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船舶制造业的全员绩效管理办法

2016-03-03 15:09张明慧李帅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6期

张明慧 李帅

摘要:在新形势下,提高船舶制造业管理水平,改革绩效管理,实施全员绩效管理,对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实际表现进行准确的评价与衡量,有助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企业实力的提升。文章对新形势下船舶制造业的全员绩效管理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船舶制造业;全员绩效管理办法;工作业绩;实际表现;企业战略思想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6-015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06.079

船舶制造业只有不断完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应对产能过剩问题,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采取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全员绩效管理办法十分必要。

1 背景

现阶段,产能过剩的压力较为严重,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严重的供求矛盾。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次贷危机,欧美的需求增长模式是通过过度借债与资产泡沫来拉动的,这一模式受次贷危机影响而终止,金融市场也因此而出现了大幅度且持续性的波动,并降低了全球制造业活跃程度。在金融收缩与全球需求变动的背景下,我国船舶制造业也面对着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的严峻形势。只有提质增效、降低成本才能保证生产制造业能够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就是科学的激励政策与精细化的管理。因此,船舶制造企业应将业务单元细化,以服从企业战略思想为重要前提调整组织架构,积极构建创新型管理模式,使管理能够实现资源优化、战略协同、风险可控、及时响应市场、组织建构扁平,以新的格局面对新的形势。全员绩效管理办法是系统化、精细化、专业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结果,其基础是原有的组织机构,在将管理基础夯实的前提下将企业经济秩序理顺,从而使企业内部结算体系得到完善与强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2 内容

2.1 四层面、五原则与六步骤

2.1.1 四层面。四层面具体指的是四级战略框架,即从四个层面监管各经营体的生产运营情况,避免各个承包单元本末倒置,不将企业的长远利益与战略发展考虑入内,只追求眼前利益,从而防止以包代管问题的发生。四层面主要是成长与学习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客户层面、财务层面:(1)创造价值的持续动力与最终源泉是无形资产,因此应从成长与学习层面出发,实现组织、技术、人力之间的结合,提高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含量;(2)从内部流程层面出发,通过内部流程业绩对财务结果、客户结果进行改进,创造价值主张并向客户传递;(3)战略中心要素是客户价值主张选择,财务业绩的一个重要佐证是目标客户的成功,客户增长率、客户保持率、客户满意度等滞后结果指标是衡量客户成功的重要指标,此外,客户层面也对目标细分客户价值主张做出了定义;(4)财务层面,将企业持续增长价值创造方法通过战略进行描述,定义组织成功,进行滞后指标监管。四层面有助于协调无形资产,不断使之增强,将各项要素相连形成因果关系链,推动流程业绩的改善,不断增强企业实力。

2.1.2 五原则。在管控中应坚持五项原则:(1)安全生产。企业的生命线是安全生产,只有坚持安全生产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2)保证质量。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质量保证,需建立完善质量追溯机制优化承包体系,要求各承包单元在接到任务后质量与数量并重,不可轻质量而着重追求数量;(3)可持续发展。即加大科技管理比例,释放生产力。实施全员绩效管理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体现,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4)成本最小化与管理效率最优化。管理成本与管理工作效率的具体变化是对承包单元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5)外部市场内部化。这是实施承包的主要意义,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获取利益,因此应坚持市场导向,争取最大化的利润。

2.1.3 六步骤。实施全员绩效管理总共分为六步骤,首先需进行调研,在充分的调研后做设计与培训,接着试运行,在完成上述环节后则可全面实施,并在实施中采取跟踪纠错措施。

2.2 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即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实施全员营销。让一线员工对市场压力有所体会,将一线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明确利、权、责,从而促使基层组织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压力传导方式之下明确企业发展责任与使命的承担者并不是单一的个人或部门,而是全体员工。为了将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企业应将创利能力与薪资福利联系起来,鼓励员工勇敢拼搏、团结一致,共同发挥力量做好生产与经营,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跨越发展。企业应将市场作为工作重心,改变业绩加职务的传统薪资分配方法,其中领导班子需发挥带头作用,将市场成果作为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薪资确定的条件之一,将市场作为领导班子中80%成员的重要职责。此外,对于其他员工和管理层,也应将各自岗位相关的指标和企业的效益作为薪资要素之一。从上而下地进行调整,鼓动全员参与,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使客户的需求与要求得到满足,实现企业整体的共赢。

