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
电视剧《毛岸英》,中央一套播出时,我基本都看了的。但忙于工作,最后几集没能看上,深为遗憾。时临毛泽东诞辰122周年,又激发了我对毛泽东的无限深情。我专门从网上下载了电视剧《毛岸英》,用一个晚上,看完了最后几集。家人外出了,我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全身心投入地看着每一个细节和感人的画面、憾人的心语,真真的是让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几乎是失声痛哭起来。我不知道我怎么会这样地动情,全身心地置入了毛泽东和刘思齐的世界里,抽纸用了十几张擦拭眼泪和鼻涕。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没到动情处。
我为毛泽东而感动,他的爱妻杨开慧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一家为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我为他忍痛割爱同意让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我为他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为不给组织添麻烦、让岸英葬于异国他乡,我为他怕给组织添麻烦、用自己的稿费帮助刘思齐到苏联上学,我为他不让给组织添麻烦、自己拿钱让思齐和邵华到朝鲜为岸英扫墓、也代表他的思儿之情,我为他深深地体谅战后朝鲜还很困难的实际、不让惊动朝鲜政府,我为他同意让思齐到朝鲜扫墓不见报、早去早回的要求……而深深地感动、感动!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毛泽东沉在心底的感情世界,我看到了毛泽东对自己心爱儿子的无尽思念,毛岸英的皮箱从朝鲜战场带回中国交与毛泽东后,他一直放在床头,直到毛泽东与世长辞,这个皮箱始终伴随着他。足见毛泽东对儿子的深深思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是怎样地在公众面前掩饰起自己的亲情,又怎样地在家中独自地睹物思人,失声痛哭。作为一个共和国的开国主席,他的党性修养和家国情怀,怎不让人感动?!
我为毛岸英感动:为他童年失去母亲、上海的乞讨生活,苏联的学习和热情地参战申请,延安时期积极参加土改、进京时主动要求参与排雷任务,建国后主动要求到工厂锻炼、朝鲜战争爆发他又主动要求赴朝参加抗美援朝,为能够上战场他先是做李克农的工作、又作彭德怀的工作、再作父亲毛泽东的工作。我为他的热情豪气、为他的朝气、锐气、正气,为他的对家庭的负责、对父亲的敬仰、对思齐的挚爱、对岸青父亲一般的呵护,为他对自己严格的要求、时时在反思自己提醒自己是否符合做毛泽东的儿子,终生不懈努力地奋斗着做一个无愧于毛泽东的儿子,无愧于人民的儿子而深深地感动,他的执着和认真、严格和律己怎不让人感动?!。
我为刘思齐感动:小小年纪,失去了为革命牺牲的父亲,和岸英相识之后,岸英由于忙于工作,没有给她更多的照顾和柔情,经常是出差在外,常常是不辞而别,经年累月地音信不通,她也能够忍受,慢慢到习以为常。她的清纯、她的挚爱、她的高雅、她的美丽可人,她的天真无邪、她的通达情理、她的善解人意,她的努力克制自己、她的真心地等待和甜美的期盼,当她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之后撕心裂肺的痛苦让她失态地号啕大哭、打死也不愿接受这个无情的事实之后,又强忍住自己难以自拔的伤痛,反过来劝说毛泽东的悲泣而又复杂的心怎不让人感动?她永远都是那样的平常淡定,她在三年没有岸英信息而又痴痴耐心地等待和期盼,她为摆脱对岸英的思念而离开北京到苏联求学五年,她为表达对岸英的忠贞而誓言终身不嫁,这一切的一切,怎不让人感动?毛岸英作为毛泽东的儿子是优秀的,她作为毛岸英的妻子是感人的,她作为毛泽东的儿媳是卓越的。
从毛岸英、刘思齐谦虚谨慎的一言一行和不事张扬的为人处世,让我们从中切身地感受到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他铸就了新中国“第一家庭”“艰苦朴素”的家教家风,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应成为当今世人之楷模。
毛泽东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宋人岳飞有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中央八项规定以来,我们的党风、社风、民风出现可喜的新变化,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好。我常想,全国各级党组织都向党中央看齐,我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都能学习修为毛泽东的家国情怀,县委书记都能躬身践行焦裕禄的为民作风,高干子弟都能崇尚效仿毛岸英的自律自强,全国人民都能自觉学习雷锋的平凡热心,那么,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伟大的祖国就一定能够永远造福于人类、和顺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