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伊万发起攻击

2016-03-04 17:05章明
现代兵器 2016年2期
关键词:海区里海俄海军

章明

俄罗斯海军远程打击“伊斯兰国”武装作战行动评述

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向以“硬汉”示人,此次出兵打击IS武装和叙利亚反政府自由军更是让西方震惊。面对西方的指责,普京强硬回击:“我们的目标是战胜恐怖主义,帮助阿萨德战胜恐怖分子。我看,这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开始出动兵力打击叙利亚境内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并取得重大战果。在这场打击行动中,除了身在一线的空军苏-30SM、苏-34、苏-25、苏-24等战机,以及本土的图-95、图-160等远程战略轰炸机执行空中打击任务外,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从远在千里之外的里海对叙利亚境内极端武装的导弹攻击。这是俄海军一次漂亮的进击,更是一次惊艳的展示。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是俄政府中强烈建议普京出兵叙利亚的关键人物之一

精心组织的远程打击行动

自2015年9月30日应叙利亚政府的请求,俄罗斯对叙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发动打击以来,出动了除战略火箭军之外的几乎所有军种,动用了包括图-160和图-95远程战略轰炸机、苏-34和苏-24战机、“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见题图)、“基洛”级潜艇等一大批重磅主战装备,使用了Kh-101、“口径”等新型远程巡航导弹,在以中东叙利亚地区为核心,涵盖里海、地中海、黑海等多个区域,涉及南高加索、中亚乃至整个欧洲的广大范围内,上演了一幕精彩绝伦的全武行。

黑海舰队的改进型“基洛”级潜艇使用“口径”导弹对叙利亚进行打击

在这一系列的行动当中,俄海军的出色表现让世界见识了伊万大叔的强壮肌肉和巨大爆发力。

“莫斯科”号巡洋舰

首战告捷 2015年10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从俄里海区舰队战舰上发射的巡航导弹首次攻击了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我们从里海舰队战舰上发射的高精度导弹在飞越1500千米距离后,击中了预定目标。这表明了我国国防工业和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们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随后,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里海区舰队的4艘战舰发射了26枚海基巡航导弹,击中了11个目标,轰炸没有造成平民伤亡。“结果证明,我们的导弹具备在远距离上有效打击目标的能力。”这是俄海军自2008年俄格冲突后,又一次在世人面前的精彩实战表现。

在这次行动中,俄军精心选择导弹发射地点、飞行路线和作战目标。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局长卡尔塔波洛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保障平民安全,俄军将导弹的飞行轨道设置在无人区,导弹的目标为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设在拉卡省、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颇省生产弹药和爆炸装置的工厂、指挥点、弹药和燃烧物仓库以及恐怖分子训练基地。”

再接再厉 11月20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再次对外宣布,里海区舰队当天向叙利亚拉卡省、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颇省的7处目标发射了18枚巡航导弹,所有目标均被摧毁。12月8日,绍伊古在向普京总统报告工作时提到,俄军从位于地中海海域的“顿河畔罗斯托夫”号常规动力潜艇向伊斯兰国武装极端武装组织设在拉卡省的两处大型基地,包括弹药库和炮弹制造工厂以及石油生产设施发射巡航导弹,摧毁了目标。绍伊古表示:“执行打击任务的潜艇属于俄罗斯黑海舰队,这也是首次使用常规潜艇在陌生海域发射‘口径巡航导弹,非常成功。”

俄罗斯里海区舰队臂章

积极布局 除了动用兵力对极端组织进行打击外,俄海军还充分利用此次动兵契机,在黑海、地中海等地区排兵布局,配合国家整体力量联动,以期产生长远而积极的战略效应。

古代绘画上的阿斯特拉罕

一是密集展开相关舰队的演训活动。9月22日,俄罗斯南部军区消息人士向俄新社表示,黑海舰队4艘战舰按计划进入地中海东部进行演习。早些时候,“克里瓦克”级“机智”号和“好奇”号导弹护卫舰已经位于地中海有关海域,而“光荣”级“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和“克里瓦克”级“美好”号导弹护卫舰正在进行准备工作并将于近期进入地中海。两个舰艇编队会合后,将在地中海东部进行一系列演习。