2.3 全面改革承包经营

根据企业职能部门与下属各单位责任与业务的不同对承包经营进行分类,三个承包中心三种类型,即费用中心、生产中心、利润中心:(1)费用中心为各职能部门,除了原本的职责外还需负责管理费用的控制,将部门费用控制、服务生产、服务市场、利润指标完成情况、全额指标完成情况与考核薪资挂钩,从而实现以生产经营作为中心,各职能部门将配套服务做好的目的;(2)生产中心为各业务独立的子公司与分公司下属生产车间,其义务与责任是对生产成本与费用进行控制并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因此,生产体系各班组需全面承包各项业绩指标,如安全、质量、进度以及费用等;(3)利润中心为可以独立核算出对内对外利润的业务独立的子公司与分公司,存货、应收账款、合同签约、现金流、利润五大指标是其承包范围,负责利润增长与利润指标,全员绩效的薪资根据利润计提。

2.4 全过程承包

确保调研充分,对不同体系承包单元的任务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分解细化工资,与各项费用结合,在各体系基层承包单元中落实目标责任。制定不同承包方案,制定前提为将价值创造过程如生产、设计以及营销等当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分别承包。在各体系中以不同的核心考核指标进行考核,确保企业运营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以及各个流程中均有效贯穿承包经营改革,使工作链无缝衔接。

2.5 两个支柱

两个支柱即内部交易体系、管理信息化平台。各个承包单元在全员绩效管理之下会成为独立的经营体,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权责、贡献的划分以及目标的分解。在独立的经营体间存在内部交易关系,需依据适应性原则来进行内部交易体系的建立,数字化是必然,货币化则无硬性要求。承包单元内部与不同单元之间的核算量会随着内部交易体系的建立而增大,并且企业的经营运作在全员绩效管理之下需不断提升信息化与透明化。此外,对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强化与完善十分必要,良好的管理信息平台有助于监控与管理工作的展开。

3 体系的具体建立

建立全员绩效管理体系需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展广泛而长期的调研并反复论证。管理的开展需要设立专项工作小组与承包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工作小组的成员为相关部门中的强将精兵,具体是从企管部门、市场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部门中征调;承包改革领导小组的核心为企业领导,两组小组相互协作,确保承包改革的顺利开展。培训、宣传、工资方案、承包方案、经营计划、定岗定编等均是工作小组的具体工作,工作小组各自将份内的工作做好,高效完成全员绩效管理的前期准备。

为保证人员数据与材料的准确,定岗定编小组需逐一梳理与核实在职人员的职责任务、结构、编制等情况。了解岗位实际情况,以人岗匹配原则编制定岗定编方案。将轴心设为生产与经营一线人员,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人员结构比例规范化,保证员工在合适的岗位上任职,发挥最大的作用。

工作小组需做一手资料的收集,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和口头询问的方式,多到班组中走动,通过与班组长和员工之间的交谈了解生产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听取班组长与员工的建议与意见。开展专项会议对收集到的信息展开讨论,向有关专家咨询,制定解决方案并反复论证。在相关方案的制定初步完成之后选择试点对象,试点对象应为有代表性的班组,在实施前,应开展承包管理相关内容的培训,组织班组长与管理人员参与,在掌握其内涵与操作后实践。加速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与完善,为方案的全面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建立需以现行管理层级与管理体制作为依据,并始终贯彻真实性、控制性与效率性的原则:(1)结合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突出重点,实施量化评价,分类分层地逐级考核,突出业绩;(2)考核的重要前提是合理地对全体员工进行分类,以岗位关键职责为依据进行划分,主要有四类,即操作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领导类管理人员;(3)围绕绩效管理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包含绩效管理机构与具体职责、绩效跟踪与反馈、绩效考评的核算与兑现、绩效考评的标准与方法、绩效管理的对象与分类等;(4)建立维护机制,实施协调反馈与跟踪管理,考评并不是僵硬固定的,若被考核者有异议可提出,通过协商、向隔级主管申诉、向高级主管反映等方法进行解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4 结语

实施全员绩效管理有助于提升管理的透明化与信息化,使薪酬、奖罚、升迁均有客观的依据,使企业员工能够了解工作反馈,从而扬长避短,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巧红.许继集团基于战略执行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2015,(8).

[2] 王少华,周驰.深化全员绩效管理助推公司业绩提升[J].现代经济信息,2015,(7).

[3] 张行.大型国有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体系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2015,(4).

作者简介:张明慧(1988-),男,湖北钟祥人,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船舶制造。

(责任编辑: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