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二十中学校)
浅谈音乐课在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运用
刘海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二十中学校)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内在情感的语言外化,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音乐是表达感情最好的途径之一,也最容易唤起聆听者的内在情感,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入音乐环节,有利于开展情境教学,这一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
新课导入是否能做到先声夺人,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旨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前挑选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音乐来播放,可以很快地在课堂前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以便课堂开始后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状态,更好地学习新课。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播放《三国演义》片首曲,把学生带入词作的境界中,抓住这个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学生对词作的理解,易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讲《边城》时,先听黄磊演唱并朗诵《等等等等》,欣赏屏幕上的画面,由与课文相关的画面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进30年前偏僻的山城。
用音乐导入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明确目标,在开始播放前,要让学生知道目的是什么,让他们去体会其中的旋律,体会其中的情感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听。其次,适时引导,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音乐的意境,教师可以为歌曲加上独白,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第三,承上启下,教师应该让学生有个过渡,提前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在音乐播放完时,要顺利地过渡到新课教学上去,使学生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和美好的意境。配上音乐来朗读,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作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选择音乐时,应注意乐曲的内容、风格和意境要与课文内容相协调。喜剧性的内容应选择欢快的乐曲,而悲伤的内容应选择低沉哀婉的乐曲。如,朗读《黄河颂》和《长江之歌》时,可以配《黄河颂》和《长江之歌》;朗读《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可以配《在希望的田野上》;朗读课文《难忘寄园情》末段和《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可以配《红楼梦》中的乐曲《葬花吟》和刘天华创作的哀乐《病中吟》。这种配乐朗读的形式,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我与地坛》这篇散文主要是作者对人生深沉的思索,语言的深沉绵密和思想的深邃是本文的特点,这造成了学生对本文理解上的障碍。教学时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诵读,将音乐与诵读结合起来,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的意境中,可以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朗读配乐上的选择方面,应该选用一些不太流行的,偏门一些的,学生没听过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不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
歌词是教师进行语法知识教学的宝贵素材。大多数歌词的语言凝炼、优美,挑选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在教学时巧妙运用。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句训练题,绝大多数的范例是学生学过的,学生做起来感觉较枯燥。如果教师不用书中现成的例句而以歌词中的词句为例来进行教学,可增添语言训练的鲜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如,教形声字的认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某些歌手演唱的歌曲中找读错的字音,如《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中“白发渔樵渚上”之句,其中“樵”字应读“qiáo”,而杨洪基却唱成“jiāo”,《但愿人长久》中“低绮户”之句,其中“绮”字应读“qǐ”,而邓丽君却唱成“yǐ”。此外还可以对歌词中的病句、句型等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语文的运用能力。
对于那些加上曲谱就可以唱出来的词、曲、散文,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演唱一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从探索性的教学实践中得出,给语言加上旋律,语言就变成了音乐;把音乐的旋律拿掉,音乐就变成了语言,在语文课堂上引入音乐,可以让学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双重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而有些单单从文字语言上难以理解的作品,在导入音乐环节后,可以通过音乐来传达文学作品里所蕴含的情感蕴意,两者相辅相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孙鹏.负情境教学法构想[J].职业,2011(3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