随着对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的打击行动陆续展开,俄海军的演训活动更加频繁,针对性演练内容也不断增加。10月26日,俄黑海舰队信息保障处代理处长尼古拉·沃斯克列先斯基海军中校表示,黑海舰队的导弹快艇队在克里米亚附近海域开始演习。“今明两天,‘西蒙风号导弹气垫船、‘幻影号小型导弹舰,‘舒亚号、P-60号和P-109号导弹艇将演练击退敌人的空中打击。黑海舰队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前线轰炸机将参加此单元演习。”据他称,演习最后阶段黑海舰队的战舰将使用巡航导弹打击海上目标。12月7日,俄南部军区新闻处发布消息称,里海区舰队开始在战备框架内举行演习。超过50艘军舰和补给船开始演练第一个任务,包括“鞑靼斯坦”号和“达吉斯坦”号导弹护卫舰,“格拉德·斯维亚日斯克”号、“乌格里奇”号、“大乌斯秋格”号、“伏尔加顿斯克”号、“马哈奇卡拉”号和“阿斯特拉罕”号导弹舰。据悉,里海区舰队会进行各种演练项目,包括军舰备战和出航、防护能力和防空能力等。

从目前来看,两大舰队在临近中东地区的黑海、地中海、里海海域展开演习,尤其是演练了对陆上目标的打击和自身安全防卫等针对性课目,大有对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采取三海联动、左右包抄的战略围攻之势。

二是以演习为借口进行兵力调动和基地拓展。11月25日,俄罗斯军事外交消息人士向俄新社表示,“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见题图)当天已占据位于叙利亚拉塔利亚海岸附近的部署位置,其雷达设备和导弹系统将能够在叙利亚掩护俄空天军战机。12月5日,俄黑海舰队大型登陆舰“凯撒库尼科夫”号驶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前往叙利亚。据称,该舰将主要运送俄军部分装备用于空中作战。此外,俄还借此次作战行动加快在地中海地区的基地拓展步伐。从各方面消息汇总来看,俄正加紧与塞浦路斯讨论塞给予俄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机场和港口的特权。塞浦路斯地理位置独特东临中东,西接北非、南欧,在地缘政治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驻军此地对俄罗斯意义重大。如果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俄罗斯将使用塞浦路斯的空军和海军基地,使俄在地中海的军事存在获得有利支持。塞将成为俄海军在地中海的新落脚点,俄海军在地中海的保障能力将获得有效提升,舰艇部署灵活性大大提升。

3M54E双速型反舰导弹

3M54E1亚音速型反舰导弹

三是加快新型装备的试验列装。10月19日,俄国防部新闻与信息管理局海军发言人伊戈尔·德加洛上校对外宣布,21631型导弹舰“谢尔普霍夫”号和“泽廖内多尔”号11月结束国家试验后将入列俄海军。目前,这两艘军舰正在新罗西斯克海军基地进行交付前最后的战技术性能指标的国家试验。据称,这两艘小型导弹舰装备了导弹系统垂直发射装置,可通过巡航导弹打击海上和地面目标。12月12日,俄国防部发布消息,北方舰队战略核潜艇“维尔霍图里耶”号当天在巴伦支海指定水域发射了1枚“轻舟”型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成功命中位于俄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的预定目标,发射过程全部在水下完成。这是“维尔霍图里耶”号战略核潜艇第27次成功发射弹道导弹,本次试射目的是检验俄海军系统的战略核威慑力。此外,22350型导弹护卫舰首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也将于年底左右交付海军使用。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2015年底前俄海军将有8艘水面舰艇和2艘潜艇交付使用。可以说,俄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极大推动了海军装备的研制建造进程,叙利亚战场也成为了俄海军新型武器装备的磨刀石和试验场。

貌不惊人的里海区舰队

此次打击行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俄罗斯没有选择四大舰队中任何一支舰队,而是让隐藏在南高加索腹地、名不见经传的里海区舰队出手,一战名天下。对于这支舰队,外界了解不多,资料也甚为稀少。其实,里海区舰队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创造过辉煌战绩的老舰队。

该舰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22年:彼得大帝在对里海地区进行长期的开拓占领后,在阿斯特拉罕组建了这支部队。自组建之日起至今,里海区舰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里海上的一支俄国海军部队”(1722—1918年)。这一时期舰队先后参加了彼得大帝对波斯的远征、支援俄国陆军在高加索作战以及1804—1813年的俄和波斯战争等军事行动,规模也一度达到拥有近80艘大型舰船。19世纪后期,由于里海地区军事政治形势日趋缓和,里海区舰队的兵力也逐渐缩减,20世纪初只剩下炮舰2艘和武装汽船3艘。

