧。漂泊海外、客居他乡的何凤山,在目睹犹太人惨遭蹂躏后,考虑的不止是身边的朋友,还有相隔万里的祖国和同胞。“何凤山的心在激烈地颤抖,他预感到犹太人将面临毁灭的绝境。同时,他也预感到自己国家的抗日战争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和艰难决战。”[3]78何凤山的心之所以颤抖,是因为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感。面对纳粹德国的驱赶、威胁,他大义凛然,办公大楼被没收,就自掏腰包,租赁狭小的房子,继续办理签证。在被陈杰大使派来的人调查“莫须罪”时,何凤山镇定坦荡,甚至严肃地对特务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前面要经历难以想象的痛苦,有无数的焦虑、失望和危险,你还去吗?我会如顽石般点头,我要去!我想看看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我想看到和谐与宽容。”[3]121何凤山身上散发出的这股浩然正气,不正和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仁爱”“和谐”“宽容”相吻合吗?何凤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直接影响到他对儿子小曼德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小曼德受到了“仁”“兼爱”“非攻”等文化的浸染,他机智懂事,和父亲一样,具有善良美好的品行,同情犹太人,憎恨纳粹,不顾一切救助受难者。

在矛盾、犹豫时,何凤山总会想起历史中的伟人、名人:维也纳的“三大音乐家”莫扎特、海顿、贝多芬;“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华尔兹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科学家爱因斯坦;爱国诗人屈原,变法志士谭嗣同,护国将军蔡锷,等等。在困境中,是这些伟人、名人激励着何凤山继续前行,他敬仰他们,并从他们身上吸取思想的光辉和坚强的力量。“站在蓝色多瑙河的身边,他决心仿效贝多芬,用自己生命的交响曲,来迎接疾风骤雨,闪电雷鸣。他要把眼前的黑夜撕开一道口子,给绝望的维也纳犹太人带来一缕生命的希望曙光。”[3]56作家谭仲池把伟人、名人作为何凤山的精神标杆,将他们的伟大精神融入整部作品,既提升何凤山的精神信仰和追求,诠释他身上独具的人性光芒,又净化读者的内心,陶冶读者的情操。因此,阅读谭仲池的小说总会感觉到一种无限的正能量,一种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人性的光辉。

三 驾轻就熟的艺术表现

谭仲池是一位富有才情、饱含激情的作家,《生命签证》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他将诗人气质和浪漫主义情怀溶入历史故事中,以其诗人之心、诗人之情叙写历史,歌颂人道主义战士,为历史纪实题材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形式。

小说在结构上,突破了以往千篇一律的单线结构,采用了双线并进、相互交叉的模式。纳粹德国残杀、驱赶犹太人,何凤山冒险办理签证,拯救难民是主线;史频奈尔组建、领导游击队,抵抗纳粹,自我拯救是副线。作者有意将两线相互交叉,相互切换,共同推进事件发展,让情节走向高潮,最后两线在第18章汇合,整个故事逐渐进入尾声。这种双线的结构形式,犹如音乐中的二重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将一段深藏历史的动人事迹演绎得淋漓尽致。双线结构避免了文本的简单、单调,为小说的结构和内容增色不少,故事性变得更强,塑造的人物也更加丰满形象、生动具体,尤其是全面地开掘出了何凤山复杂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作为一位诗人,谭仲池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上游刃有余。诗人对生活有着丰富而炙热的情感,对社会和历史关注深切,在语言的运用上拥有惊人的天赋。谭仲池小说创作的最大的特征就是运用诗意化的语言,他用写诗和散文的语言叙述故事,用富有意味的语言营造诗的意境,故事就在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环境中发展。“谭仲池的创作道路是由诗歌、散文再到小说,其小说创作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诗歌和散文的风格,诗化语言和唯美的情调所营造出来的浓浓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感觉简直就是在读一部饱含激情的抒情诗。”[1]48

