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2016-03-06 09:24:04湴珙邒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19期
关键词:顺丁橡胶石油部五年计划

○ 文/湴珙邒

“三五”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 文/湴珙邒

石油工业提前两年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大大缓解了国家能源紧张的状况。

“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1963年12 月3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 1963年,全国产油647.78万吨。

草案

第三个五年计划,原本连续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在1963—1967年实行。从1962年1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到同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中共中央鉴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和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方针情况的分析,曾设想“三五”主要是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后来根据国民经济恢复较快的情况,中央决定,1963—1965这三年作为一个过渡阶段,贯彻调整方案,从1966年起搞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

大庆油田1963年建成相当规模。1964年1月25日,毛泽东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在这之后,毛泽东多次表扬石油工业部和余秋里。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接见百万红卫兵小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转瞬席卷全国。毛泽东直接过问下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文革”成了无言的泡影。

国家计委1965年9月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情况的汇报提纲(草案)》,尽管由于第二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而没有来得及形成正式的“三五”计划,也没有付诸全国人大批准,但以后几年度计划都是据其方针安排的,因而仍习惯地称这个《草案》为“三五”计划。

在《草案》中计划“三五”期间对石油工业投资35亿元,安排三个重点:一是开发以山东东营为中心的华北油田,建成年产500万吨能力。二是在四川开发天然气。三是进行大庆油田第二阶段,使原油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吨。

奋进

1961年11月16日,国务院编制石油工业“三五”计划,副总理李富春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石油工业七年规划。会上石油部部长余秋里做了汇报,提出1969年的指标原油产量达到2000万吨或2500万吨。1964年3月2日,石油部党组向李富春和国家计委汇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打算。第三个五年计划1970年原油产量编制了高、中、低三个方案:1970年的原油产量分别为2200万吨、2000万吨、1800万吨,推荐中方案2000万吨。集中力量把大庆油田建成年产1500万吨的生产能力,达到石油全部自给。打好华北地区石油勘探的歼灭战,猛攻东营地区,拿下几块含油面积并在黄骅地区甩开勘探。

石油部1966年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石油工业发展方针、任务和1966年具体安排的讨论提纲》。第三个五年计划总任务是:以内地找油为纲,以四川为重点,迅速有效地改变缺油的劣势,并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石油资源的有利条件,大大增加中国石油的产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争时间,抢在敌人前面,力争五年计划三年完成。

由于受“文革”的影响,石油工业“三五”计划期间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国家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急迫地要求增加产量。在最紧张的1970年前后,石油部有时一天就收到多件要油的急电。石油工业克服困难,依靠刚刚投入开发的大庆等油田,不断前进。

1966年7月,“文革”波及大庆,油田领导机关瘫痪,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技术干部大批下放,各项工作制度无法坚持,给油田开发建设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生产形势恶化。1970年一季度,已开发的萨尔图油田和1966年新投产的杏树岗油田生产形势陆续恶化。583口油井平均单井日产量下降了7%,有61%的油井减产。与此同时,油井含水上升率高达6.78%,超过正常速度两倍多。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王进喜寒冬半夜与工人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1966年12月,石油部决定由大庆油田组织勘探队,全面开展辽河盆地的石油勘探。1969年,辽河首先探明黄金带油田。

●大庆油田1202钻井队参加辽河曙光油田会战。

针对危及油田命运的问题,大庆革委会副主任王进喜挺身而出,向周恩来总理做了反映。周总理立即指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的基本功”。周总理的指示,给在困难中坚持生产的广大石油职工以极大的鼓舞,对石油职工抵制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是有力地支持,促使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其间,大庆向萨尔图油田北部和南部扩展开发面积,分层注水,产油量连年增长。“三五”期间,大庆油田年产油量由1965年的834.23万吨增加到1970年的2118.4万吨,年产油量翻了一番。1970年大庆油田产油量占全国产量的70%,在石油工业生产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继续加强我国东部地区的勘探,1964年1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开展了继大庆石油会战以后又一场大规模的“923”油田(胜利油田)勘探和开发建设会战。在山东东营成立了华北石油勘探总指挥部。康世恩任总指挥,以华北石油勘探局为主,大庆、四川、青海、新疆等地区的勘探人员参加会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1965年胜利油田年产油量83.9万吨,到“三五”计划最后一年,1970年年产油467.3万吨,成为继大庆油田之后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