第二阶段称为“苏维埃海军的一支区舰队”(1918—1991年)。1918年4月,苏联组建阿斯特拉罕边疆区舰队。随着任务的变化,先后改名为阿斯特拉罕-里海区舰队、伏尔加河-里海区舰队、里海舰队、里海海军等,1931年6月27日又改编为里海区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里海区舰队在保障军用物资和国民经济物资海上运输、修理和建造舰船、输送登陆部队等方面创造了卓越的战绩,1945年4月27日被授予红旗勋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里海区舰队为苏联牢牢控制着里海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称为“俄罗斯海军里海区舰队”(1991年至今)。苏联解体后,里海沿岸国家由2个变为5个,即俄罗斯、伊朗、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新独立的国家纷纷要求瓜分里海区舰队。经过协商,阿塞拜疆得到了里海区舰队30%的供应舰和全部海岸基地,土库曼斯坦所获甚微,几乎没得到任何东西,俄罗斯在分得的10余艘舰艇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俄罗斯海军里海区舰队,一直延续至今。尽管里海区舰队在俄罗斯海军大裁减中得以保留,但由于区舰队分家且大批旧舰艇退役,实力已经大大削减。特别是在组建最初的10多年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海军经费严重不足,区舰队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进入新世纪,随着俄罗斯国家经济开始复苏,海军军费有所提升,情况发生了改变,俄罗斯海军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加强里海区舰队的建设,其作战实力也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里海区舰队兵力总数约8000人,装备各型舰艇20余艘,包括导弹护卫舰2艘、近海扫雷艇2艘、导弹舰6艘、巡逻艇7艘、登陆艇5艘、勤务船2艘;各型飞机10架,包括米-8直升机4架、安-26运输机2架、卡-27反潜直升机4架。其主要兵力由第106水面舰艇支队、海军陆战队第77独立旅及保障舰艇支队组成。1996年,俄在伏尔加河口建立了阿斯特拉罕海军基地,将其作为里海区舰队的司令部驻地,同时还建设了马哈奇卡拉基地。

里海区舰队担负的主要任务包括:地区反恐、打击贩毒走私、捍卫俄罗斯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威慑周边国家、阻止西方大国势力向里海地区渗透等。在兵力构成上,里海区舰队主要由小型作战舰艇构成。这个特点是由里海的地理特点所决定的。里海是与外界大海和大洋隔绝的内陆湖,水域狭长,南北长有1200多千米,东西较窄,仅320千米,海岸线长达7000多千米,面积有38万多平方千米。俄罗斯所辖的西北部水域水深较浅,因而不适合大型作战舰艇活动,尺寸小、吃水浅、机动性和攻击性强的小型舰艇是对付来犯之敌的理想武器。目前,里海区舰队装备的作战舰艇大都在数百吨至数十吨之间。

里海地区对于维护俄罗斯大国地位、保障俄南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里海地区形势日趋复杂多变,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利益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是里海地区存在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里海沿岸5国在里海水域划界问题上针锋相对,导致里海的法律地位至今悬而未决,资源争端不断加剧。2001年,伊朗和阿塞拜疆曾剑拔弩张,这一海域的争端首次面临使用武力的威胁。尽管各国领导人都强调和平解决争端,但并没有放弃武力解决的准备,竞相发展海军,竭力加强本国在里海的军事存在,该地区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增大。

二是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由于里海地区各国特别是新独立的国家,民族矛盾突出,经济发展落后。贫穷和失业人口较多,使得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在这一地区大肆泛滥,走私贩毒活动猖撅,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之一直以来里海就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因而未来打击走私贩毒,消除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造成的威胁,维护里海地区安全稳定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三是美国等西方大国积极介入里海事务。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出于控制国际能源、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等考虑,加紧对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等国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渗透,使其摆脱俄罗斯的影响。1999年,阿塞拜疆等3国宣布退出独联体,使俄罗斯失去了地缘战略屏障。“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之名,扩大了在中亚和里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可以想象,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真正在该地区站稳脚跟,特别是加强空中侦察力量以后,俄黑海和里海沿岸及其水域,乃至整个北高加索地区都将受到监视,俄境内所有军事目标都将处于其无线电侦察范围内,这将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俄罗斯11661型轻型护卫舰

