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旻昊(无锡太湖学院 文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简析《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爱情与婚姻的成因
吴旻昊
(无锡太湖学院 文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摘 要:拉康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主体与欲望是密不可分的。论文基于精神分析学的主体性理论,以福楼拜的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为研究对象,从女主人公爱玛成长、结婚、偷情乃至自杀这几个维度作为切入点,探讨其爱情和婚姻发展为悲剧结局的成因。
关键词:爱玛;爱情与婚姻;主体性理论
居斯塔夫·福楼拜是19世纪中期法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位伟大的批判家和小说家,他生于1821年,卒于1880年,在他不到60年的短暂人生中,留下了不少优秀的传世佳作。在文学大家福楼拜的作品中,充满了现实主义和批判主义的文艺色彩。著名评论学家李健吾曾经为福楼拜写下了客观的评传,对这位文学大家作品中的思想性和内涵型给予了高度关注。[1]而伴随着后人对福楼拜的深入探讨,《包法利夫人》也在众多文学解读中凸显出来,呈现出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和多样化。当今文学发展中,学术研究者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爱玛”悲剧的背景、原因、发展、结果上,但却对文章精神结构上的探讨存在缺口。笔者针对文中爱玛的生命历程进行探究,力求结合实际,实现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全新解读。
在对《包法利夫人》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关注于女主人公爱玛的爱情悲剧或是她对理想的追求导致了现实的悲剧,还有一些研究者将其与其他作品的女主人公进行对比研究。蒋林从思想内涵、作者的艺术风格和人物的典型塑造等方面分析该作品。[2]于冬云从文艺理论的角度,通过对爱玛“灰姑娘情结”的分析,阐释爱玛的爱情悲剧,进一步分析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倾向,从而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3]
孔夏秋分析《包法利夫人》与《安娜·卡列宁娜》这两部作品在相似的时代背景和体裁形式中同中有异,追求爱情的内心世界和方式是不同的,而婚外恋的具体设置方式却有相同之处。[4]汪琳分析包法利夫人与潘金莲这个人物形象,其基调都是极浓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且都隐含转折之意。对于《包法利夫人》中意象的阐释研究是个新颖的课题,如张云君的《〈包法利夫人〉中的隐喻象征意象阐释》。
在文学的分析过程中,拉康主体理论自有其精密之处。在他对人性的阐述中,将人性按照“主体性”逻辑分析建立起来。主体理论衍生自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逐渐延续到了后辈的文化领域中。主题性理论在自我意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拉康主体理论性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拉康主体理论的代表人物也是哲学、文学历史中赫赫有名的雅克·康拉、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注重对人性深处的性格情感、思维感知加以研究,并提出“主体的真相问题”、“他人与他者”、“幻想与误认”等思想问题。
(一)镜像:自我转化的过程
拉康主体理论对“自我”意识的重视占有首要地位。在人类发展中,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能够将镜子中的图像转化成为“自我”。这个“自我”转化的过程是系统性的活动,当婴儿能够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尚不能控制身体动作,但它却能够迅速采集自己在镜中的影像,从而确立“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婴儿还尚未具备成熟的思维能力,从这个角度上说,婴儿认识自我的过程已经形成了心理发展的源动力。然而,当婴儿从镜像的迷恋中脱离出来,会试图通过发音、动作等多种行为,对母亲的进行呼唤,当母亲不在现场的时候,婴儿会在反复试验中放弃行动,压制自己的欲望,这样的过程也体现出了拉康理论的主体性。
(二)主体:想象异化的过程
在拉康主体理论的指导下,自我转化的过程是人类逻辑思维中的首要阶段。在最初的“镜像认识阶段”后,就要逐步到想象异化的过程中。自我将从镜中看到的虚幻的完整的统一幻象误认为真实的自我之像。和自我镜像阶段不同的是,异化主体是忽视自己,将他人误认为自己,寄托生存想法、希望的发展过程。在想象异化的潜意识过程中,存有潜在的分裂型和极端性,和生存本性有所背离。
(三)诉求:欲望衍生的过程
欲望是人的生存本能,不管是心理之欲望还是生理欲望,在拉康理论体系中均有体现。人们的欲望存有层次性,初级、中级、高级相互分离。例如,中级需要指的是人存有的对爱的需要,内心深处存有多项缺口,以期实现完成自我欲望的途径。
(一)镜像阶段的爱玛
A young woman in a blue merion dress with three flounces came to the threshold of the door to receive Monsieur Bovary.爱玛一出场就是成年时期,虽然无法了解她的婴儿时期,但从细节可以看出她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成长状态:When she was thirteen, her father himself took her to town to place her in the convent.在修道院的生活影响了她的一生。她接受所谓的“良好教育”,偷偷阅读了许多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文学作品,会跳舞,熟地理,精绘画,刺绣、钢琴样样出色,此时她对欲望的追求已开始显露出来:She wanted to get some personal profit out of things, and she rejected as useless all that did not contribute to the immediate desires of her heart. 在13岁的爱玛的心中,世俗思想和拜金意识开始凸显,在爱玛的潜意识中,她只能通过父亲鲁奥来确立自我的主体意识,但鲁奥从未真正试图去了解女儿的内心和需求,正是鲁奥自身的欲望把爱玛推入万丈深渊。
