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红 张 乐 高彦芳 沈 岩
我国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状况分析
——基于28个工程硕士示范基地
马永红 张 乐 高彦芳 沈 岩
分析研究了28个工程硕士示范培养基地的现状和特色,提炼出示范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示范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的探索,讨论了这些探索经验对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工程硕士;示范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
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了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我国现有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生中80%~90%是应届毕业生,他们缺乏工程实践,本科期间实习实践也较为薄弱。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学术性、实践性、职业导向性”三位一体的定位,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就成为必然,校企联合的实践基地建设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中的重要性更为明显。实践基地应该是学生能够接触实践、理解实践、学习理论、需求突破、融合应用、解决问题的场所,是政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学生在此平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实践基地就是要使学校与产业界密切结合,在校企导师合作指导下的科研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实现学术性和实践性有效融合。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才培养模式密切联系的,是培养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实践基地建设的价值体现在推动了人才的培养理念、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国家近年出台了多个文件。2010年《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指出,高校与实际部门建立长期、稳定、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积极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的办学模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确保实践训练质量[1]。2015年5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结合[2]。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到来,全球正出现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中国政府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出深化相关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3]。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应该是长期、稳定、实质性的基地,也是联合培养这个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组织,是形成联合培养机制不可缺少的载体。这仅仅依靠高校或企业单独一方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全方位支持。
示范基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成功的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其人才培养的成果成为实践基地的合格示范和价值展现。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4年评选了第一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示范基地成效显著:科研成果丰硕多样,学生在申请专利、发表论文、获奖等方面均有优异表现,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践基地研究生累计申请专利173项,其中部分科研成果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学生就业优势明显,接近100%,到与所学专业相关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基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成为行业内相关单位重要的科研交流平台,得到社会关注和认同。本文拟通过分析研究这些成功实践基地的特点、形成模式等,以期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和启示。
1.示范基地高校层次多元
示范性联合培养基地包括28所高校。其中“985工程”高校11所,非“985工程”的“211工程”高校10所,其余高校7所。主要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行业特色大学。高校的多元化,说明各类学校都可以发挥优势,创造条件寻求突破。高校参加实践基地的学生来自25个工程领域,多数基地的学生来自2个以上工程领域。从参加实践的学生数来看,动力工程(92人)、水利工程(85人)、机械工程(85人)专业人数较多。
2.联合培养单位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主
联合培养单位共涉及38家企业等机构,主要为企业和科研机构,二者合计约占总数的95%。企业基本都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有企业16个、中外合资企业4个、民营企业3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也成了实践基地的联合培养单位。从联合培养单位所对应的产业来看,以传统产业为主,如汽车、机械、电力、石化、纺织、钢铁、水利、仪表、航空航天、核电等,也有新兴行业如软件。
3.示范基地双方合作历史源远流长
多数高校与联合培养单位在建立实践基地之前就保持了长期合作的密切关系,高校专业与行业对接较早,合作基础牢固,经验丰富。近年合作协议的签订使原来“松散的、不稳定的合作”转变为“有组织的、稳定的合作”。双方合作有持续性,实现良性循环。超过三分之一的高校和联合培养单位实现了跨地域合作。
4.示范基地拥有充足的校外导师资源
校外导师主要由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多数为高级工程师或以上职称,工程实践经验丰富。2013年有54%的高校实践基地配备的校外导师超过20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数最多,为69人,也有个别高校实践基地的校外导师只有几个,数量相差较为明显。从2013年实践基地的师生比来看,有82%的实践基地的师生比大于0.5,说明这些实践基地导师人均所带学生不超过2人,对于参加到实践基地的联合培养学生来说,基本上有足够数量的校外导师指导。校外导师指导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实践基地指派1名企业导师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26所学校的实践基地采取这种形式。其余2所学校(重庆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践基地实施了导师团队指导模式。导师团队由3名以上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组成。
5.示范基地具有支撑实践活动的优越科研条件
示范基地全部都有可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技术与工程类题目。2013年,23个实践基地可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技术与工程类题目数与学生的人数比大于等于1,2个基地该数字的比例接近1,二者约占90%。实践时间全部在半年以上,其中14个基地实践时间为1年及以上。实践时间长短不一,可能与各基地课题或项目的进展情况相关。
联合培养单位承担大量国家课题和省级课题,如“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多数单位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家公司拥有博士后工作站。雄厚的科研实力、重视科研人才的氛围,是实践基地成功的必要条件。联合培养单位集中分布在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等经济发达地区。
6.示范基地规章制度完备