作为保障俄罗斯在里海地区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的重要工具,里海区舰队未来的地位作用将会更加突出,任务会更加繁重。根据俄海军发展计划,今后10年里海区舰队将装备16艘新型舰艇,仅2011年就将接收了2艘新型导弹舰和3艘登陆艇,同时接收目前隶属空军的一些航空部队,装备作战半径600千米的“棱堡”现代化岸防导弹系统。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俄里海区舰队在里海地区的整体作战实力最强,周边国家无法撼动里海区舰队的这一优势地位。

一战成名的“口径”导弹

俄罗斯海军这次漂亮的远程打击行动能够取得成功,“口径”导弹功不可没。这一仗也让曾经默默无闻的“口径”导弹扬名立威,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种导弹的来龙去脉。

早在1951年,苏联就开始巡航导弹的研制工作。1959年至1962年,SS-N-3中程巡航导弹装备2艘W级潜艇,截止到1973年,陆续有300多枚SS-N-3装备W、J、E三级潜艇,成为苏联70年代打击美国航母编队和陆上目标的主要武器。60年代至70年代初,苏联重点发展用于反舰或火力压制的第二代战术巡航导弹。1978年,苏联开始研制第三代巡航导弹,国内型号为3M10。这是苏联第一款三军通用的远程巡航导弹,其空射型号是Kh-55(北约代号AS-15),陆基型号为RK-55(北约代号SSC-X-4“弹弓”),海基型号为“石榴石”(北约代号SS-N-21)。1983年,海基型号SS-N-21导弹装备Y-Ⅰ级核潜艇。它既可以从弹道导弹发射筒发射,也可以从鱼雷发射管中发射,是兼有反舰和打击战略目标双重能力的主战武器。1985年,空射型号Kh-55装备图-22轰炸机,最大射程达到3000千米。总体来说,该型导弹的整体性能与美军“战斧”相当。

1985年,俄罗斯“革新家”导弹设计局开始在3M10导弹基础上研制一种多用途通用远程常规巡航导弹。从研制初始,俄军就要求这种导弹的弹体直径限制在533毫米以内,以便满足从常规潜艇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的要求。

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美国放弃了就近打击苏联欧洲的威胁手段,苏联放弃了就近打击西欧的核优势,以换来双方更安全的处境。《中导条约》限制了美苏陆基中程弹道导弹、陆基中程巡航导弹的研制和部署,这使得苏联部分丧失了远程打击的优势地位,不得不转向海基和空基方向发展。

之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其大部分武器装备的发展陷入停滞,势头正猛的巡航导弹计划也陷入困境。但是,海湾战争中“战斧”巡航导弹的突出表现,以及核战争阴影的暂时消散,让俄罗斯看到这种常规武器未来的广阔前景,他们迫切希望拥有一种更加先进、作战效能更强的三军通用常规巡航导弹。因此,俄罗斯排除困难,集中研制力量,抓紧推进新型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1993年,俄罗斯在莫斯科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展出新导弹系统的部分型号。

新一代巡航导弹被命名为Калибр(Kalibr),汉语意思为“口径”,音译为“克拉布”,此前多数媒体称为“俱乐部”。这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导弹家族,按搭载平台分为潜射型(代号为“口径”-PL /出口型为“俱乐部”-S)、舰载型(代号为“口径”-NK /出口型为“俱乐部”-N)、陆基型(代号为“口径”-M)、空射型(代号为“口径”-A),出口型导弹的代号在最后加字母“E”。由于俄罗斯对国内使用导弹的性能讳莫如深,外界对该系列导弹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出口型获得。

目前,所有系统都由三种不同用途和结构的基础型导弹组成。

3M54型反舰导弹 其中对外出口的主要是3M54E双速型和3M54E1亚音速型。3M-54E是一种双速制三级反舰导弹,由发射助推器、亚音速低空巡航级和超音速低空末端推进级组成,它与众不同之处是在巡航时采用喷气式发动机作动力,飞行速度为0.8马赫,末段飞行则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作动力,飞行速度高达M2.5,采取Z字形飞行弹道以提高突防能力。导弹采用惯性加末端主动雷达复合制导,末制导搜索距离达30千米,具有很强的目标识别能力、抗电子干扰能力和低空突防能力。导弹长8.22米,弹径533毫米,弹重2300千克,战斗部为200千克半穿甲型,高空射程可达220千米,低空时为110千米,末端巡航高度只有5米。

