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丹 尹 琳
泛传播时代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问题频发之因探析
杜丹丹 尹 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泛传播时代的到来是网络和新媒体催生的结果,新闻媒介伦理问题因此具有新的特点和表现。本文从媒介环境、记者媒体的角色定位等角度出发,旨在探析泛传播时代下的媒介伦理问题频发的深层次原因。
泛传播;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媒介伦理
所谓泛传播时代,是指在新媒体技术的催化下,传播主体、传播介质和传播层级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泛化的特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媒介伦理问题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媒体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一些媒体在盲目追求收看/听率的同时,忽视媒体责任,除了时常利用夸大渲染、无中生有等手段对新闻进行策划包装外,媒介环境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1.1媒体从业者存在投机心理
泛传播时代,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渠道的便捷。一则有爆点的新闻,常常会引起媒介同仁的争相转载。即使发现里面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内容,但看到其他同仁也在转载,便会抱着法不责众的投机心理进行传播,这在泛传播时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由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其危害性也是比较大的。
1.2新闻报道更多受到网络民意的影响
泛传播时代使网络民意能充分参与到新闻报道中。很多新闻事件,都是先通过网络传播,形成一定社会影响力之后,传统媒体才开始跟进报道。因为主流媒体报道的乏力,不能占据舆论引导制高点,导致主流媒体在对新闻进行跟进时会显得被动,难以把握客观公正平衡的立场。在“魏则西事件”“雷洋案”中,很多媒体在采访和报道中都带有一定倾向,这就是传统媒体因受网络情绪裹挟,而疏于对新闻真实的追求的体现。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无须赘述,但近年来发生的媒介伦理问题,导致记者时常处在备受争议的风口浪尖上。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来自于受众和记者双方。
2.1受众对记者抱有不恰当的角色期待
在社会学中,角色是指与某一特定位置有关联的行为模式。记者是职业和社会两种角色的组合体。从职业角色来看,记者是从事新闻行业的一个专职群体;从社会角色来看,记者的职业角色又被赋予了许多应遵循的规范。这种规范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主观看法,因此,在新闻采编活动中就会出现受众对记者角色的不同理解和期待。
第一种期待认为记者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无冕之王的称号很容易让受众对记者抱有超乎其角色本身的期待。
另一种期待认为记者首先是一个人,其职业要求应该退居其次。如姚贝娜去世后,一篇名为《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的网络文章被疯狂转发,文中把记者比作《饥饿的苏丹》中那只等待小女孩死亡的秃鹫。尽管记者只是客观报道明星去世的新闻,但因为对记者抱有不恰当的角色期待,才会将记者在病房外等待消息这一职业行为当作他们是在等待姚贝娜死亡。
泛传播时代,受众发表观点更加便捷、自由,不恰当的期待已经跨越了记者工作的职责范围,很容易干扰记者进行正常的采编工作,妨碍其社会职能的正常发挥。
2.2记者对自身所承担的角色认知和定位不清晰
社会学中认为,一个人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体。采集、传播新闻信息,是人们对记者的最基本的角色期待。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记者常常会给自己附加上多重的角色身份,但也时常因为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导致记者最根本的职业角色要求与非职业角色行为产生冲突。
角色错位,是指记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有意无意地脱离了自己的职业本位,来充当其他的社会角色。例如,2014年河南籍农民在山西非正常死亡的事件,记者在未完全调查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向相关执法人员发难,这些不理性、不客观的报道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受众,违背了记者的职业道德。
角色越位,是指记者在新闻报道时,并不是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位置上,而是超越了自己的职业范畴。如一些记者进行一些暗访工作时,已经先入为主对被采访的对象有了预设,他们常常采用诱导、暗示的方法,让被调查者表达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从而影响到报道的客观性。更有甚者,一些记者忘了自己“旁观者”的身份,有意无意地参与或介入事件中。例如,2015年南都记者卧底高考并参与替考一事,引发了争论,认为该记者在事件未成事实之前就该报警,其“越俎代庖”的行为于法于理都不合适。
泛传播时代,媒介环境、媒体及记者自身受到了诸多影响,从而造成媒介伦理问题的高发。只有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降低媒介伦理问题发生的频次,为大众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媒介环境。
[1]张琼.当代记者角色形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2]邓文艳.敏感事件报道中的媒介伦理问题探析[D].广州:暨南大学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