《生命签证》开篇就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赞美蓝色的多瑙河,“多瑙河的波光依然如蓝宝石般晶莹,在夏日的风里荡漾。”[3]1对贝多芬广场,作者更是任意“挥霍”自己的语言天赋。“芳草如茵,铺盖着地面,绿树掩映着座座呈浅灰与奶黄色的阁楼。阳光轻柔地镀在这些有了些年岁的建筑物上,闪耀着缕缕金子般的光芒。”[3]2环境的营造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往往是最考验作家语言功力的,谭仲池在这两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水平。小说中对环境的渲染比比皆是,尤其对黑夜的描述,“夜幕沉重地从天空垂下,四周变得一片漆黑”,“严冬的夜晚,几颗赤裸的星星可怜巴巴地闪着寒冷的光”[3]45。环境描写贴合人物心境,语言简短但有韵味。不仅如此,小说中还蕴含着大量凝练的、富有哲理性的话语,每章的导语内涵丰富、深刻,起着画龙点睛、发人深省的作用。读者在阅读故事过程中得到语言艺术滋润和享受的同时,还得到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撞击。

此外,小说在人物对话和心理刻画上也有独特之处,既有宏大战争场面的勾勒,又有内心的细腻描述,简洁的对话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探析,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人性的丰富和战争的无情。

小说在篇末附录了何凤山生平及有关何凤山发放签证的幸存者的回忆与讲述,翔实可信,与正文互为印证、补充,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富和具有可读性。当然,小说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部分情节构思理想化,显得不够真实。游击队突袭纳粹,写得太平淡,没有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震撼感。战争场面的渲染也显得语言单一、机械,理想色彩较浓,但这些并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小说价值的表达。

作家谭仲池的创作是与时俱进、紧扣时代主题的。在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谭仲池以文人的眼光回顾历史,审视当下,其对人性真善美的弘扬,承继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也为物质主义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当下社会,注入一股清泉,点亮一盏明灯。《生命签证》中,谭仲池以反法西斯战争为故事背景,在真实细致地叙述何凤山故事的同时,又通过人类相互之间的残杀迫害深刻反映战争的罪恶。它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斗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友爱、心与心之间的碰撞交流,因此,小说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光芒,定能唤起人们对战争更深的反思,对历史更多的重视。《生命签证》的推出,无疑是对历史的回顾总结,是让昨天的悲剧不再重演,是警醒人们谨记正义、自由、尊严,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单从这一点看,小说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已经不可估量。

[1]田文兵.诗性叙事与现实关怀:谭仲池长篇小说综述[J].创作与评论,2015(12).

[2]龙长吟.对弱者的诗意肯定:读谭仲池的长篇小说《土地》[J].理论与创作,2009(3):54.

[3]谭仲池.生命笔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4]谭仲池.谭仲池自选集·文论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488.

责任编辑:黄声波

The Historical Echoes of Humanity——Review on Tan Zhongchi’s Long Novel Life Visa

FANG Tuhuan,YAN Jiexiong
(The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83 China)

Tan Zhongchi’s long novel Life Visa is a perfect fus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ary and artistic fabrication,and successfully reproduces the good deeds and immortal soul of the“China's Schindler”He Fengshan,whohas been forgotten by the history for more than 60 years,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novel is saturated with strong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and Hunan spirit,and it has a unique structure and poetic language.The humanitarian spirit and humanity manifested in this novel has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educational meaning.

Life Visa;historical documentary;artistic fabrication;Hunan spirit;humanitarianism

I207.42

A

1674-117X(2016)03-0001-05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3.001

2016-03-21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新世纪长篇小说健康发展理论研究”(13B026)

方图欢(1990-),男,江西上饶人,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晏杰雄(1976-),男,湖南新化人,中南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凤山犹太人小说
梁瀚嵩与起凤山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自尊
Ho Feng—Shan何凤山
望云千顷 感事多怀——写给许凤山画的话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凤山的弥勒佛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