3M54E1则取消末端超音速推进级,由发射助推器和亚音速巡航级组成。弹上飞行控制系统有一个气压高度表,可使导弹保持精确的飞行高度,地形匹配和卫星导航系统确保导弹有较高的命中精度。该导弹长6.2米、重1780千克,战斗部较大,最大射程可达300千米。该导弹主要用于反舰,也可攻击地面目标。

91RE型反潜导弹 其中,91RE1型导弹为潜射型,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91RTE2为舰载型,通过水面舰艇上的标准发射装置发射。两种导弹主要提供俄海军自用,目前暂无出口的报道。91RE1型弹长7.65米,发射重量2100千克,战斗部重76千克,最大射程50千米,最大速度M2.5。91RTE2型弹长6.2米,发射重量1200千克,战斗部重76千克,最大射程40千米,最大速度M2.0。

3M14型远程巡航导弹 该型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地面目标,由发射助推级和亚音速低空巡航级组成,使用惯性+地形匹配中段制导,光学成像或雷达末制导。改进型可应用“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由于“格洛纳斯”系统早期的导航精度极差,达100米以上,所以在2010年前,俄罗斯任何武器系统都无法应用自己的卫星导航制导。2011年以后,俄罗斯连续发射数颗改型导航卫星,使该系统的定位精度提高到5米以内,3M14导弹的改进型才开始应用卫星导航系统以提高打击精度。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3M14导弹的末端制导采用雷达区域相关匹配末制导,使用圣彼得堡Padar设计局提供的末制导雷达,雷达直径为514毫米,重量40千克,最大探测距离20千米。由于雷达区域相关末制导的精度不高,3M14的最新改进型应用了“格洛纳斯”辅助末制导,末端精度可在10米以内。俄罗斯为该型导弹研制配备了整体杀伤爆破、高爆-燃烧、温压、集束子母、热核等五种战斗部,可根据目标特性选择不同的战斗部。

该型导弹的出口型号为3M14E,其弹长6.2米,发射重量1770千克,战斗部重45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M0.8,最大射程由于受国际导弹控制技术文件的限制,控制在300千米以内。由于此前没有任何关于俄军自用型号导弹的实弹发射报道,因此外界一直认为3M14导弹主要用于对外出口,俄军并未大量装备使用,其最大射程可能比反舰型稍远,最多几百千米。

但此次里海一击,俄海军的导弹飞行距离远大于300千米,达到1500千米。2015年10月24日,俄海军总参谋部作战训练局局长维克托·科切马佐夫海军少将表示,“口径”海基巡航导弹射程达到2000千米。12月8日,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俄军从地中海上的1艘“基洛”级潜艇上发射“口径”巡航导弹打击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目标,这也是外界所能确切掌握到的该型导弹首次在潜艇上装备使用的消息。俄军在用行动向外界表明,3M14系列导弹除了能在舰艇上的发射系统发射外,还可以通过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发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通用远程巡航导弹,已经大量装备俄军。

除了舰载型和潜射型,3M14系列导弹还装备于俄陆军。据俄媒体披露,2007年,陆基巡航导弹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进行了首次实弹发射,2009年年末定型,导弹被命名为9M728,型号为R-500,导弹系统的绰号是“伊斯坎德尔”-K。其实,该系统是将3M14导弹融合进“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的系统里。俄军自用的陆基弹性能与海军型大体相同,发射车直接采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的三用8×8轮式发射车底盘。

2007年阿联酋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俄军还首次展出了空射型3M14AE巡航导弹,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关于俄军自己装备该型导弹的报道。

“口径”导弹此次一战成名,完全可以媲美20年前伊拉克战争中“战斧”、“爱国者”的表现,通过实战运用,将很大程度上扭转俄制装备品质低劣、性能不佳的口碑,让更多国家看到该型导弹巨大的作战潜能和使用效能,有效拓展国际市场。

猎豹与暴徒

据悉,10月7日的这次跨区域导弹攻击是由俄里海区舰队的4艘战舰发起的,分别是:11661K型“猎豹”级“达吉斯坦”号轻型护卫舰,21631型“暴徒”M级“格拉德·斯维亚日斯克”号、“乌格利奇”号、“大乌斯秋格”号小型导弹舰。

