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
当你要和他谈世俗时,他和你谈情怀;当你要和他谈情怀时,他又要和你谈世俗了。
大冰1980年出生于山东烟台,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民谣歌手、作家、山东卫视主持人。出版《乖,摸摸头》,入选第六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销量突破150万。2015年出版《阿弥陀佛么么哒》。
【销量百万的作家】
大冰给自己的身份标签,有不下15个。
除了主持人、民谣歌手、酒吧老板、作家之类常见的,还有老背包客、科班油画画师、手鼓艺人,等等,不免让人头晕目眩。
不管是哪个身份,对他的争议都很多。现在还是山东卫视主持人的大冰,调侃自己是二流主持人;酒吧开一家倒一家;他的一位书迷说,我是真喜欢他,但他唱歌是真难听。但这所有加起来,就成为他的卖点。民谣歌手万晓利说,大冰是一个有着奇特魅力的人,没有人比他的身份跨度更大。因此,他可以讲一些特别的江湖故事。
这些故事让他在2014年成为销量百万级的作家,这也是他现在最让人熟知的一个身份。故事在丽江,在拉萨,在普通人寻常到不了的地方;里面的人,有赤子心,有侠者魂,喝一口酒慰风尘,过得轰轰烈烈,情真意切。
可以想象,他去高校演讲时,说起这些人这些事时,底下听众眼神亮晶晶的样子。然后当年轻人因为向往他的生活而蠢蠢欲动时,他又会制止他们:我不赞成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提倡的生活是既可朝九晚五,又可浪迹天涯。
大冰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带有明显的优越感:我们不主张大家一定要这样生活,但是你们有权利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些人这样活着。
他说自己打卡上班,但又能兼顾多种身份,一年只接一档栏目,还能拿出足够的时间去自己在西藏和丽江的据点过“平行生活”。如果有人质疑,他回应:你不能过这样的生活,不代表别人不能。但同时,他拒绝分享他如何走到这一步,包括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我们不能提供具体方法,但可以提概念,太具体了会被曲解的。”
他像是一个人生导师,对自己的生活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所有不服来辩的人,必须先卷进他的框架下才能和他对话,然后他再用早已演练过千万遍的逻辑打倒你。
【嚣张这两个字是没错的】
大冰口碑的两极化也就不足为奇:有人对他描绘的生活前赴后继,自然也有人说这碗鸡汤我不喝。
“如今是自媒体为王的年代,人们懒得付出和交流,只热衷于引领和表达,微博和微信上每天都可以刷出成堆的心灵鸡汤、人生感悟,无数人在转发,却不知道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大冰在书里这样写过。他试图将自己区别于这些人,但其实,他也是热衷于引领和表达的那一个。
知乎上有人评价大冰:柴静说“一个好的作家,文字足够嚣张,内心足够柔软”,大冰很好地做到了这句话的反面。
其他不说,“嚣张”这两个字是没错的。
他自费去做百城百校畅谈会,几百场,从南到北,全开在高校,不设门禁。有人说这是他的书卖得好的原因,其他作者没有这样干的。他说,并不是因为他们羞涩,而是因为他们讲不下来一百场。作为中国第一批背包客,他看不惯当下很多人对于旅行这件事盲目跟风消费,但又不忘说一句“在中国我算是搭车穷游的鼻祖了”。他评价作为主持人看到的娱乐圈:明星也好,艺人也罢,不是他在屏幕里传递的正能量,他自己顺手就等于正能量,不是说长得好看的就一定是好人。
姿态摆得这么高,难免自己的言行会被盯得更紧。他却是不怕的,不服有本事来辩。
有人去大冰开在丽江的酒吧,回来忍不住吐槽经历,在门口被拉进去,塞了一罐旺旺牛奶,几平方米的小屋坐了十几二十个人,挤在一起听了两首歌,出门被收了40块钱,理由是支持原创音乐。如果听了大冰的解释,可以拼出事情的全貌:小屋里没有专门的点单员,谁离得近就递一瓶过去。每天免单的人很多,“很多很年轻、没有消费能力的孩子我们是不收费的”。没有谁撒谎,但大家看到的重点不一样。
“你有权利不接受,你接了,也喝了,为什么不愿意结账呢?”大冰觉得匪夷所思。他没有弄清楚,或者故意装不知道,正是因为他先打破了规则,才会让别人不尊重规则。他之前五年—直免单赔本做生意的事实,既然用来在故事中标榜来他小屋的人多么不重视金钱不世俗,他又用来吐槽那五年大部分人不给钱就未免显得刺眼。
他用情怀把别人吸引过来,轮到自己又想讲世俗的道理。当别人失望时,他说,不要把自以为的印象强加给他,发现他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就开始抱怨甚至愤怒。
但再不喜欢大冰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两点。一是他对朋友讲义气,二是他努力做事的态度。
【不愿意被定义为努力】
大冰有一帮唱民谣音乐的朋友,有些后来因为参加选秀节目而让人熟知,比如赵雷和周三,有些没有,他就以自己的方式把他们托举到台前。
大冰对选秀的话题很敏感,他说他写了十几个歌手,只有两个参加了《中国好歌曲》这样的选秀。其他还有参加《中国梦想秀》的歌手,他会反驳,梦想秀算选秀节目吗,歌手都说了,只是为了自己的学生换点买肉钱。他说选秀没有原罪,歌手也没有原罪,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成名的方式。但他没有推动力会去参加选秀。
他选择的方式是靠自己一支笔,然后再带着他们做《大冰和他的朋友们》民谣演唱会。他书里的故事后面附有歌曲的二维码,那些在拉萨和丽江流浪的歌手以这样的方式被人们熟知。在现在这个年代,他以独有的方式给民谣寻得了发展空间,单是这样,就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但大冰不愿意被定义为努力。有接待他的工作人员,说大冰非常严肃也非常认真,在车里都还在写作。早上别人都出去走走,他还是在旅馆写东西。听到这样的评价,大冰并不领情,他说,讲这话的人应该不是很熟,我和你不熟,你为什么奢望我拿出对待家人和朋友的态度来对待你,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表扬。
比起他反复提起的游历时身上断过的指头和骨头,后脚跟失去的一块肉,在无人区抛锚的经历,那些毫无诗意的和普通人不能区别的艰苦、努力、付出,他不想提。不管是大学时每月500块钱的生活费还不够画材费用,还是因为毕业后画不起画放弃美术去考电视台,或是从美工剧务磨了多年到主持人和制片人经历,都不在他现在推销的范围内。
问他年轻时的梦想,大冰说没想过那么多,就想对自己负责任,在能力范围内做多项选择,让人生丰富,没有特别虚的,一定要成为什么人物这样的想法。他希望营造一个强大、轻松、聪明的形象,在一些领域他没有做到“一流”,仅仅是因为他散漫,因为他想尝试更多。
“有的人适合单项选择,就一定有人适合多项选择。”他能做到将这些选择“平行”推进的原因,大概在他不经意的解释中:这所有选择对他来说都是“工作”。“为什么不是工作?一切靠劳动换来的,能带来稳定收入的都是工作。”
他还是一点没变,当你要和他谈世俗时,他和你谈情怀;当你要和他谈情怀时,他又要和你谈世俗了。
“我也不哄着你,你也别捧着我。”他曾对记者说的话,大概就是现实中对大冰最好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