多数基地管理规章制度涵盖校企联合招生选拔制度、培养方案联合制定制度、实践基地导师的遴选制度,另外还涉及教材编写与案例教学、现场专业实践和论文研究指导,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与答辩及毕业标准制定,毕业总结反馈,企业基地保障等等内容。对于学生安全、知识产权、保密等问题也有明确规定。示范基地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实习补贴为500~2000元。
1.本硕贯通培养模式
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即定制化培养模式。如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3+1+2”联合培养项目:“3”指本科前三年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1”指第四年到企业实习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2”指研究生阶段的两年,双导师产学联合培养,其中第一学年完成学校理论课程,第二年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实现人才的企业订单式培养。同济大学“4+2.5”本硕贯通培养,在预备工程师(本科阶段)基础上,拓展到联合培养汽车工程师(研究生阶段)。
此种模式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对企业和行业有所了解,完成了认识实习,最后一年或1.5年进行专业实践。此培养模式类似于德国的应用型硕士生培养。这种模式解决了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问题,也省去了部分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成本。
2.“理论+实践”分段式培养模式
将学生培养过程分为两段,前一阶段学生主要在学校上课,学习理论知识,后一段学生在基地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多数学校采取这种方式,如天津工业大学的“1.5+1”培养模式;河海大学的“1+1”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完成1或1.5年学习计划后,后1年或1.5年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同时结合企业实际研究项目完成学位论文。
在实践环节,多数学校学生直接进入基地参与课题研究。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和企业各类项目,通过参研项目介入企业生产研发活动,解决技术难题。毕业论文都与实践项目密切结合,这也是各校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
中国民航大学将实践环节分段,实践活动分为行业认知实习和企业实习。企业实习又分为“蓝领实习”、“技术实习”、“毕业实习”,引入了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的有益经验,学生从熟悉项目到成为助理工程师,再到担任项目工程师角色,实践环节逐步深入。
3.理论与实践并行培养模式
郑州大学采取“螺旋式”培养方式,第一学期包括为期2周的“企业见习”;第二学期进行企业文化和教育培训;第二学年直接参与或承担工程项目。在各个环节都及时进行总结评价,让研究生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和对理论知识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论学习阶段。此种模式在各个环节中分段解决了认知实习和专业实践。
4.大工程团队集成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班探索出一种以国家重大工程人才需求为牵引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及团队培训与团队创新。该班以我国大飞机项目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借鉴国外航空航天团队训练经验,将培养流程分为五个阶段培训科目:前沿讲座(5%)、专项技术学习(25%)、认识实习(10%)、模拟设计(40%)与专项技术研究(20%)。学生最终可获得毕业证、硕士学位证和高级工程培训结业证。每个阶段都要提交相应的学习或研究报告。
1.学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理念向产学研合作转型趋势明显
吉本斯等学者认为,“知识的发现、应用和使用被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知识生产则成为这一更大过程中的一部分。这主要归因于一个重要的机制:知识市场的扩张和科学(不仅仅是技术)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5]美国一些高校在工程教育中很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如普渡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STOUT校区等高校都有从学校层面安排的合作教育项目[6]。从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来看,高校办学理念和方针正在或已经转向密切联系社会需求,分析和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面向工程实际开放办学,探索和思考实践引发的科学和技术前沿问题,与国家重大需求对接,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坚持与企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校企合作的情况来看,多数示范基地已从学产合作、产学合作,走进了产学研合作,未来可能走向产学研联盟集群合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工程硕士也将有望引领工程技术的发展。
2.实践基地的联合培养覆盖了人才培养全过程
示范基地最大限度地激发联合培养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展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各校做法不一,企业介入人才培养的方式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将生源的优先选择权给予企业,邀请企业直接参与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入校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今后的实践单位;②校外导师可以以第一导师身份招生;③邀请联合培养单位人员讲座或授课,受邀者基本是业界精英,课程的前沿性和应用性明显,高校部分选修课可以在实践基地开设,此举受到学生欢迎;④邀请企业为学校提供毕业生质量评价等等。
3.学生人力资本养成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并行
在联合培养学生的同时,高校注重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双师型”导师队伍。有些示范基地高校通过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地挂职锻炼、工程素养培训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绩效成果考核方面由学校进行调整,如不考核基地带队青年教师的校内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示范基地中研究生科研项目的选题、学生的桥梁作用、双方导师的持续合作指导及合作科研已形成良性循环,持续的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的合作,加速了校企人力资本的相互渗透和发展。
4.开拓工程硕士生的国际视野,提高未来工程师的国际竞争力
工程硕士生教育是培养全球化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层次工程师国际流动的重要教育基础。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走向国家经济建设第一线后,势必要与国际同类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产业合作甚至品牌竞争,因此,具备国际视野,具有国际技术交流、沟通的能力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有利于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资格的国际认可。示范基地高校已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方面进行了尝试。主要举措有:安排学生参与所在企业海外项目研究;指导学生获得国际职业证书;选派留学生与国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毕业后互认学历;按照华盛顿认证标准的要求,构建工程师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举办工作站国际技术交流等等。
5.示范基地校企双方保持密切沟通和交流
示范基地校企双方始终密切合作培养学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专业实践的成效。学生集中在基地实习的时间比较长,校外导师级别高、工作繁忙,为避免学生处于失控状态,校企双方建立了多种沟通方式,从学习、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管理和关心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在制度上的举措主要有:联合签订培养协议,签署研究生培养细则、安全管理规定、保密协议等文件。基地为学生购买人身伤害保险,举办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高校定期邀请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会商,向有条件的基地派驻指导员教师或临时班主任等等。
