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质疑

2016-03-07 17:03漂流
新高考·高二数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工作量案例价值

漂流

学贵有疑,贵在质疑。

一、质疑重要

我们常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其实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何以知其所以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中就要学会质疑。系统阐述“贵疑”理论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江门学派的创始人陈献章(1428年~1500年),他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他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我们不难看出,求学中,质疑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质疑能打破迷信。盲目迷信书本,是读书一大忌。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怀疑。质疑能增进兴趣。带着疑问读书,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质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

二、质疑案例

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质疑,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字时代,我们常说,有图有真相,其实我们还应该问问这图是不是PS的。很多时候,为了增强论点的说服力,我们喜欢用数字或者数据来说话,此时,就要看我们有没有“火眼金睛”了。

案例 最近网上流传,据说来自日本的两条数学“法则”,给大家带来不小的震撼(如图1所示)。

若不懂日语,仅看这两个数学算式(1.01365≈37.8,0.99365≈0.03)也能明白十之八九:1代表每天的正常工作量,1.01则表示每天多做一点点,0.99表示每天少做一点点,而365次方(表示一年365天的累积)之后可就相差千倍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1.01365这个式子是怎么列出来的。

彭翕成老师在他的博客中给出了一个可能的解析:

A每天工作量为1,每天不变。

B第一天工作量为1.01,之后每一天的工作量为前一天的1.01倍,那么第365天的工作量为1.01365≈37.8。

但这显然不可能。这意味着别人一天工作1小时,你要工作37.8小时。

要想成功,仅仅比别人多付出一点是不够的。类似的“心灵鸡汤”,在我们的微信空间或者博客上不要太多呀,今后再看到这类案例的时候,感动之余,千万不要忘了理性的思考和质疑。

当然,有同学马上会说,是不是有点跑题了,我们在数学学习中如何进行质疑呢?

对学习中的问题的答案进行质疑,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发现典型问题的典型错误,将使我们对问题的本质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三、质疑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质疑能力呢?

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多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尤其是深入思考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有同学说,网络上或者朋友圈里面有阅读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少了,读书好像显得没有那么大的价值了吧。但你要知道,网络上这种快餐式阅读的价值是非常有限的。也有同学认为只有在文科中才讲阅读,这种想法也有大的偏差,文理相通,理科中的阅读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家在物理或者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读不懂题目的切身经历。

在假期中,我们可以利用较多的空余时间来看书,给大家推荐几本,如科普读物系列:《可怕的科学》,数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库丛书:《数学之美》、《数学之史》、《数学之趣》、《数学之用》,还有配套的光盘,信息量非常大,非常好玩。另外还可以看一些数学家的传记,如《数字情种——埃尔德什传》等,数学名家的成长轨迹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大的启迪意义。

就解决数学问题而言,培养质疑能力可以关注下面两个方面:对问题追根溯源,从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问,探寻其问题本质,从而真正解决问题;注重问题的逆向思考,习惯性思维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妨尝试逆向思考、换位思考,以求突破。

长期培养,我们的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水涨船高,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言:“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猜你喜欢
工作量案例价值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一粒米的价值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精细绩效管理与医院科室分配制度探讨
“给”的价值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实验室工位考勤管理软件设计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