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与苏浙沪的历史渊源

2016-03-05 06:28陆再奇
志苑 2016年6期
关键词:宣城

●陆再奇/文

宣城与苏浙沪的历史渊源

●陆再奇/文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宣城打造成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决策,既反映了宣城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宣城与苏浙沪渊源关系延续,顺应了时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宣城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员,自古以来与长江三角洲中的苏浙沪地相连、人同祖、文化同源、习俗相袭、商缘相承、经济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缘、人缘、文缘、习缘、商缘不可分割,农耕文明时期尤为突出,近代以来虽受行政区划变更及现代文明冲击和影响,有所淡化,但是彼此间内在紧密相连的基因无法更改。

从地缘来看,宣城地处自然地理概念苏浙沪西部腰线上。历史上,宣城与苏浙沪诸多区域曾同属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一级或二级行政区。“禹别九州”时,宣城与苏浙沪同属古扬州。战国后期,同属楚国江东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同属会稽郡,分会稽郡东部置鄣郡,“自句容以西属鄣郡,宣城即在此列”。西汉元封二年(109),武帝刘彻在今宣城市区设丹阳郡,管辖包括今江苏南京在内的苏南、浙北及皖南毗邻区域5.7万多平方千米的疆域,与位于苏浙沪其他地境的吴郡、会稽郡等同属扬州刺史部。西晋太康二年(281),武帝司马炎将丹阳郡迁至今江苏南京,分其南部置宣城郡,宣城郡与位于苏浙沪境内的丹阳郡(治所南京)、吴兴郡(治所杭州)等同属地方一级行政区——扬州。唐贞观元年(627),皇帝李世民依山川走势分天下为10道,宣城与位于苏浙沪地境的润州、苏州、常州和杭州、湖州、越州等同属江南道。宋至道三年(997),皇帝赵光义分全国为十五路,宣城与苏浙沪地境同属江南路。元统一中国后,“立中书省,行中书省十有一”,宣城与苏浙沪隶属治所位于今浙江杭州的江浙行中书省。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以今南京为京师,将宁国府 (治宣城)、广德州(治广德)和应天府(治今南京)、松江府(今上海)、苏州府划为直隶区(后称南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爱新觉罗﹒福临改明朝的南京为江南省,省府江宁(今江苏南京)。宣城与江苏、上海同属江南省。康熙三年(1664),江南省设江南按察使和江北按察使,宁国府、广德州与江宁府、苏州府、松江府等九府一州统属江南按察使管辖。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设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布政使寄驻江宁达94年,直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移驻安庆(怀宁)。太平天国时期,宁国府又由浙江行省代管。

从人缘来讲,宣城与苏浙沪先民同祖同宗,最原始的土著居民同为越人;秦统一中国后至三国时期,两地的祖先越人逐渐被同化为南方汉人;西晋 “永嘉之乱”后,南方汉人又多被中原汉人同化。与此同时,宣城与苏浙沪内部间因经商、游学、官员交流、名流交往等进一步融合。宋元佑二年(1087),苏州知州林希改任宣州知州。由感而发“虎丘换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数舍间。天下难如两州好,君恩乞与一身闲”。唐宋及其之前,宣城境内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苏浙沪人多迁居宣城,如宣城境内的梅氏、施氏、沈氏、贡氏、唐氏、胡氏等20多家世家大族的始祖均由苏浙沪迁居。明清时期,苏浙沪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文化超越宣城,宣城境内众多名门望族又迁居江苏无锡、苏州、南通,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和上海松江等地,如梅文鼎之孙梅瑴成(1681—1764)、嘉庆时期著名的汉学大师江藩(1761—1830)、现代著名画家吴作人祖父吴长吉(1832—1884)等分别迁居南京、扬州、苏州,“俱多年绝迹不归”。

