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玉 能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严谨的学者求实的学问
张 玉 能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阎国忠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师,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他的西方美学研究和当代美学研究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都是一种有力的促进。他对实践美学的态度和研究,足以反映他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尽心尽力,而不是钓名沽誉,更不是“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而是建设性地“反思批判,实事求是”,为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而无私奉献。
严谨;学者;求实;学问
2015年8月15日是阎国忠先生80岁诞辰,北京大学举行了《美学七卷集》的首发式和“美学的西方渊源与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我本来已经准备好去参加这个学术研讨会,无奈自己刚刚动了手术还在恢复中却又遇上了夫人住院,所以最终抱憾没有亲临活动现场。阎国忠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师,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他的西方美学研究和当代美学研究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都是一种有力的促进。他可以说是除了朱光潜先生以外较早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美学的新中国美学家,尤其是他的西方中世纪美学研究,成绩卓著,影响深远,在国内除了复旦大学教授陆扬的中世纪美学研究以外,几乎没有人可以与他比肩。他关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促成了他的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特别是关于实践美学的功过得失和未来发展他做出了最为实事求是的判断和研究,最近他又在关心中国当代美学的进一步发展,组织了一组笔谈发表在《上海文化》2015年第8期上。这些都必将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我与阎国忠教授的交往比较多的大概是在1998年前后,当时我们经常参加武汉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的博士生论文答辩,又恰逢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已经展开了。阎国忠教授知道我是蒋孔阳先生的学生,是坚持实践美学观点的,所以,他曾经向我收集过关于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的材料,我也十分关注他发表的相关文章。在这里,我就主要从阎国忠先生的实践美学研究来看他的学术研究的严谨和求实的特征。
阎国忠先生对实践美学的态度和研究,足以反映他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尽心尽力,而不是钓名沽誉,更不是“怀疑一切,打倒一切”。
在《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中,阎国忠对实践美学在美学上的贡献做了充分的肯定,他主要概括了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它把美学探讨的中心从静态的美在何处,引向了动态的美是怎样发生发展的,从而大大推动了审美社会学的研究;第二,它把实践概念引进到美学之中,而实践概念是历史概念,这就使美学超离认识论成为可能;第三,它的理论指向直接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人的本质、人的尺度、人的创造力等,于是人本身成为美学的最大课题;第四,美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抽象的概念的论争,而与人的生产劳动、自然环境以及艺术创作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第五,它引发了人们对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著,特别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学著作的兴趣,使马克思主义美学脱离了旧的唯物主义色彩的阴影。*本文的材料来源主要是:著作《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攀援集——经验之美与超验之美》,论文《给实践美学提十个问题》《人与自然的统一 ——关于美学基本问题 》《爱的哲学与美的哲学》等,不再一一注明。同时,他也明确地、如实地指出了实践美学的局限性。他在该著作中指出:实践美学的根本问题是试图以物质实践解释作为精神现象的审美活动。它所告诉人们的是:作为审美的客体,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艺术作品中的,是从哪里来的;人作为审美的主体是怎样生成的;人何以能够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审美客体,又何以能够从他所创造的审美客体中获得一种愉快。但是,美学所要探索的问题主要的不是这些,而是美是什么,审美如何成为可能,在美感的一刹那中,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美感的快慰是什么性质的,它与一般快感有什么不同,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道德活动是怎样一种关系等。实践美学认为马克思提出但经过他们解释的“自然人化”,既回答了美的本源问题,也回答了美的本质的问题。实际上,它并没有回答美的本质问题,而作为对美的本源问题的回答也是值得商榷的。阎国忠教授的这些分析论述是切中肯綮,合乎事实的。