11661K型“猎豹”级轻型护卫舰 笔者曾经对其前身11660、11661型护卫舰进行过详细介绍。11660型舰是泽列诺多里斯基设计局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主要用于海上经济专属区的巡逻保卫任务。首舰于1988年年底在高尔基造船厂开工建造,本来很快就会下水服役,但受国内政治斗争的影响,军方对“猎豹”护卫舰的态度逐渐冷谈,停止了首舰的建造,并很快就拆解成一堆废铁。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泽列诺多里斯基设计局的设计人员不忍心这一型性能优良的战舰就这样胎死腹中,他们转变策略,在原型舰的基础上研制了改进型并主要用于出口,即11661型轻型护卫舰,也称为“猎豹”级。其主要变化在于武器装备:用1座2联“黄蜂”-M(北约代号SA-N-4“壁虎”)近程舰空导弹系统以及2座6管30毫米AK-630型近防炮取代了原型舰上的“短剑”近防炮用于近程防空,用1座12管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和2具533毫米双联装鱼雷发射管取代原先的反潜导弹发射器。

该型舰首舰也在高尔基船厂建造,同时建造的还有数艘同型舰,但是直到前苏联解体为止也未建造完毕,直到俄罗斯联邦独立后的1994年才最终完工。但是由于建造款项迟迟未能到位,厂家被迫将该舰扣留在船厂。2号舰在首舰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直升机甲板,原定于1999年完工,但是日益恶化的经济状况导致海军预算大幅下降,连最基本的训练维修都无法保障,新舰建造经费更是无法保障,所以最终2号舰无疾而终。11661型的首舰也成为当时俄罗斯红色海军一艘孤独的“猎豹”,2002年7月该舰正式加入俄罗斯海军里海区舰队第106水警区支队,并被命名为“鞑靼斯坦”号(舷号691),部署于马哈奇卡拉。

2007年3月28日,越南海军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签署采购4艘11661型导弹护卫舰合同,俄罗斯同意以3.5亿美元的总价为越南海军建造2艘改进型护卫舰,之后又增订2艘,这一重要订单让11661型舰重新获得生机和希望。随后,俄海军经过综合衡量,也订购了数艘最新改进型11661K。与向越南提供的外贸11661型舰相比,前者的作战功能进行了优化,加装了通用导弹垂直发射模块。 2011年4月1日,11661K型舰首舰“达吉斯坦”号(舷号693)下水,2012年正式加入里海区舰队序列。

据俄国营武器出口公司提供的数据,11661K型护卫舰主要用于独立或编队打击水面舰艇、岸上目标,同时执行护航及巡逻等任务。该舰满载排水量约2200吨,长102.4米,宽14.4米,吃水近5.6米,航速为29节,航程4000海里,编制舰员84人。采用长艏楼造型,上层建筑占据全舰三分之一以上的长度。舰体由特殊合金制造,能降低雷达反射特性。从武器系统来看,11661K型舰装备了AK-176M型76毫米舰炮、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以及1架卡-27舰载直升机。这些武器其实是俄式水面舰的“标配”,不值得大惊小怪。值得注意的是,11661K型护卫舰在舰艏二号甲板上配置了3S14型通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能兼容3种反舰导弹、2种反潜导弹和2种对陆打击巡航导弹,射程从50千米到2500千米不等,“口径”巡航导弹就是其中之一。

21631型“暴徒”-M级导弹舰 由于吨位小,小型导弹舰在俄海军装备型谱中不似导弹驱逐舰、航空母舰等引人瞩目。2005年2月25日,俄罗斯金刚石船舶制造公司在圣彼得堡举行了21630型轻型护卫舰首舰“阿斯特拉罕”号的开工仪式,同年10月7日该舰下水。2006年9月1日,“阿斯特拉罕”号正式入役。21630型是俄海军专为里海区舰队量身定制的小型战舰,主要用于保护里海的专属经济区及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该型舰长62米、宽9.6米、吃水2.04米,满载排水量550吨。其上武备以火炮为主,包括1门100毫米A-190型隐身舰炮、2门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速射炮和1座40管122毫米火箭炮系统。21630型舰一问世就凭借其强大火力,一度获得了“最强炮艇”等绰号。然而,俄海军对于21630型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作为一种担负里海地区防务的主要舰只,该型舰居然未装备反舰导弹,而且受舰艇吨位及尺寸的限制,无法装备体积更大、性能更强的装备。因此,2006年以后,俄方仅建造了3艘就叫停了该型舰的建造工作,开始着手21631型舰的设计建造工作。2010年,首舰“格拉德·斯维亚日斯克”号下水,2013年3月服役于里海区舰队。2014年11月18日,第3艘“大乌斯秋格”号服役。

