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慧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进一步增多,人们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有利于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着重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对智能变电站整体性能的优化提出中肯建议,进而推进我国电力系统更加完善。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建设要求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5.136
0 引言
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的日常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力。伴随科技的腾飞,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对电力系统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跟进社会发展的步伐,智能变电站成为电力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使智能变电站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必须不断的对其进行探讨,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电力系统更加完善。
1 智能变电站的内涵与特点
智能变电站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可靠的手段、低碳又环保的先进设备进而对电网进行智能化调节、自动化控制以及在线进行决策分析的高级变电站[1]。智能变电站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采取信息数字化模式,进行信息共享。智能变电站较传统的变电站来说,对资源的浪费较少,比较环保。
智能变电站由智能化的高压设备以及统一的信息平台两个部分构成[2]。智能,就是较为人性化,变电站就像有人在调节控制一样,当出现低压负荷量逐渐增加时,变电站会立即传送满足其增加的电量。反之,当出现低压负荷量在逐渐减小时,智能变电站的输送电量也随之减少,使能源消耗率降低。
2 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电力体制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先进的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要,也为智能化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变电站是电网运行的基础,因此也是智能电网运行中的基础环节,对变电站进行智能建设已经是电力系统的工作重点。国外的智能变电站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关的建设经验,我国应积极吸取先进的技术,以及国外建设中对我们有用的经验来完善我国的电力系统。进而使我国的电力产业更加发达,国民用电放心,国家资源得到节约,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3 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关键
3.1 建设定位尤其重要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变电站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对其建设定位则显得无比重要。“智能化”不是发展目的,而是使电网的安全得到保障。智能变电站在建设中应积极探索,但不能以牺牲电网原有的经济效益、安全性能为前提。对于目前情形来说,利用成熟先进的技术是提升智能化水平的可行性手段,但是,也不能忽略传统的开关设备,应将二者相结合,采取最优方案。
3.2 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检修质量
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操作应以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为前提。在智能化变电站中,由于设备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加之长期没有工作人员值班,设备的自我修复功能较差,只是依靠智能化设备对电站进行操作存在着一定的风险[3]。为了使风险降到最低,还需依靠人力。总体来说,就是在变电站进行相关建设时要有对其设备进行检修的计划,并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具体情况作出分析,重点检修、监控,使智能核电站的安全性能更高。
3.3 规范风险,保证建设安全
在对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有许多交叉作业共同进行,尤其是对智能化设备进行安装。我国的智能电气大都由国外引进,在购买引进中,难免会有国外的相关专家参与其中。因此,在交流中就会产生一些障碍。在对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会有相关安装人员参与其中,进行的施工环节中大部分是带电作业,而施工现场又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人员流动性较强、违章作业、指挥人员不够专业、设备的安全性能不高等都会影响施工的进程。为了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确保施工的质量。其次,对施工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进而合理分配人员,并对设备在运行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估算,规避风险。最后,在施工现场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通过排查及时发现施工环节中的安全问题。
3.4 设立应急系统,防范突发情况
智能核电站并不是万能的,一些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突发情况,智能变电站并不能有效解决。因此,在对智能系统进行建设的基础上应成立一个应急系统。应急系统平常不运行,但依旧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性能的完整性,进而使其在突发危机中起到保护作用。
3.5 二次设备更加完善
智能化变电站内部的网络信息的传达以及物理层次方面的信息传递,在进行中都要牢牢依靠相关的协议规范。对建设过程进行严格控制,是为了保障各个层次在变电站内部的信息得到互通,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并使得在各个层次之间进行的运算功能达到最大化。这些,都是在对智能化变电站进行建设时要实现的功能。
在建设中还必须注意关于二次设备的使用问题。对二次设备进行安装时,要注意对其的保护措施,使智能变电站具有能够承载相当大的电压能力,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另外,对二次设备尤其是监测设备进行程序化调控。利用程序化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功能,使变电站的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要实现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大力建设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也是电力体制进行改革的具体要求,是电力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点。掌握智能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的疑点、难点,了解智能变电站的功能需求,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使智能变电站建设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其整体性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牛强,徐启,钟加勇等.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建设模式研究[J].电气应用,2014,02(21):20-23.
[2]黄益庄.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目标[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01(02):45-48.
[3]丛雪芹.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3(27):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