6.从不同方式考核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实践基地成功运行的关键,如何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示范基地正在探索之中。具体做法有:给实践一年以上且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颁发实习证书;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形成调研分析报告改进实践质量评价体系;工作站对学生的考核覆盖进站全过程,由周报、月报、中期汇报、出站汇报四项阶段性考核及出站考核构成等等。
1.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急需相关政府部门联合支持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性和跨界性,要实现学术性、实践性、职业导向性的三合一,仅仅依靠教育机构本身是无法完成这样的教育目标的。如何使企业或其他类型单位积极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增强校企合作的驱动力是实践基地建设的难题,且近年专硕招生数量扩大,安排大量学生去企业实习将会是更加突出的问题。目前,多数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实践基地,更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协调与引导,形成机制和制度上的保障。为此,教育部门应与其他部门联合,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江苏省和上海市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要求科技、财政、经贸等部门积极配合支持教育部门开展校企合作,包括组织指导实践基地的建设,相应的经费支持,积极的舆论宣传和表彰奖励,从制度上保障实践基地的发展和运行。此外,考虑对与高校合作培养学生的企业减税,在企业设立省级重点实验室或企业技术中心等,从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专业学位的设置是为了培养能够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最了解行业状况和发展趋势,清楚行业的需求和对人才的要求。高校利用实践基地实现和行业的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将行业特色转化为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优势,能有效增强学科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在实践基地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提升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市场的风险与挑战,校企双方应以信任为基础,建立合作培养基地,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校以及企业共同形成人才培养的联盟。
3.提高校内外导师的指导水平和能力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撰写等不同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因此要有相应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由于高校在师资评聘和晋升等方面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学术科研要求为导向,大量引进的海归教师和青年教师(如工科教师)没有相应的工程实践经历。虽然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但教育机构的主体性地位不能削弱,因此,急需加强校内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改革校内教师考核方式,在薪资、职称评聘方面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鼓励学术型教师、年轻教师进入设计院、企业、校外实践基地挂职锻炼,提升工程素养,可通过采取教师职称和工程师职称双轨制互评等方式,引导优秀教师向工程领域拓展。鼓励教师兼职,拓宽他们的社会服务范围和渠道,进一步提升应用型导师队伍实力和影响力。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大学和企业学习和访问,将他们作为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储备进行培养。
提升校外导师的培养指导能力。目前对校外导师的遴选注重工程实践,不强制要求学历,而多数校外导师对研究生教育是比较陌生的,不了解研究生培养规律,缺乏指导经验,他们只是学生的项目指导教师或现场师傅。为弥补部分校外导师理论知识不足的缺陷,应对校外导师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创造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对校外导师的培训,明确校外导师的职责,让他们熟悉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要求和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工程硕士生。共建导师考评机制,对于责任心不强,工作繁忙无暇培养学生的校外导师取消其指导研究生的资格。
4.设立合理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体系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考察实践基地成功与否的关键。实践能力考核难以量化,由于专业领域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对于工程硕士考核评价机制应以解决工程问题能力为核心,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考虑每个学生实际情况和研究成果,对在不同企业、不同工程实践岗位承担不同类型实习工作的学生分别进行评价。考核科研成果的实际运用情况,如能否现场实施,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效果显著与否,经济效益大小等,这些均可作为实践能力考核的要素。实践成果的形式可不拘一格,论文、专利、报告、设计、说明书、产品等等会使专业硕士研究生发挥出更大的活力。积极邀请行业界人士参与评价体系,建立涵盖高校、企业、研究所的支持联盟或系统,将培养人才与振兴行业相结合,为工程硕士培养带来更好的前景。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0-11-26).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zcwj/268313.s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EB/OL].(2015-05-27).http:// www.snedu.gov.cn/news/qitawenjian/201505/27/9253.html.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EB/OL].(2015-05-0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4]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公布获得第一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荣誉称号名单的通知[EB/OL].[2014-08-26].http://www.meng. edu.cn/publish/gcss/294/2014/20140909160219054699490/ 20140909160219054699490_.html.
[5]迈克尔·吉本斯.知识生产的新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7.
[6]徐钧.工程硕士教育模式探究——基于历史经验与中美之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1):50-56.
(责任编辑 周玉清)
马永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北京 100191;张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191;高彦芳,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专业硕士办公室主任,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主任,副教授,北京 100084。
10.16750/j.adge.2016.04.00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3JZD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