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探析

2016-03-04 21:10董增川刘平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河海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董增川 刘平雷 周 林 赵 倩

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探析

董增川刘平雷周林赵倩

在分析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举措,包括基地的选拔标准、建设模式、建设特色、保障措施、校企交流等,总结了基地建设在创建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平台,构建政府、企业与学校的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工程类别专业学位;产学协同;基地建设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工程类别专业学位是以工程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位类型[1]。培养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需要在高校内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传授,还需要开展工程实践,拓展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培养基地作为政府部门协调推动,学校依托行业、企事业单位等建设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2],是高校和社会互动发展的必然产物。稳定、健康的培养基地有利于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建立起高校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关系,实现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资源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然而,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仍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大多数基地存在选拔标准不明确、建设保障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建设成效。

一、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

1.基地建设原则不清晰,选拔标准不明确

许多研究生培养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校企双方没有把握基本原则,未能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导致基地运行过程中权力划分、风险承担、资源利用等环节的规定不够清晰,学生实践目的不够明确,实践体系不够完善。同时,由于对基地单位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基地规模参差不齐,部分基地很难在师资力量、项目支撑、后勤保障等方面落实到位,导致学生进基地实践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学生进基地后接触不到工程项目、无人指导的情况,造成培养出的研究生质量不高,企业资源浪费,校企合作难以持续的局面。

2.基地建设模式单一,规模不足

研究生培养基地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关键,因此,基地的数量、类型和规模要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类别和规模保持一致。目前,许多高校仅与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利用企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同时企业也实现了人才上的补给,形成单一的“学校+企业”模式,未能发挥政府和行业作用,全方位拓展基地建设,导致基地模式单一、数量少、领域狭窄等问题,尚未形成完善合理的结构体系,不能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

3.基地建设开放程度低

开放性是一种团体和组织的运作方式,基地建设应遵循开放性原则,统筹利用好学校、国内和国际的多种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校企紧密结合、共育人才的机制。目前,基地的人才培养大多局限在基地本身和高等学校内部,各高校依托自身行业优势建立的基地数量基本充足,其他非优势学科基地规模与学

4.基地建设保障不够,权责不明

明确的选拔标准是建设优质培养基地的前提,但建设研发力量强大、资源充足、制度健全的基地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需要使建设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然而,国内高校仍然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重理论、轻实践[3],对基地建设不够重视,缺乏专业指导和明确的建设管理制度。另外,由于校企双方在基地建设方面给予人、财、物的保障力度不足[4],校企优势难以互补,基地建设难以深化。

5.校企互动交流平台不规范

规范的交流平台是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基地持续运转的必要保证。由于基地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学校与基地之间以及基地单位之间交流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培养基地从建设、管理到实践运行均由固定学院联系对接,未由学校统筹管理,基地之间少有交集;进入基地实践的学生即为该学院所属专业的研究生,各专业之间融合交叉少,基地单位对实习研究生的多领域综合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因此,如何建立规范的校企沟通、管理平台,加强基地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基地良性运转,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举措

河海大学紧密依托水利行业,主动适应国家大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要求,借鉴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以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以水利行业为主,兼顾交通运输、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投资金融等行业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格局,建立起一套有效可行的基地建设体系。

1.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原则与标准

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与基地双方始终坚持平等性、共同性、实践性和系统性原则[5]。平等性原则是指双方的地位、责任、权利和义务平等,所有权利和义务都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确立,拥有权利的同时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共同性原则是指成本共同分担、资源共同利用、风险共同承担、成果共同分享;实践性原则是指以实践为导向,坚持以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系统性原则是指系统化构建实践体系,体系内各要素、环节之间有机衔接、相互协调,注重实践环节与其他环节的相互渗透、融合。学校与企业双方在此基础上共同制订《河海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分别对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各方职责、培养细则、知识产权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和详细解释。

为进一步优化基地布局,规范基地建设,学校制订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标准,并成立评审委员会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核。根据学科特点按照理工科与人文社科两大类别进行分类建设。在企业规模方面,申请单位需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在指导能力方面,申请单位应拥有稳定的导师队伍,具有较强的培养和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其中要求理工科类培养单位和人文社科类培养单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分别不少于10人和5人;在项目支撑方面,要求申请单位有一定数量的应用型研究项目或工程项目供学生参与;在后勤保障方面,要求基地能为学生开展实践提供必要的保障,如办公场所、必要办公设备、生活津贴和住宿条件等;在接收能力方面,要求理工科类培养基地每年接收的实践学生数量不少于10人,人文社科类不少于6人。

2.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模式

学校依托行业优势,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原则,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合作机制,构建了多样化的培养基地建设模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类:

(1)“学校+行业”模式。为满足水利等行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水利、交通、电力等行业共建培养基地,在为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学校也与培养单位共同承担科研工作,共创研究平台。例如,长江、黄河与西部水电开发研究生培养基地,在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基础上,同时承担了糯扎渡、双江口、锦屏一级、水布垭、龙滩等一批西部水电开发中的世纪大工程的科研工作,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为学校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学校的办学更加符合人水和谐的水利建设新思路。

(2)“学校+企业”模式。为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设备条件和资金保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校与水利水电行业八大设计院、多家省级设计院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提高了企业人才积聚和储备能力,促进其增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力。

(3)“学校+政府”模式。政府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导者,是人才培养的推动者和保障者。河海大学依托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宏观指导优势,通过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政策推动与财政支持,加强对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及教育资源配置。学校与南通、连云港、盐城、淮安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培养基地、共同培养人才,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基于以上三种基地建设模式,河海大学已经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173家,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从基地单位性质来看,有政府机关9家,事业单位2家,设计院、企业等142家;从基地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水利行业单位55家,交通运输行业单位35家,电力行业单位28家,其他55家。学校基地数量多,分布地区广,涉及领域宽,较好地满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需求。