在这种充分肯定实践美学的基础上,阎国忠先生清醒地评价了实践美学。他指出:实践美学在我们国内目前是处于主流地位的美学,它的影响至少在一般读者中还在不断地扩大,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主要观点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之上,特别是马克思的有关著作为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读者长期受到马克思主义熏陶,对于实践美学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实践美学经过差不多两代学者的研究和探索,在许多观点上不断有新的补充和修正,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它避免了其它一些美学因为偏狭而丧失话语权的命运。实践美学是我们中国学者在美学上的重要成果,并且是可以在国际学术界发生影响的成果,所以我们都有责任珍惜它,维护它。
我认为,阎国忠教授的这种态度和评价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与人为善的,建设性的,是可以促进中国的实践美学进一步发展的,也是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和巩固发展美学多元化格局的可行之路。看看当今中国美学的现实状况,除了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以外,中国当代美学流派还有多少可以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的?有些宣布“实践美学已经终结”的人,连自己的基本美学观点都还没有形成和宣布出来,就不去说它了。后实践美学中倒是有几个美学流派还有一点具体的理论阐述,比如“超越美学”、“生命美学”、“体验美学”等等,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好像也是后继乏人的,接班人中的理论阐发好像乏善可陈,不如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那样的发展势头和后劲。再说,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毕竟还是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多元”格局中的“一元”,它不但没有终结,而且还在前进,中国当代美学进一步发展的“多元化”,能够离开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吗?在某种程度上,阎国忠教授的美学设想和基本理论,也正在走向与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一致的方向和道路,即,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以西方美学思想为参照系的方向,也就是刘纲纪先生所说的“打通中西马”的方向和道路。阎国忠教授认为:实践美学正在走向成熟,我们期望实践美学在他们及后来一些年轻学人的努力下有更多的新的建树。
正是在这种充分肯定和正确评价的前提下,阎国忠又严肃地指明:实践美学同样面临着许多挑战,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实践美学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完善。他就是这样抱着完善和发展实践美学的目的,以与人为善、共谋发展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分析了实践美学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李泽厚、刘纲纪、周来祥、蒋孔阳等人的实践美学思想,并给实践美学提出了一些一针见血、切中肯綮的重要问题。由此可见他对实践美学的研究确实是建设性的“反思批判”,“实事求是”的共谋发展,而不是像有些个别人那样钓名沽誉,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必欲置实践美学于死地而后快,急急忙忙地宣布实践美学的“终结”,却拿不出真凭实据和充分说理的文章,主要就是借着“批判名人”、“批判名家”来沽名钓誉。
阎国忠反对那种“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对实践美学的“讨伐”,而是具体分析了实践美学的创始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他梳理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将它归纳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以“人化的自然”为立论的基点而展开的:第一阶段,“人化的自然”只是物质实践的另一种表达。论证的主题是美即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感是对美的反映。第二阶段,“人化的自然”主要指人在自然中生成。论证的主题是人的主体性的两个方面,理性向感性的积淀,社会向个人的积淀,历史向心理的积淀。第三阶段,“人化的自然”在哲学层面上被分解为“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在心理学层面上被分解为“外在自然人化”与“内在自然人化”,论证的主题是由“工具本体”向“心理本体”的过渡,即“新感性”的建立。这三个阶段,严格地讲,并不是一个前后一贯的逻辑整体,但它的跳跃性思维和自我否定过程却也为美学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注入了新的生机。此外,他对马克思、康德等经典作家的细致的品味和大胆的阐释,对当代社会与学术潮流的敏锐的觉察和吸纳,对美学作为一门关乎人性完善的科学的关注和思虑,也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阎国忠以为,“实践美学”还只是美学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中间形式,它并没有摆脱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因而并没有找到审美活动赖以生成和发展的真正根基。
