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特色”》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一部力作

2016-03-07 07:50赵智奎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总体性话语建构

赵智奎



《读懂“中国特色”》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一部力作

赵智奎

增强全党全社会的“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既是将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关键是要夯实全党全社会“三个自信”的自信底气——实践层面取决于化解社会问题、应对国际挑战的正能量;理论层面取决于怎样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路、理论和制度。在实践层面仍处于“现在进行时”甚或“将来进行时”的情势下,提升的关键则在于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层面。有故于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三个独特”(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在他看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如何“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是事关“提升我国软实力”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命题。某种意义上讲,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所指向的就是重新建构“三贴近”或“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近年来学界对上述问题多有研究。如王伟光、张维为、李韬、孟威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与国力不符,甚至“二律背反”;戴焰军等认为,要坚持实践性、开放性、统一性、普及性等原则;张国祚等认为,要明晰内涵、定位、功能、目的等前提;严书翰等认为要处理好硬实力与软实力、国内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克服“外来教条主义”与“新复古主义”等三个关系;闫志民等认为要坚持三要务,亦即遵循真实性等语言发展规律,推进民族化,提高国际融通力;高文兵等认为要三个着力,亦即弘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良传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杜飞进等认为,路径建构上要立足实践、注重文本、面向世界;宋福范等认为,围绕道路内涵依次递进;韩庆祥等提出六层次说,亦即基础、体系、核心、方式、自信、传播;靳诺等提出五种意识,亦即导向意识、问题意识、国际意识、综合意识、本土意识。上述研究颇有进路性启迪意义,但多是“点到为止”的破题,亟需化作更加深入的机理性建构。姜中才教授推出的新著《读懂“中国特色”——“老路”与“新路”、“邪路”与“正路”》(以下简称《读懂》),就是机理性建构的深层尝试。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为“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叙事维度。

《读懂》一书的特点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研究方法,基于“三个独特”,着力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及生成构境问题,并恪守 “三贴近”原则,以怎样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以增强“三个自信”为旨归,以“两个不走”为基本视域,通过“八大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予以既共时又历时的总体性认识和把握,从要素结构和语境语体角度探究“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机理问题。所谓机理,特指一定的功能系统中,诸形成要素不可或缺的整体性及相互作用的规则、方法和原理等;语境是语言文字赖以存在的情境;语体是特定语境下所使用语言的特点。只有通过要素与语境、语境与语体相交融的机理性建构,才能成功实现话语体系的传播功能。

《读懂》一书开宗明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名诗告诉我们:不谋总体是井底之蛙;不谋大势是夜郎自大;不谋总体和大势,则不足以谋“三个自信”。增强“三个自信”固然离不开对“三个自信”各自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理解读,但更在于将这种学理解读融汇于普遍关注却又雾里看花、逻辑关联却又理不清楚的总体性或大势性多维视域之中,通过史论结合、比较鉴别的多维论证,尤其是括于其中的问题性辩证,于“结构”“时间”“空间”等纵横交错亦即“证据链封闭”式的总体性或大势性把握中,梳理出既具逻辑信服力又具现实说服力的提升“三个自信”自信度的总体性逻辑路径。《读懂》一书认为,借用“证据链封闭”这一法律术语的寓意在于,“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立体画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全面系统且确实充分的多维视域中予以既共时又历时的总体性认识和把握,才能使“中国故事”讲得浑然一体,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科学界说,才能使“三个自信”逻辑一体,无懈可击。《读懂》一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构境及话语体系的机理性建构,基本做到了“证据链封闭”:通过“八大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总体性认识和把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不避热点问题,且语言风格平实,既是一部学术严谨的著作,又是一部很“接地气”的科普读物。

“大结构观”——基于“中国特色”之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分析,尤其是“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所以然”分析,探寻奠基“三个自信”的道路结构、理论结构、制度结构及其相互间的整体性逻辑结构;旨在为读懂“中国特色”、感悟“三个自信”及多维视域的比较“客体”奠立可资读懂暨感悟或可资比较的“主体”框架。“大科学观”——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真谛,论证“中国特色”之“特”及其之于“科学”的扬发关系,于“科学”自信及“特色”自信中感悟“三个自信”。“大警示观”——通过“封闭僵化”与“改旗易帜”的对象化分析,于“老路”与“邪路”的本真教训或本真启示中感悟“新路”或“正路”自信。“大历史观”—— 透过宏观的历史视野,将1840年以降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生成予以整体认识和把握,通过若干关节点融通历史与现实,探究生成“中国特色”、铸就“三个自信”的历史轨迹和历史逻辑。“大特色观”——通过新民主主义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特色分析,探寻毛泽东一代人为“中国特色”所奠基的革命特色和建设特色,于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中坚定“三个自信”。“大文化观”——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脉系性梳理,论证近代中国抉择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那么简单;论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植“中国故事”的沃土,是“中国特色”“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基因所在。“大发展观”——通过若干历史关节点,将新中国致力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予以整体认识和把握,论证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发展时期“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用发展观点理性面对两个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成就和发展问题,既不妄自尊大沾沾自喜,也不妄自菲薄怨天尤人,感性加理性地感悟“三个自信”。“大安全观”——通过重要战略机遇期之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的叠加性特征分析,阐释“四个全面”破解“中国问题”、强化战略安全的战略定力或战略自信。“大世界观”——通过若干逻辑节点,以“空间”维度的全球化视野,论证“中国特色”之“和平崛起”引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范式性价值。“大时代观”——通过当今世界时代主题之于时代属性的辩证分析,论证“中国特色”引领社会主义复兴的普遍性时代价值,于铁肩担道义的的历史责任感及民族自豪感中坚定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的“三个自信”。

综而观之,本书对丰富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对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课程体系的有机转换,引导全党全社会和高校大学生通俗易懂地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谓是“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一部力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总体性话语建构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建构游戏玩不够
“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以信访制度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