与原型舰相比,21631型“暴徒”-M级舰尺寸和吨位要大上一圈,满载排水量950吨,舰长75米,宽11米,吃水2.5米。该型舰的主炮与21630型相同,仍为1门100毫米A-190型隐身舰炮。该型舰炮目前已经成为俄海军标配武器之一,装备于20380型护卫舰上。该炮射速超过80发/分,最大射程超过20千米,射高12千米;可发射多种弹药,既可攻击海面、海岸目标,也可拦截空中目标。除此之外,该型舰用1座AK-630M2型近防炮取代原先的2座AK-630炮,取消了火箭炮。其最大的改进就在于安装了1座8单元的3S14垂直导弹发射系统,与11661K型舰一样,具备发射多种型号导弹的能力。除此之外,21631型的其他设备与21630相比并无本质变化。该型舰仍然装备“十字罩”对海/对空搜索雷达和“低音帐篷”火控雷达,只添加了一些电子对抗设备和数据链天线。该型舰仍采用全柴动力系统,最大航速仅为25节,比21630型的29节低了一些。总体看来,21631型舰以低廉的价格、相当的战斗力,为俄海军提供了一个可以大量装备、放心使用的轻型作战舰艇。

威慑与展现并举

也许有人会对俄罗斯此次动用海军兵力特别是使用价格昂贵的巡航导弹打击极端武装组织目标表示不可理喻,因为事实确实如此。即使美国这样的头号强国,当初在打击伊拉克、利比亚、南联盟等国时,也仅使用“战斧”巡航导弹攻击对方雷达站、军事基地、指挥中心等重要节点目标,从未对低价值的战术目标使用过。单纯从成本角度来说,俄罗斯此次的巡航导弹攻击并不划算。派遣造价上亿美元的舰艇,发射几千万美元的导弹,还不如驻扎在叙利亚的俄罗斯航空兵几十万美元的航空炸弹威力大。加上“口径”导弹这种与远程打击武器本来也不是这样大量消耗的——据业内人士透露,俄罗斯这一轮导弹打击消耗掉了其整个黑海和里海舰队库存导弹的三分之一。

但是在俄罗斯看来,这样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其实是很有必要、很有价值的。

一方面,有效而主动破解自身的战略困局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巧妙利用战略地缘的优势,收复了曾经是俄罗斯的领土克里米亚。但此举却引起了美欧等国的强烈反弹,并实施了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严厉制裁,加上石油收入的大幅度减少,使俄罗斯陷入了空前的战略危机。以“强人”著称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并非徒有虚名,决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束手就范。于是,出兵叙利亚打击极端组织,便成了俄罗斯摆脱外交孤立、寻求解除西方制裁的一个突破口。正如有学者所言,普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在没有成功的前景下继续集中精力于乌克兰问题上,要么将注意力转身其他事务。相比较而言,叙利亚战争的代价并不大。如果有成效,俄罗斯将是参与问题解决的主角之一,并有可能促成部分制裁措施的解除。俄动用包括海军兵力在内的多个军种力量对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进行打击,仅在出兵叙利亚一个月左右时间,就充分抓住法国枪击爆炸事件这一契机,与法德等国携手并肩作战,避重就轻,主动突围,纵横捭阖,在国际舞台上上演了精彩绝伦的外交军事大戏。

二是竭力维护俄在中东的战略利益 伊朗、叙利亚、埃及等国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传统盟友。近几年,由于美、英、法等西方势力的强力干预,不仅使这一地区长期陷入社会动荡和战乱之中,而且客观上也为伊斯兰极端势力趁机在这一地区迅速崛起和蔓延创造了条件,严重损害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大大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因此,当叙利亚政府发出请求后,俄罗斯便果断出兵打击“伊斯兰国”组织。动兵出师有名,应主权国家所邀打击“伊斯兰国”组织,不仅符合国际法,而且符合中东地区相关国家的利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方在“反恐”问题上的压力。所以,美国除了说“打错了目标”之外,似乎也找不到更多反对的理由。美国主导的中东“反恐”战争和叙利亚乱局是欧洲难民潮的根源。为避免巴沙尔政权垮台所带来的更加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俄罗斯首先在道义上站得住了脚。在叙利亚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方面,俄罗斯出兵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巴沙尔政权,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俄罗斯积极参与国际反恐的正面形象,可调“一箭双雕”。出兵前,普京做足了功课,事先不仅同以色列、土耳其达成某种理解,而且在联合国同奥巴马就叙利亚等问题举行了会谈。出兵后,俄罗斯也非孤军奋战。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和俄罗斯四国实施情报共享,在事实上形成军事打击的同盟关系。同时,俄罗斯也加强了对抗西方的舆论宣传,尤其是盟友伊拉克“倒戈”使美国大失颜面。