3.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特色

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不应是封闭独立的,而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调整其内部要素、层次和结构。基于基地建设的复杂性与高要求,为充分利用及整合基地资源,学校的基地建设对外实行院校开放和国际化培养。

(1)院校开放。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基地,建成开放式共享基地,促进各培养基地的交叉、融合及不同高校学生的交流,互相输送研究生顶岗实践,共同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例如,2014年,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基地,接收河海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名,另外还接收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10名硕士研究生进入基地实习。院校开放充分利用了各校的学科优势,弥补了单一院校的基地数量不足、领域狭窄的缺点,实现了基地利用最大化。

(2)国际化培养。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水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企业相继向海外市场进军,在国外成立项目部,部分研究生培养基地随之外移。海外工程实践不仅可以结合国外工程项目的特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对个人艰苦环境承受能力的考验,同时也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例如,到中水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实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被派往老挝、尼泊尔等不同国家开展工程实践,学生实践回国后就业优势和留任率明显提升。

4.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为促进基地建设,学校与基地单位联合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校长、基地单位负责人共同担任主任委员,学校相关部门、院系与基地单位相关部门、业务实体负责人等担任委员,组织实施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制订有关管理办法,共同进行基地导师队伍建设、考核与管理,对基地建设的其他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协调各方关系。管委会增进了学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保障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

(2)制度保障。良好的制度体系是保证基地良性运转的前提。河海大学围绕《工程类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制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实践管理办法》,在宏观层面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基地建设、顶岗实践环节等做出指导性规定。在此基础上,学校紧抓基地建设管理的薄弱环节,分别对导师遴选、日常管理、双导师交流、学位论文、能力考核等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管理方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制度框架,保证了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顺利进行。

(3)经费保障。学校与基地单位共同负责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日常管理和培养专项经费安排。基地单位负责研究生在基地期间的学习、工作、住宿等安排和党团员组织生活安排,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条件和一定数额的工作津贴或生活补贴。学校安排专项预算为基地导师、管理人员提供指导与管理费。

5.分片区、分学院加强校企交流

由于河海大学基地数量多、分布地区广、涉及领域宽,校企之间以及基地之间联系交流困难,为此,学校在由研究生院统筹协调的基础上采取分片区和分学院两种基地互动交流方式。分片区交流是指根据地域分布实行分片区联系,各片区设立一家召集单位,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学校也定期组织各片区基地单位就联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等展开交流。七大片区的具体划分结合中国一级地理区域,分别是浙江、安徽、江苏、福建、上海、山东、江西组成的华东片区;天津、北京、河北、山西组成的华北片区;河南、湖北、湖南组成的华中片区;广东为主的华南片区;四川、云南、贵州组成的西南片区;陕西、甘肃组成的西北片区;吉林、黑龙江组成的东北片区。分学院交流是指基地的日常联系由学院负责,具体分配原则如下:由学院联系建立的基地归该学院联系管理;研究生院筹建的基地根据实习学生的学科分类归属到相应学院;学科归属不明的基地按照各学院联系基地的数量统筹分配。分片区交流保证了基地之间的联系,分学院交流搭建了校企之间的互动平台,二者的结合打通了校企的沟通渠道。

三、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成效

1.创建了“1+1”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自身与行业重点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主动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建立了“1+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研究生1年在学校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1年在基地单位顶岗实践的“校内培养+基地培养”模式。该模式将专业知识与应用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培养质量为目标的“重基础、强实践、拓素质”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

2.规范了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平台

通过规范化的建设程序、制度化的建设保障、开放式的建设机制,构建了学校与政府、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三种类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规范了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平台。学校与基地签订长期合作培养协议,保证基地每年都有一定规模的研究生顶岗实践,打通了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同时,建立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地域分布较广、领域覆盖较全、条件保障到位,基本满足了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顶岗实践的需要。

3.提升了生源质量及就业质量

河海大学构建的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联合互动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管理模式自推广以来取得成效明显,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直接体现在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升方面。以河海大学水利工程领域为例,由于其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与2012年之前一志愿生源不足的状况相比,2013年的复试分数线365分,高出国家线85分,比学术型研究生高10分,最终报录比5∶1,且生源结构明显优化,被录考生中来自“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比例超过45%。此外,基地之间互动交流顺畅,信息资源共享,部分基地之间形成就业联盟,互相推荐优秀毕业生,2011~2015年水利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其中重点单位就业比例近70%。

4.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学校的长效合作机制

研究生培养基地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而且在科研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作为一个载体,实现了学校、企业和政府的深度合作,真正开创了政府、企业与学校的“三赢”局面。对政府来说,基地培养研究生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引进优秀人才,发展地方经济;对企业来说,基地建设产生的成果、专利,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对学校来说,基地建设满足了学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提高了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使学校的科学研究更加贴近行业企业需求,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5]。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工程类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2009-03-19.

[2]李成峰.工程硕士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4):428-430.

[3]李建楠,刘玉峰,李春晖,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困境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52-154. [4]吴国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

[5]姚纬明,束龙仓,李枫,等.产学研理论的创新与实践——工科研究生教育篇[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刘俊起)

董增川,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南京210098;刘平雷,河海大学研究生基地管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南京210098;周林,河海大学研究生基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讲师,南京210098。

10.16750/j.adge.2016.08.005

2014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重点课题“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JGZZ14-022)生数量明显不匹配,因此,如何整合各高校的基地资源、弥补非优势学科的基地不足、实现基地开放式共享,需要深入思考。同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基地大都分布于国内,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国外的工程项目,导致学生视野不够开阔、国外先进的工程实践经验掌握不及时等问题。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河海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华诞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