老石油基地新疆克拉玛依、玉门、青海油田也为全国稳产、增产做了许多工作。克拉玛依油田“三五”期间,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勘探不断有新的发现,随着勘探领域的不断扩大,每年有新的区块投入开发,油气储量和产量不断增长。1970年克拉玛依油田年产油量159.59万吨,比1966年增加33.9万吨。

“三五”期间,全国各油田开发技术有所提高,大庆油田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渤海湾复杂断块油田、整装多层高渗透油田的开发,克拉玛依注水开发油田调整等方面取得了经验。石油工业不断发展,到1970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064.65万吨,比“三五”计划的第一年1966年增加了1610.5万吨,年产油量翻了一番,大大超额完成了原“三五”规划的原油生产任务。“三五”计划期间,石油工业提前两年完成了计划任务,满足了国家对原油不断增长的需求。

链接

1965年我国石油产品品种近500种

解放前我国没有像样的炼油工业,随着原油生产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发展,到1962年炼油工业已从简单粗加工逐步发展到深度加工,但工艺水平基本上处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水平,只能生产416种石油产品,石油产品自给率仅63%,军用油品大部分依赖进口。1963年初,石油部提出在石油产品品种和数量上要“三年过关,五年立足于国内”。经组织炼油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被称为“五朵金花”的延迟焦化、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尿素脱蜡,以及配套所需的催化剂、添加剂的5个项目。1965年,我国新建铂重整、流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尿素脱蜡装置13套,石油产品增加到494种,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四大类产品617万吨,自给率达到97.6%,实现了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生产丁苯橡胶所用的丁二烯,是苏联由酒精在列别捷夫催化剂作用下制成的丁二烯,每生产1吨丁苯橡胶要消耗8吨以上粮食。为了不“与民争粮”,1962年底,兰州公司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商定合作开发“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试验项目。1964年1月,国家科委、计委、经委将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顺丁橡胶新技术开发列为重点项目,并拨款400万元。1964年2月7日,兰化公司和兰州生化所联合向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及化工部申请,获准将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项目列入国家十年科技发展规划。1965年,兰化建成500吨/年的丁烯氧化脱氢工业试验装置。

1966年9月30日,石油六厂成功生产出我国第一块合成顺丁橡胶,填补了我国合成顺丁橡胶工业的空白。这是为改变我国橡胶工业90%为天然胶、90%靠进口的落后局面而研发的。1965年,石油部以石油六厂为主进行试验,在合成顺丁橡胶全工艺单体制备、分离精制、聚合、后处理等工序取得成功,7月合成出顺丁橡胶50多公斤。这块胶被送到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做成第一条900-20汽车轮胎,摆放到石油部一楼展厅。由此,石油六厂成为全国最先自主研发合成橡胶工业的企业。1985年2月,“顺丁橡胶工业化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殊奖;1988年,石油六厂与长春应化所合作研发的“稀土充油顺丁橡胶的合成与加工应用”技术荣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2月,合成顺丁橡胶打入国际市场。

自给

石油部1963年1月在向国务院呈报的《关于石油工业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作的初步总结和今年工作要点的报告》中,根据炼油技术攻关的进展情况和大庆原油产量迅速增产的实际,对炼油工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石油产品立足于国内。此后不久,石油部又进一步提出了石油产品“三年过关,五年立足于国内”的奋斗目标。1964年3月,石油部《关于一九六三年工作情况和一九六四年主要工作安排的报告》中,提出当年在炼油工业方面要打好油品品种、质量的歼灭战,原定“三年过关、五年立足于国内”的目标要提前两年于1965年实现。