从文缘来看,宣城与苏浙沪文化渊缘源于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宣城境内的新石器文化属于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重要组成。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从宣城与苏浙沪方言演变历程来看,大体上经历了古越语、吴语和吴语+江淮官话三个阶段。上古时期,宣城与苏浙沪的语言同为古越语。商末周文王祖父的两个儿子泰伯、仲雍率部南迁,周人语言和古越语结合,构成了吴语最初的基础,即古吴语。战国时期,吴国、越国相继北过长江,争霸中原,宣城与苏浙沪居民在与中原汉人交往、融合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的新语言,因为当时吴国多使用这种语言,人们称其吴语。朝代更替,移民迁徙,吴语方言逐渐分化三大区域,即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吴语区,以绍兴为中心的浙江吴语区,以宣城为中心涵盖皖南、江苏西南部及浙江西北的宣州吴语区。又西晋“永嘉之乱”后,聚居在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和古宣城境内的上百万中原士族和百姓在与原著居民交往中又形成有别于吴语的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今江苏宁镇地区和宣城境内靠近江苏南京一带。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比较纯正的方言基本不存在。但是,先秦时期,在宣城与苏浙沪地境形成的吴越文化和楚文化,在两地居民“文化心理结构”中根深蒂固。晚唐诗人杜牧曾在宣城与苏浙两地为官,其《题宣州开元寺》诗曰:“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便是最好例证。近代史学大家梁启超在其《近代学风之地理分布》曰:浙江与江南——江苏、安徽同为近代文化中心点。

从习缘来讲,宣城与苏浙沪自古以来深受吴越和楚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人生礼仪、岁时节令等民俗风情同出一源。《隋书》曰:“江南之俗,火耕水槈,鱼稻富饶,不忧饥馁,信鬼神,喜淫祀。”清代施闰章《严奕肯令建平》诗曰:“入境野田多秫稻,近吴风俗半蚕桑。”历史上相传的广德祠山大帝张渤治水,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今皖南、苏南和浙北一带。清代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载,苏南、皖南和浙北一带每个市县的城乡,均有祭祀张渤的祠山庙,并且公认宣城广德境内的横山祠山殿为“天下第一祖庙”。相传,元末农民起义军朱元璋在广德曾遭遇元军追杀,躲在祠山殿逃过劫难,其后在攻占元廷宁国府、广德州前,又到祠山殿祷告,每求必应,先后顺利占领宁国府城和广德州城。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时名应天府)登基称帝后,传旨从南京至广德兴建360座祠山庙,每日由一庙会领旨赴广德祭祀祠山大帝。近现代以来,受外来文化侵袭和人员颇繁流动的影响,宣城与苏浙沪的风俗民情更加丰富多彩,多数风俗与全国各地趋向同一化。但是,由于宣城与苏浙沪民间至今在生产、生活、人生信仰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独特的民间风俗或别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有的习缘还依稀可见,有的虽然消失了,但是宣城与苏浙沪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版的地方志书、典籍、史书以及名人诗句等均有明确记载。

从商缘来讲,战国时期,宣城是皖苏浙沪长江以南地境为数极少的商贸重镇,也是吴、越两国北进中原的重要基地。汉代,宣城境内因盛产“丹阳铜”成为皖苏浙沪的工商业中心。东晋、孙吴及宋齐梁陈六朝建都南京,宣城为京畿之地和经济、物资的大后方,成为仅次南京的江南重镇。《隋书·地理志》载:“宣城、毗邻(常州)、吴郡(苏州)、会稽(绍兴)、余杭(杭州)、东阳,其俗也同。然数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唐代,宣城始终是今皖苏浙沪地境中心城市,前期为润州(镇江)、宣州和越州(绍兴),后期为苏州、越州和宣州。北宋时,宣城“凡生齿舆赋之数,寔夥他郡,为州之望,亚于江宁府”。南宋建都杭州,京畿之地的宣城升格为宁国府,商业贸易甚为活跃,出现了一批经营矿产、茶叶、丝织品和文房四宝的大商人。明清时期,宁国府商帮(又名宣州商帮)与徽州商帮合称为徽宁商帮,主要活动在今苏浙沪一带。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商人在江苏南京共建会馆40处,其中今宣城境内的商人建有6处,占总数的七分之一多。乾隆十九年(1754),宁国府茶商陈炳临首提与徽州商人在上海制造局路捐资共建 “徽宁思恭堂”,后又名 “上海徽宁同乡会馆”。近200年后的1946年仍活跃于上海商界,1951年还出版了第七十一期 《徽宁思恭堂征信录》。据《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辑》和《上海碑刻资料选辑》记载,今宣城市境内的商人在苏浙沪的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杭州、湖州等地建有商业会馆25处,其中,康熙五十九年(1711)旌德盐商梅盛德在扬州购建的 “旌德会馆”,300多年后的 20世纪50年代仍能正常运营。据不完全统计,载至民国7年(1918),今宣城市境内的商人在江苏省境内经商的商埠有210多家,在浙江省境内有370多家,在上海地区有410多家。宣城历史上商人在苏浙沪经营的店铺、商号以及住宅,很多保存至今,有的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浙江杭州的胡雪岩故居、胡庆余堂,汪惕予兴建的“汪庄”别墅等,每年不仅给当地巨大的旅游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