三是对外彰显俄军尤其是海军近年来的建设成就 普京自上任以来就高度重视海军力量的建设与发展,他多次指出:“俄罗斯不仅是一个军事大国,更应是一个海洋大国。”他主持研究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海军战略及纲领性文件——《俄联邦海军战略(草案)》、《俄联邦2010年前海上军事活动政策原则》、《2020年前俄联邦海洋学说》等,在政策上对海军的地位与作用、海军建设和使用等战略性问题做出了明确阐述,明确海军的发展方向,以法律形式保证海军军费的拨付;在联邦政府内成立海事委员会,专责协调海军、商船队和渔船队行动;制定海军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加紧维修和更新海军主战武器装备。根据俄海军2001年制定的三阶段发展规划,2002年俄罗斯制止住海军实力下滑的势头,2003年开始提高远洋作战能力,2007年后逐步用现代化武器全面改装海军,预计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将俄海军建成一支全新而强大的海军。

此次里海一击让俄国内民众看到,虽然俄海军目前还主要研制建造小型舰艇,在大型舰艇方面乏善可陈,但是其作战能力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至少维持甚至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巧合的是,在俄海军发射巡航导弹前一天,美国海军驻欧洲司令马克·弗格森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专门提到俄罗斯提高海军作战能力的问题。在他看来,俄罗斯海军正努力建设一支具备“拒止能力”的小型舰队。

四是向部分相关国家发出强烈威慑信号 其实在俄罗斯看来,“伊斯兰国”极端武装组织并不成气候,也未对其国家战略利益构成严峻挑战。与这些小毛贼相比,因乌克兰危机而对俄进行制裁、围堵的部分相关国家才是俄最大的对手。

让我们看看此次导弹攻击发起的位置——里海、地中海地区,巡航导弹的射程——1500~2500千米,导弹飞行的路线——里海经伊朗至叙利亚、地中海至叙利亚。只要翻开地图我们就能明白,俄通过此次导弹攻击行动向这些国家表明自己的严正立场,那就是不要企图通过在俄周边制造事端、缔结军事同盟关系、部署针对俄的武器装备等途径,对俄进行施压、围堵和战略压缩。只要俄罗斯愿意且能够承担后果的话,下一个导弹攻击的目标就会是他们。

五是测试并展现俄新型导弹的优异性能,为武器装备的出口大造声势 “口径”导弹虽然研制多年,但由于苏联解体后俄军财政陷入困境,仅在近三五年内才开始装备部队,属于尚处于磨合期的武器,叙利亚战场则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测试机会。虽然出口型导弹目前卖得还不错,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均采购了该系列导弹的部分型号,但是在国际上销路尚未打开,而且与西方国家的同型号导弹相比,缺乏实战的检验,各项性能指标俄心中无底。此次叙利亚作战行动中,“口径”导弹一战成名,极大扭转了俄导弹武器长期以来在国际客户中的不良形象,成为“远射程、高精度、好适装”导弹武器的代表。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威廉·戈特尼海军上将近期在美军内部讨论会上表示,俄新型巡航导弹十分高效,很难防守,将对美国防安全构成重大挑战。

此外,“猎豹”级、“暴徒”-M级这些在冷战时代都是只能装备少量反舰导弹的轻型舰艇,在装上8单元“俱乐部”垂直发射系统后摇身一变,就成了具备相当打击能力的主力舰艇。在尽可能低的成本内,给军舰装尽可能多的武器装备,具备“以小搏大”的资本和力量,让更多小国家看到了希望。

(编辑/弓鸣)

猜你喜欢
海区里海俄海军
里海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吗?(答读者问)
黄瑜航??《年年有余》
船舶遇险报警通信设备使用策略
战斗民族
英媒贬低俄军海上能力
里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