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市鼓楼小学(225400)常红燕
紧扣细节,提升学生的解题品质
江苏泰兴市鼓楼小学(225400)常红燕
[摘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犯错的原因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解题品质审题规范反思
古人云:“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审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的偏差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审题的训练,让他们站在正确的源头上跨出有力的第一步。
例如,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执教的“审题”中出示的练习材料就别出心裁:有不可解的问题,有不需要解的问题,还有小花招(第一题是“请仔细读完整张试卷,并在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名字”;第六题是“如果你读完了7道题目,那就只要完成第一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请把答案放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有些学生感觉五分钟的解题时间来不及,所以争分夺秒地解题,而一口气读完7道问题的学生却只要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学习过程给了学生一个终身难忘的记忆,学生深深感受到审题的价值。
应该说“自省”才是触动学生内心的重要力量,在这节课上学生不是在教师的谆谆教导中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而是在一个个活动中自己感受到“审题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问题解决的过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可以效仿这样的做法,不是在口头上强调审题的价值,而是通过实际情况的分析、展示、交流和评价来凸显审题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一些细小的环节也会影响解题的成功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规范”能给解题带来莫大的好处和有益的帮助。
例如“圆柱的体积计算”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变化多端,学生即便在分析问题时形成清晰的思路,动手解题时也容易丢三落四,造成不必要的失误。针对这种的情况,我要求学生在每步算式前简单地写出计算意图,这样既有利于顺利地解决问题,也能在检验的时候更有条理性。比如“一根1米长的圆柱体木料,底面直径2分米,陈老师要用它来做教具,沿着底面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把木料分成完全相同的四块,然后在木料表面涂上油漆,那么每块木料涂油漆的面积是多少?”我引导学生在解题时将问题分解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求出底面两个四分之一圆的面积(r:2÷2=1(分米),π×12÷4=0.25π(平方分米));第二步,求圆柱侧面积的四分之一(S侧=π×2× 10÷4=5π(平方分米));第三步,求横截面积,即两个长方形的面积(1×10×2=20(平方分米));第四步,求和。这样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大环节,学生相当于做了四小题,但每一步按照规范来解题,反倒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
学生总有一些“顽固性错误”,体现在每次面对某种问题都会举棋不定,总是按照错误的套路“出牌”。究其原因,学生在做错后没有深入分析错误的原因,从根源上认识错误。因此,在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错误在有意注意中逐步消除。
例如,在口算教学中我不是采用大量的练习来进行强化训练,而是引导学生有效反思。在一组口算练习之后,我问道:“你认为其他同学在做哪一题时最容易犯错误,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很多学生分析非常到位:有学生提出比较容易做错“5×0.4÷5×0.4”,因为有可能先做乘法再做除法,导致得出错误答案“1”;有学生认为容易做错“0.73+0.37”,粗心大意的同学会算出结果为“1”;还有的学生感觉容易做错“3a×5a”,有同学会得出15a的答案……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每一种观点都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这些题型有了深刻的印象,为今后避免相似的错误积累了经验。在交流之后,我引导学生反思:“这些问题中的哪一道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就在对整节课的反思和回顾中完成了经验的内化。
总之,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细节,用科学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解题品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责编童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5-081
教师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很多问题学生明明已经具备了解决的能力,但是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总有这样那样的偏差,最终导致错解。因此,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品质,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从而有效提升解题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