为了反思和批判实践美学,阎国忠教授给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提出了十个问题,文章题目就叫《给实践美学提十个问题》,刊发在《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上。这十个问题是:一、马克思主义有没有哲学本体论?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三、人的“主体性”中是否包含“受动性”?四、“人化的自然”是否就是美学意义上的美?五、美作为最高抽象的概念是否有内容和形式的区分?六、马克思说的“按照美的规律造型”能否作为美起源于劳动的依据?七、能否认为艺术美是美的集中和典型的表现,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八、美是艺术的本质和目的? 九、是否能够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寄托于艺术上?十、美学能够摆脱批判性和否定性,成为像数学一样的精密科学?这十个问题的核心是对“实践”概念的理解。阎国忠指出:李泽厚认为实践就是物质生产实践,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理解要宽泛一些,同时还指人自身的生产,而且,他们非常肯定地说,正是“这两种生产”构成了“历史中的决定的因素”。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工具的使用,一方面是在共同的劳动中形成的特有的两性关系,才是人得以超越一般高等动物具有审美需要和情趣的原因。不过,性作为一种生物性因素本来就在人的生命的根底部,因而人的审美情趣与一般高等动物对色彩、线条、形体的兴趣之间并不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应该是美学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学术资源。如果这样理解“实践”概念,那么对马克思讲的“人化的自然”、“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以及“彻底的人本主义与彻底的自然主义的统一”等也都应该有另一种不同的理解,相应地,对上述十个问题也应有较之“实践美学”更为确切、合理的回答。
我作为坚持和发展实践美学的学人,对于阎国忠先生的这些问题是基本认同的,而且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还在一些文章中作了一定程度的回答。尤其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问题,“实践”概念的问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即实践的“双向对象化”的问题,“美的规律”的问题,艺术与美的关系问题,美学的定位问题等等。我觉得,阎国忠教授所提出的问题是关系到实践美学和中国美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尽管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他的结论,但是,我们却不能回避他所提出的问题。比如,中国美学应该走出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的樊篱,纠正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论的错误观点,应该走向阎国忠所谓的“工具本体论”或者刘纲纪所谓的“实践本体论”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正确、全面、系统、科学地阐释“实践”概念,使“实践”概念跳出“物质生产”的框框,与时俱进,让“实践”涵盖物质生产(包括人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生产整体,以建立完整的“实践”范畴体系,建设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全面理解和把握“人与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实践是主动性和受动性、感性和理性、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应该包含人的需要、生产劳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个层次,因此,“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关于美的本质的第一级本质,它全面地反映了美与人和人的本质的密切关系;“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是“实践”的一个方面,它反映了实践的主体性,实践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化的人”,它是实践的受动性的表现,实践就是这样一个人与自然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美学的基本问题,美是经验的,也是超验的,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个说法区别了人的劳动和动物的“劳动”,“美的规律”也就是自由创造的规律,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相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规律,因此,“自由创造”或者“实践的自由”是美的第二级本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艺术是一种“实践—精神的”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精神生产,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因此,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艺术与科学、道德、宗教的主要区别就是美,艺术并不能等同于美,但是,艺术必须具有审美本质或者美的本质;美学学科的性质应该包括:一、美学是哲学的分支,或者说,美学是哲学性比较强的学科,二、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三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因此,美学的形而上性、抽象性、革命性、反思性、批判性是永远应该坚持和发扬的。这些关于实践美学的重新思考无疑对中国当代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阎国忠教授为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作出了无私奉献。他坚定地说:中国需要美学——一种作为哲学分支的美学,一种与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相区别的美学,一种立足于形而下的经验世界,而以形而上的超验世界为终极指向的美学,因为我相信人的觉醒、人格的完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而这正是美学的出发点,是审美教育的诉求和宗旨;我相信中国五千年来优秀的艺术文化遗产需要整理和阐释,而这正需要美学提供一种审美的视角和尺度;我相信在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实用主义畅行无阻的时代,尤其需要讲一点“出世”的精神和宗教情怀,而美学正是通往人生最高境界的“桥梁”;我相信未来社会应该是“彻底的人道主义与彻底的自然主义的统一”,而这只能寄予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解,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科学能够比美学更有话语权,更有价值,更值得尊重。
