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卓
摘 要 本文选取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间段的进出口数据,运用修正的CMS模型,从需求、结构和竞争力的三维视角,就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波动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需求规模效应对促进我国出口起了主要作用;结构效应在危机前后波动较大,且大多数地区对我国出口产生了抑制作用;竞争效应贡献度有正有负,但危机后,大多数地区的竞争效应对我国出口抑制作用在增强。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对我国出口的抑制效应方面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发展多元化出口结构,优化我国市场结构;推动我国商品以质取胜、加强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CMS模型 出口波动
一、 问题提出
2013年,我国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囊括了亚欧两大洲和部分非洲国家,这些国家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对象国,将“一带一路”战略落实好将有利于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带动我国出口、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尽管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整体呈增长态势,但仍有波动,且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出口动态增长不一。本文将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出口动态增长进行测算,并结合测算结果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1.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或国家出口波动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或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各地区有何不同?哪些因素促进了中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哪些因素又阻碍了出口?3.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
本文分为如下三个部分对上述问题逐步分析:第二部分将基于地理范围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归类,从CMS模型的发展和应用两个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2005年-2009年和2009年-2014年两个时间跨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的出口需求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进行测算,并做了各时间段、各地区、各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和文献回顾
(一)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本文从地理区域的角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划分,用地理区域角度来研究的原因在于在:1. 同一区域地理位置的发展程度相对相似,形成了比较相近的产品出口结构和产品需求;2. 从地理角度来划分能较全面考虑“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国家。这些因素将有利于结合需求结构、产品结构和竞争结构进行出口动态分析。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划分结果见表1。
(二) 文献回顾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Market-Shares Analysis,简称CMS模型)由Tyszynski于1951年提出。该模型的假设基础是:当一国出口市场份额不变时,其竞争力也保持不变,一国出口竞争力随该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化而同向变化。该模型将一国出口变动分解为两个效应:竞争力效应和结构效应。Fredoun、Milana、Jepma等对Tyszynski提出的CMS模型进行了一些完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Jepma从两个层次解析一国商品出口额波动的影响因素。但该模型经过改进后仍然存在计算复杂、缺乏对称性和对某些因素分解的含义不清晰等问题。我国学者也对该模型进行了一些完善。孙笑丹、张复宏等对CMS模型进行了相应简化,减少了模型计算量,使模型可操作性更强;张寒和聂影提出的修正模型不但节省了数据搜集工作和计算量,还部分解决了上述问题:一是修正后的模型对市场分布效应的衡量更加准确;二是将竞争力效应进行分解,使得同时分析某国的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可能。
从对CMS模型的应用来看,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基于CMS模型对某一产业的竞争力的分析;二是对进出口波动因素的研究;三是贸易增长的成因分析;四是贸易失衡研究。从目前文献来看,对“一带一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分析,较少有运用实证的方式对“一带一路”的出口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而这正是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本文为平衡地分解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并降低计算数据量,借鉴张寒和聂影修正后的CMS模型对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三、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2. Jepma修正的CMS模型
Jepma修正后的CMS模型是目前许多对CMS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的蓝本,该模型从两个层次出发,分解了CMS模型。Jepma修正后的CMS模型在进行第一层次分解时,分成了竞争力效应、结构效应和二阶效应:
(二) 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及数据说明
1. 修正的CMS模型
Jepma修正的CMS模型通过二步分解,对研究问题深入提供了帮助。但这个模型仍存在计算复杂、不对称和分解含义不清晰等问题。国内外学者进一步针对Jepma模型的问题进行修正。本文借鉴张寒和聂影修正后的模型就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动态增长进行研究。该模型对称地将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分别分解为产品结构效应、市场结构效应、产品竞争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修正后的模型不仅解决了Jepma模型中的不对称问题,同时还将原来两步求和公式进一步简化为一步求和,减少了数据计算量,提高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四、 测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本文所用修正的CMS模型,计算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出口的两期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本文将对测算结果进行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对比分析
本文对国别和商品门类的具体分析中,所用数据均为在计算CMS模型过程中所得,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对这些计算数据结果不一一列出。
(一) 出口额变动分析
1. 整体来看,如表3和表4所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出口变动均为正,说明中国对这些地区的出口在不断增长。以第二期(2014年中国对某地区出口减去2009年中国对该地区出口)为例,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增长了1644.64亿美元,增长额最大。对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SITC6、SITC7、SITC8类三种产品的增长,它们分别增长了175.75亿美元、417.12亿美元和132.56亿美元。对西欧和南亚出口增长也较多,分别增加了525.77亿美元和437.89亿美元。SITC7、SITC8两类商品对中国向西欧出口的增长贡献最大,分别增长了396.89亿美元和190.07亿美元,其他类商品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对南亚增长最快的是SITC7类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