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学情弦” 做足“教学功”

2016-03-04 00:09四川巴中市巴师附小636600厍玉华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35期
关键词:小数数学知识思维

四川巴中市巴师附小(636600) 厍玉华

踏实“学情弦” 做足“教学功”

四川巴中市巴师附小(636600) 厍玉华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采取“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运算的学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 帮学 拨学 创学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构建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去生发出新的方向,一旦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最终达成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当学生遇到思维的岔路口时,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当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本知识时,教师就要拔高要求,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调控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不明不白时的策略——教师帮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通过课堂上教师一步一步地提问,学生顺着问题一步一步地回答,逐渐揭示数学知识。当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教师要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疑难症结,可以通过相应的提问,让学生在答案中豁然开朗,也可以在学生说不上来或者想不明白的时候,顺着学生的话头,一个词一个字的来进行帮学,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来学习。

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中,有一个做灯笼的问题:“总共要做200个灯笼,如果每天做20个,做了7天,还要做多少个?”当学生列出200-20×7这个算式后,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乘法?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境来引导,帮助学生厘清思路,让学生弄清楚必须先算乘法的理由。在学完简单的题型后,教师可以设计稍微难点的题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问题,但不能一下子就出加减乘除都有的复杂问题,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

“教师帮学”是学生对内容和问题几乎不怎么了解时的一个重要的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内容学起,一步一个脚印,就像上面所说的四则运算,先把每一步学好,再顺着思维把各种运算综合起来。

二、半明半白时的策略——教师拨学

教师不只是引导学生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本质,将学生的思维以数学问题为媒介,引向更广阔的数学探索空间。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主要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引导,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些问题似懂非懂、半明半白的时候,这种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小数乘小数”中,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算法,但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运用和转化仍存在问题。以3.1×1.2为例,这是“小数乘小数”知识中一个变通的题目,怎样把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一般学生都会用31×12,即先将因数分别扩大10倍,再将得出的积除以100,就能得到所求的值。这时,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学生找出“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的规律,并把这个解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师拨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关键,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懂得基本的知识就够了,实际上只有半桶水,只会做一些简单的题目,在真正解决问题时不能灵活运用。教师有效的点拨可以将学生从基本懂得提升到会变通、运用,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重要的意义。

三、明明白白时的策略——教师创学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肤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对数学知识世界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教师要有针对性、创造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对于学生已经完全掌握的内容可以设计向上攀登的“支架”,促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开辟新思路、新方法。

例如,在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分数乘法的应用”中,有一道例题:“汽车要行84千米,已经行了全程的2/3,已经行了多少千米?”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怎么理解“已经行了全程的2/3”?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自主分析,如画线段图、用归一法、分数的意义等。虽然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但是学生需要学的不只是会做这道题,而是要学会分析问题的不同思维方式。

“教师创学”的策略就是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局限于按常规的方法去处理问题。有些问题教师往往可以借助学生的思维再顺势而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摘到苹果”。数学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形成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不仅意味着掌握数学知识,更是一种思维上的突破。

总之,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以及良好数学习惯的养成。

(责编 李琪琦)

G623.5

A

1007-9068(2016)35-078

猜你喜欢
小数数学知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数加减“四不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