宣城与苏浙沪,有史以来就有强烈的认同感,在江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宣城与苏浙沪同步,为苏浙沪经济转型步入近代工业了做出了巨大贡献。清光绪二十年(1894),宣城泾县黄田人朱鸿度在上海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民纺企业——上海裕源纱厂 (即后来的上海第四棉纺织厂),首开上海纺织业民企先例。朱鸿度去世后,裕源纱厂在其三子朱幼鸿的经营下,进一步发展壮大。民国初年,朱家的工业企业总资产有五六千万两白银,成为中国近代颇有实力有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今上海康定路759号上海静安区政协办公大楼,原为朱幼鸿之子朱斗文公馆,俗称朱楼。20世纪前三十年的上海 “叉袋角朱家”,上了年岁的上海人无人不知。民国17年(1928),江苏利泰纱厂总经理、宣城泾县人朱静安筹资5万银元成立了耀娄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用新安装的100千瓦三相交流发电,轰动上海滩,当时的《申报》和《新闻日报》均发布公告和消息。在江苏南通经营土布的张静甫,虽然从事传统商业经营,却大力支持祖籍江苏常熟、状元出身的张謇开办的大生纱厂和轮船交通事业,在张謇创办的面粉厂中拥有2/3以上股权,轮船公司中占有1/3左右的股权,另在其纱厂、铁厂、绸厂中均有一定的股份,在其大生纱厂资金周转困难时,冒着极大的风险助其度过难关。在上海川沙县,当地民间谚语“先有胡万和,后有川沙县”,指的是清乾隆年间,胡适的祖先就到浦东川沙开办 “胡万和”茶叶店。到他祖父时,“胡万和”生意兴隆。川沙原来只是海滨小盐村,由于“胡万和”商号带动了川沙的繁荣昌盛,清嘉庆十五年(1810),川沙由原来的一个小盐村成为县治。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宏观战略布局,宣城成为苏浙沪的战略大后方。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上海市在皖南建有80家“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其中在今宣城市境内就有59家。江苏省建在皖南的5家“小三线”全部在今宣城市境内。据不完全统计,此间约有20万上海人、江苏人先后在宣城境内的“小三线”单位工作、生活过。“小三线”移交给宣城后,他们中的有些人至今仍留在宣城。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浙江省煤炭短缺问题,1958年兴建的浙江省当时最大的工业企业——长广煤矿,其主体的57%在今宣城市广德县境内。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浙沪在今宣城市境内设立上海白茅岭和军天湖农场、江苏社渚农场等5块飞地,至今仍然存续。计划经济时期,宣城为保障苏浙沪城市居民特别是上海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其提供了大批粮、油、茶、棉等农副产品,为其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宣城与苏浙沪之间的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交往日益频繁。六七十万宣城劳动力常年活跃在苏浙沪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的一线,为苏浙沪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苏浙沪的一大批创业能人、星期六工程师纷纷来到宣城,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助推了宣城工业经济的发展。苏浙沪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积极参与宣城企业资产重组、旧城改造、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诸多领域,为宣城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宣城地区设立伊始,主动与苏浙沪开展经济协作。2001年,撤地设市后,宣城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 “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东向融入。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 《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宣城由长三角的边缘进入长三角扩容的前沿,成为泛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实施后,宣城成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苏浙沪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201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审议通过的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宣城市在内的安徽省八个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员。

猜你喜欢
宣城
司尔特宣城公司举行消防演练
宣城:一城山水半城诗
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发展方向浅谈
安徽省宣城地区南漪湖湿地植物调查
宣城:一城山水半城诗
《宣城小镇》
哭邦来同学
宣城以外看宣城
宣城号角
宣城市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