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06 01:42梁雪开游冉冉刘诗梁小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机采献血者全程

梁雪开 游冉冉 刘诗 梁小帆

两种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研究

梁雪开 游冉冉 刘诗 梁小帆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在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全程“一对一”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一对多”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献血者心理状态和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5.0%)(P<0.05)。结论对于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应用全程“一对一”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高质量完成机采血小板工作,值得推广。

机采血小板;护理模式;心理状态;献血反应

机采血小板具有浓度高、污染少、输注效果好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对捐献机采血缺乏认识,机采血小板耗时较长,初次捐献者未能得到很好的全程护理,会有被忽视的感觉,甚至会影响到机采的顺利进行以及机采血小板的质量[1]。本研究选取本站机采科接待的120例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一对多”和“一对一”护理模式在实践应用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站2014年6月~2015年9月机采科接待的120例初次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捐献机采血小板标准,机采血小板前红细胞比容(HCT)≥0.36,血小板(PLC)在150×109~450×109/L。所用设备为MCS+血细胞采集仪(注册证号:国药管械(进)字2001第3660163号,由美国Haemonetics Corporation生产)和AMICUS血细胞分离机(注册证号:浙ICP备10014259号,由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供应),ACD-A抗凝剂及生理盐水均由四川绵竹鸿基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将12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一对多”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一对一”护理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接待献血者,向其介绍机采血小板的优点,并进行必要的指导,采集前30min口服20ml葡萄糖酸钙,给空腹者提供食物;做好采集前各项准备工作,调试仪器,选择舒适体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进针要“快、准、稳”,采集过程中主动与献血者交谈,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方式,向其介绍血小板的生理知识,谈论有兴趣的话题;应用抗凝剂时注意观察献血者表情变化,询问其需求,完成采集后,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

1.3 评价指标[2]参照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S),对两组献血者机采前后焦虑状态进行评价,均以SAS评分表示,其中调查内容主要用于反映献血者即刻主观感受和体验,设置“我感到心情平静”、“我是紧张的”、“我感到安逸”、“我有自信心”等内容,以完全没有、有些、中等程度和非常明显描述献血者焦虑状态。比较两组献血者心理状态和献血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与机采前比较,两组献血者机采后S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献血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献血者机采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献血者机采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机采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机采前 机采后观察组 60 38.9±8.2 27.9±5.4ab对照组 60 39.0±8.3 35.2±6.2aP>0.05 <0.05

表2 两组采集和分离时献血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机采血小板现已得到普及,但是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对献血知识的宣传不到位,为确保机采血小板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再次捐献率,有必要对现有的护理模式进行改进[3]。全程“一对一”护理模式充分考虑到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对象的个体化特征,通过对献血者接待、献血前检查、采集前和采集过程中护理以及献血后关爱等内容的落实,将科学周到的献血服务贯穿于机采血小板全过程,充分满足了献血者的需求,使其在机采血小板时能够消除心理障碍,获得鼓励和自信心,再顺利完成本次献血的同时,还会接受再次献血,克服了以往“一对多”护理模式存在的多种缺陷[4]。本次研究中,应用全程“一对一”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SAS评分和献血反应(包括MCS+和AMICUS)分别为(27.9±5.4)分、3.3%,而采用常规“一对多”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SAS评分和献血反应分别为(35.2±6.2)分、1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一对一”护理模式更适用于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一方面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更好地完成机采血小板工作,另一方面可减少献血反应发生,保证献血者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对于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应用全程“一对一”护理模式可使机采血小板工作和献血者同时受益,且有助于推进机采血小板工作的持续开展,值得推广。

[1]杨桂芳.整体护理在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应用.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2(6):132-134.

[2]詹伟波,李诗敏.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措施.实用医技杂志,2014,11(3):1245-1246.

[3]张艳艳,朱为刚,孙革,等.捐献机采血小板预约新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12(6):727-729.

[4]李庆凤.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在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体会.北京医学,2011,11(4):351-3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221

2016-01-26]

510650 广州血液中心

猜你喜欢
机采献血者全程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手摘棉和机采棉加工的质量与成本分析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