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冉冉 徐 剑 孙缙红
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疗效观察及对QT间期的影响
夏冉冉 徐 剑 孙缙红
儿童;过敏性紫癜;西咪替丁;QT间期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儿童时期的血管炎[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2]。过敏性紫癜病变主要累及皮肤、肾脏、胃肠消化道、黏膜、关节等部位,从而使毛细血管脆性和渗透性增加,导致出血症状,且可有血管性神经性水肿、皮肤黏膜出血等表现[3-4]。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本研究旨在分析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提供指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过敏性紫癜患儿94例,均符合《儿科学》[5]中相关诊断标准:(1)紫癜出现前后可伴便血、腹痛、关节肿痛、腹痛等;(2)四肢分别出现对称分布紫癜,以下肢和臀部为主。94例患儿中,男59例,女35例;年龄3~12岁,平均(6.48±1.69)岁;病程3~15天,平均(7.98±1.56)天;其中单纯型49例,腹型32例,其他1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统计值P例数47 47类型(例)单纯型25 24其他6 7 --男性/女性29/18 30/17 0.046 >0.05平均年龄(岁)6.37±1.75 6.59±1.62 0.633 >0.05平均病程(d)7.87±1.64 8.08±1.49 0.650 >0.05腹型16 16 0.639 >0.05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符合过敏性紫癜患儿诊断标准;(2)年龄3~12岁;(3)均与患儿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肺、肾、肝、心等功能严重异常者;(2)对本研究应用药物存在过敏者;(3)存在精神异常者。
两组患儿均于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严格控制饮食、避免接触可疑过敏原等,及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给予双嘧达莫片1次50mg,1 天3次,合并感染者给予抗菌药物,关节痛或者腹痛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mg/(kg·d),加入1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西咪替丁1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4天。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包括皮疹症状、关节症状及消化道症状;两组患儿QT间期变化;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变化;两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疗效标准[5]显效:患儿症状完全缓解,紫癜消褪:有效:患儿症状明显好转,紫癜明显消褪;无效:患儿症状及紫癜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皮疹症状、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4 两组患儿QT间期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QT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QT间期变化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无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QT间期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天±s)
表3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天±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7 47 t P --皮疹症状9.42±2.13 13.21±3.28 6.644 <0.05关节症状4.79±1.34 6.69±1.67 6.084 <0.05消化道症状4.85±1.39 7.43±1.90 7.513 <0.05
表4 两组患儿QT间期比较(m/s,±s)
表4 两组患儿QT间期比较(m/s,±s)
t P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7 47 9.946 0.286 <0.05 >0.05 t P --治疗前313.28±28.49 308.79±30.14 0.742 >0.05治疗后382.43±38.21 310.69±34.14 9.598 <0.05 ----
3.5 两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比较(g/L,±s)
表5 两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比较(g/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7 47 IgA IgG t P --治疗前10.83±2.34 10.71±2.49 0.241 >0.05治疗后8.32±1.89* 10.54±2.41 4.969 <0.05治疗前0.51±0.13 0.52±0.10 0.418 >0.05治疗后0.39±0.08* 0.50±0.09 6.263 <0.05
3.6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儿童过敏性紫癜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病理变化主要为全身血管炎,除毛细血管外,还可累及微动脉与微静脉[6-7]。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变态反应、抗血小板聚集、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等治疗手段[8]。
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药,主要经阻滞组胺激活小血管的H2受体,降低内脏器官、皮下黏膜和组织水肿和出血[9];同时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通过抑制炎性介质分泌,降低变态反应程度[10]。由于儿童过敏性紫癜存在抑制性T细胞功能增强现象,应用西咪替丁能够通过封闭T细胞上的H2受体而抑制其功能增强,并且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免疫性肾脏损害的程度,故有助于过敏性紫癜患儿恢复[11]。刁建勋[12]报道,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用西咪替丁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尹丽[13]研究显示,小儿过敏性紫癜应用孟鲁司特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且明显改善患儿皮疹、关节红肿及胃肠道病变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皮疹症状、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西咪替丁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且可明显加快皮疹症状、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良好。
QT间期是反应心室复极化异常的心电学指标,QT间期延长可导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致死率高。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QT间期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西咪替丁可明显增加患儿QT间期。目前认为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与患儿体内抗体IgA、IgG发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而损伤血管,使血管壁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导致黏膜和皮肤发生紫癜等症状,且发生的变态反应可导致肾小球肾炎,关节肿痛、内脏器官出血等局部或全身症状[14-15]。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提示西咪替丁可通过降低血清I-gA、IgG水平,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1]王静,张萍萍,耿岚岚,等.172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胃镜表现及临床特点[J].广东医学,2014,17(9):1342-1344.
[2]刘雪梅,密长瑞,任广芳,等.儿童过敏性紫癜117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1):45-47.
[3]王春美,罗源,王颖超,等.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在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8(10):29-30.
[4]刘丽君,于静,李宇宁.儿童过敏性紫癜325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24(10):1079-1083.
[5]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7-1354.
[6]虞军勇,杨力群,王子清.儿童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改变及早期抗凝临床实效性探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5):5826-5828.
[7]张滟,刘向丽,王克,等.孟鲁司特钠配合常规治疗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5,8(20):3766-3768.
[8]房倩,张楠,温丽,等.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4(10):1484-1487.
[9]雷静,马立侠.西咪替丁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72例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5,29(10):78-79.
[10]潘超峰.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6(19):13-14.
[11]孙金平.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1):36-37.
[12]刁建勋.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20):3091-3092.
[13]尹丽.孟鲁司特联合西咪替丁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96-98.
[14]张晓娟,高劲,徐国成,等.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6):551-553.
[15]侯佳宜,肖红霞,郭海龙,等.儿童过敏性紫癜免疫功能与B细胞激活因子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4 (3):331-333.
(收稿:2016-03-20 修回:2016-04-19)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心电图室(夏冉冉)、心内科(徐剑)、血管外科(孙缙红)(丽水 323000)
夏冉冉,Tel:15157488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