历时三年的炼油科学技术攻关,取得了很大成功,对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63年至1965年,先后攻下了延迟焦化、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以及配套所需的催化剂、添加剂等炼油技术上的五个项目。炼油技术“五朵金花”的开发和实现工业化,中国炼油工艺技术实现了重大飞跃。新建铂重整、流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尿素脱蜡装置13套,生产的产品品种由1962年的416种增加到494种。1965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产品617万吨,自给率达97.6%,提前实现了“三年过关,五年立足于国内”的目标,提前实现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对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干扰。在危害最烈的几年里,科研、设计和情报出版、教育机构被搬迁,生产秩序被冲击,炼油技术开发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使1966年前已经与国外接近的炼油工艺水平又拉大了差距。由于“左”的干扰,一些炼油厂的厂址选择了“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建在远离交通干线的山沟里或山坡上,增加了建设投资,并给后来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了困难。在炼油工艺流程和生产装置的配套构成上,一度偏重于扩大一次加工能力,致使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二次加工能力的比重下降,限制了原油加工深度和轻质油收率的提高;在炼油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方面,进展也比较缓慢,这种状况为炼油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少遗留问题。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炼油工业的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在动乱的环境下坚持生产建设,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仅保住了生产,而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966年以后根据国内对石油产品需求量大量增加的实际情况,各个老厂均进行了改造扩建,石油三厂、石油六厂改为主要炼制天然原油,并且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全国新建了一批大中型炼油厂和地方或油田小炼油厂。从1965年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工业装置建成投产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全国先后新建了10余套这种类型的生产装置,使我国流化催化裂化的生产能力有了迅速提高。

大庆石油会战的胜利,以及渤海湾石油勘探、炼油技术攻关的成功,促使我国石油工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黑龙江大庆、天津大港和山东东营三个新的油区,原油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8.2%,石油工业布局有了重大改善;原油产量和石油产品产量迅速增长,石油产品自给,石油生产由被动转为主动;石油地质理论、油田开发和炼油工艺技术,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石油科学技术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提高了石油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一大批领导骨干成长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熟悉勘探开发技术、业务,业务,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员;老一代石油科学技术干部和一大批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大、专学生,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增长了才干,丰富了知识,成长为能独立解决科学技术问题的专家。“三五”期间由于石油工业的大发展,大大缓解了国家能源紧张的状况。

责任编辑:陈尔东znchenerdong@163.com

点 评

竭尽心力 搏击奋进

“一五”与“二五”计划借鉴了苏联的经济发展经验,因而都会契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发展需要,必然会带上深厚的历史烙印,并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三五”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石油工业受到严重干扰和冲击,国家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急迫地要求增加石油生产。石油工业面对承受的巨大压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努力排除干扰,竭尽心力,在搏击中奋进。

石油工业队伍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战斗力大大增强,涌现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一大批攻坚克难、越战越强的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成为一代石油人的楷模,大庆精神成为一代石油人的共同价值观。

猜你喜欢
顺丁橡胶石油部五年计划
一种耐低温抗结晶顺丁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橡胶密封制品
橡胶科技(2024年1期)2024-04-13 03:46:27
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综述
制订未来“五年计划” 万达打造全球传媒娱乐巨头
综艺报(2017年10期)2017-06-02 23:53:09
钕系顺丁橡胶的性能研究
橡胶工业(2015年5期)2015-08-29 06:47:50
炭黑在低硬度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中的偏析
橡胶工业(2015年11期)2015-08-01 09:08:40
朗盛新加坡钕系顺丁橡胶工厂正式投产
橡胶工业(2015年10期)2015-08-01 09:05:56
伊政府称不延长美军撤军表
环球时报(2009-05-05)2009-05-05 13: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