爱玛15岁时便失去了母亲,母亲的缺失使小爱玛迷失了生活的方向,逐渐和“正当”的社会纪律和规则偏离。爱玛在主体性确立中遇到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的人生历经坎坷,母亲的早逝给了爱玛巨大的精神、生活压力,这也导致爱玛的生活变得慌乱无措,失去了原有的秩序,也逐渐开始背离了生活现实。
(二)主体异化的爱玛
爱玛从修道院回到农村后并不习惯平静而单调的生活,而查理·包法利的出现让她抓住了救命稻草。此时的她处于主体异化的误认阶段,她误认为查理就像小说中的贵族人物一样,试图借他来摆脱困境。当应邀去侯爵的庄园做客时,爱玛人生中第一次实现了梦想,置身于浪漫小说中的金碧辉煌场景。她时刻想着舞会、侯爵、巴黎式的生活,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What was this Paris like? What a vague name! She repeated it in a low voice, for the mere pleasure of it; it rang in her ears like a great cathedral bell. 此时的她处于主体异化的拒绝承认阶段,虽然很清楚现实处境,但她不断地否定现实,并拒绝接受。她对巴黎朝思暮念,希望跻身上流社会,过上奢华的生活:She confused in her desire the sensualities of luxury with the delights of the heart, elegance of manners with delicacy of sentiment.戈蒂耶将这种状态称为“包法利主义”(Bovarysme),这是一种人格缺陷,这时爱玛的主体异化程度已非常严重。对查理的误认和对现实的拒绝承认使她越来越压抑而暴躁。
罗道尔夫和侯爵对她来说是一样的,因为她真正爱的是自己欲望实现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因此沦为罗道尔夫的情妇后,爱玛并无内疚而是心花怒放:She repeated,“I have a lover! A lover!”delighting at the idea as if a second puberty had come to her.So at last she was to know those joys of love, that fever of happiness of which she had despaired! 这种主体异化状态在爱玛与莱昂之间同样存在。虽然莱昂多才多艺,和她心中的理想标准吻合。Love,she thought,must come suddenly,with great outbursts and lightning—a hurricane of the skies, which falls upon life, revolutionizes it, roots up the will like a leaf, and sweeps the whole heart into the abyss.爱玛与莱昂经历了将近两年的偷情后激情不再,两人都不能从偷情中满足内心的欲望,因此分开也变得理所当然。小说中的浪漫爱情以及侯爵庄园的金碧辉煌对于爱玛来说只是她看到的像,可她偏偏认不清现实,将他人误认为自我形成异化主体,以至于在偷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向毁灭。
(三)爱玛的要求与欲望
因为总是孤身一人,爱玛急于有人陪伴,所以查理出现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他,有人陪伴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爱玛又衍生出了欲望:Before marriage she thought herself in love;but the happiness that should have followed this love not having come.她迷恋子爵,因为她觉得和子爵跳舞时就像个真正的贵妇,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被罗道夫轻易所骗,因为和他偷情使她觉得刺激而充满快感;她陷入与莱昂的纠缠,因为她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玛的欲望就是真爱、幸福与贵族生活。但欲望的本体仅仅是一种乌托邦状态,正是由于爱玛认不清问题的本质,总是希望使用对象来填充欲望,所以她内心的黑洞才会越来越大。
本文运用拉康的主体性理论分析了爱玛的爱情与婚姻悲剧,理论框架主要是由镜像原理、主体异化及欲望层次构成。通过镜像阶段原理,可以看到缺失的童年对爱玛造成了很大影响,父母的价值观从小便绑架了爱玛;通过主体异化原理,可以看到爱玛不断选择婚外情的原因;而通过欲望结构,则可以看到爱玛不断追求却不断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爱玛悲剧来源于主体与欲望的失衡。
参考文献:
[1]李健吾.福楼拜评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蒋林.一个浪漫女人的悲剧——《包法利夫人》评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72-75.
[3]于冬云.辛德瑞拉的水晶鞋与子爵的缎烟盒——也说“灰姑娘情结”与爱玛的悲剧[J].山东师大学报,2001,(5):66-70.
[4]孔夏秋.《包法利夫人》与《安娜·卡列宁娜》中婚外恋爱情模式之比较[J].安徽文学,2010,(1):126-127.
(责任编校:张京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8-0023-02
收稿日期:2016-01-22
作者简介:吴旻昊(1983-),女,江苏无锡人,硕士,无锡太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