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霖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81)
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及缓解方法
李沁霖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81)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三学生由于老师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周围同学的白热化竞争以及自身学习方法不当而造成的挫败感等原因,大部分同学都存在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文章主要针对原因及现状简要探索两点缓解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的方法。
高三学生 心理压力 缓解方法
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是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其所造成的心理波动,是高三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在压力下形成的一种紧张及应激反应,即周围人群及环境对自身的所需与自身能力无法形成平衡的一种状态。[1]
作为高三学生,我们应学会理性看待高考与未来的关系,保持良好的抗压心态。同时,要多参加文体活动并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平时要加强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正常的沟通交流来矫正观念并释放压力。我们高三学生需要培养自身的开放性思维,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平时多注意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乐观心态。学习要进步是需要有一定压力的,但我们不能被压力所左右,更不能被压力所打败。[2]
我们高三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目标,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要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不断进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信,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给自己定位,学习上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学习方面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认真思考,自己思考后还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对于情绪上的问题要正确面对,及时缓解,可以通过向老师、同学、家人倾述的办法来缓解,也可以通过运动、兴趣爱好等方式来转移或释放。
作为高三学生,我们平时要多注意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在课堂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少受负面信息影响。我们也应学会主动思考与感受问题的存在、直面问题的存在,愿意向老师、同学表达思想情感与行动。通过我们学生的自身心理建设,相信我们会在课堂学习及日常活动中受到更积极观念的影响与感染,从而促进我们自身形成良好的抗压思想意识形态,提升我们自身的抗压能力。这也将促进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进程,进一步发展教育,体现教育的正确引导性,进而促进社会进步。
我们还应使自己学会长期坚持、凡事不轻言放弃的品格。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具体的实践,以增强自身学习的信心,也最终使自己形成积极向上、正确抗压、愿意担当、能够担当的优秀品质。
例如,我们可以在高三生活有限的课余时间里选学一门乐器、参加某项知识问答竞赛、学习一种放松身心的舞蹈、学习一种解压的体育运动等等,让自己的课余生活过得充实而美好。适当的课外生活不仅可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还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或发泄。我们要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解除束缚和压力,通过调整心态来感受学习之余的自由和愉悦。
作为高三学生,我们除了要学会理性看待高考与未来的关系,保持良好的抗压心态之外,还要学会自我调节,注重保持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
我们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应摒弃“题海战术”,学会自我放松,紧张学习也要做到劳逸结合。我们要尊重师长、团结同学。要学会鼓励、表扬他人,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他人的鼓励与表扬。调节情绪,让自己的每一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正能量。
作为高三学生的我们,即将面临成人礼,成年了意味着我们将担当更多的自身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们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知识面,养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之后,在压力面前才不会害怕或停滞不前。
例如,参与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参加适当的文艺活动可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再如在高三有限的课余时间里参加音乐会、美术展、手工制作、参加春游等活动可以有利于扩散我们的思维,积极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我们高三学生也应使自己认识到课余生活为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满足个人心理需要带来的积极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课余生活,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转移压力,消除心理阴影。
由于良好、正确的抗压心态是我们高三学生缓解心理压力的基础,我们应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坚定方向并付之以正确的行动,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会调整、转移、缓解、消除学习中的压力,同时不断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再如,我们还应学会把亲切的鼓励与微笑给予老师及身边的同学,培养自己生活中的信心,勤于关注美好积极的事物,以积极的心态来缓解高三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与压力。
我们还应多参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参与课堂理论讨论、多参与实践活动、多参与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培养我们自身积极的抗压心理。
总之,作为高三学生,我们应理性看待高考与未来的关系,保持良好的抗压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注重与老师、同学的和谐关系,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
[1]苏丽.缓解高三学生心理焦虑的方法[J].林区教学,2016,(6):15-16.
[2]倪兆峰.高三学生“高压”心理及调整对策[J].学周刊,2015,(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