阎国忠教授明确地将一百年来的中国美学的发展概括为七种模式的转换和更迭的过程。这七种模式是:王国维的以“境界”为核心概念的美学,宗白华、吕徵、朱光潜(前期)、叶朗的以美感经验(美感态度、移情、直觉、感兴)为核心的美学,蔡仪的以“典型”为核心概念的美学,高尔泰的以“自由”为核心概念的美学,李泽厚、朱光潜(后期)、蒋孔阳的以“实践”为基础概念的美学,周来祥的以“和谐”为核心概念的美学,以及以“生存”或“存在”为核心概念的后实践美学。这七种美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美学,美学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做了自己的回答。正是通过他们之间的质疑、论辩和反思,中国美学在一百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基本上得到了确认,从而摆脱了审美主体与客体、美感与美孰先孰后这个子虚乌有问题的纠缠,将美学引向具体审美现象本身;第二,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美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基本上得到了肯定,美学被逻辑地引向了人的生存或生命本身;第三,奠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多元化的方法论在认识上达到了基本的共识,于是,大大拓宽了美学研究领域,为全面、深入地探讨美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可能。
阎国忠教授经常思考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问题,指出中国当代美学的最核心问题有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基本问题、范畴体系和方法论,并对这些问题,在批评和借鉴七种模式成果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回答。其一,他接受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的提法,但不是传统意义的认识论,也不是李泽厚所理解的“美的哲学”,美学之所以是哲学的分支,是因为美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哲学体系之上,必须秉有形而上的超验的本性,同时,又必须有仅仅属于自己的形而下的经验的领域。艺术哲学的对象是艺术,美学的对象是审美活动。艺术哲学是对艺术作为生命总体或观念总体的哲学思考,其中包括审美活动;美学是对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生命形式或情感形式的哲学思考,其中包括艺术。因此,他不赞成将艺术哲学与美学混同起来。至于艺术社会学,在他看来,虽然它也以艺术为对象,但其着眼点在社会,而非人生,对于美学只有比较、参照和借鉴的意义。其二,他赞同将美学对象确定为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具有三个不同的层次,这就是:直觉—形式,想象—意象,生命体验—终极境界。人类无论就个体或群体讲,都在不同程度地反复经验或体验着这三个层次。审美活动一方面植根于现实的物质实践,另一方面指向理想的超越境界,这种绵延和伸展的特性就是康德所以称审美判断力具有“桥梁”意义的原因。其三,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问题,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属于美学问题。所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就是马克思讲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问题,无疑,这是比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更为根本的问题。艺术的意义在于与自然、生产构成一个往复循环的动力链,将自然世界、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沟通在一起,使对美的向往成为人的全部生命的一个特征。其四,美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方法论的综合性、多元性是必然的,但是美学作为独立的科学应该有着不同于其它科学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体验、反思、思辨。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活动,唯有用体验或再体验的方法才可能洞悉体验本身,这从十九世纪狄尔泰、柏格森之后基本上没有争论。但是,仅仅体验是不够的,因为体验总是针对个别性,美学作为人文科学,必须通过反思,即通过对当下体验与原有体验、自己的体验与他人的体验(艺术品)的融通和综合,上升为普遍性,而且,美学还必须借助于思辨从形而下的经验性活动中揭示形而上的超验性的东西,“追踪并领悟生命的意义”。其五,他以为,学术界对美学范畴的理解是比较混乱的。问题还不在对范畴的数目和种类的区分上,而在对范畴的性质和定位上。在他看来范畴虽然是认知的产物,是最高概念,但却是以事物本体的存在和运动的形式为其根基的。范畴是本体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若干侧面,其数量是有限的。由于运动是向对立面的转化,所以范畴总是相互对应和相互转化的。其六,美和爱的关系是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他看来,这是任何一种有影响的美学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柏拉图和今道有信的研究一方面确证了,另一方面又强化了他的这种意识和信念。他认为,美感的真正奥秘在对美的爱,只有爱才能说明人们为什么能在欲望、知觉、内模仿、联想、移情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同时又能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整个精神和人格的提升。他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认识,除了柏拉图之外,还受到了孔子与当代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的影响。孔子说:“里仁为美。”乌纳穆诺说:“到底是因为事物中所具有的美与永恒而唤醒、激发我们对于它们的爱,或者是由于我们对于事物的爱而使我们发觉事物所具有的美与永恒?难道说美,以及随之而来的永恒,不就是爱的一项创造吗?”为了弄清楚美与爱的关系,他还查阅了孟子、荀子、董仲舒、普洛提诺、圣奥古斯丁、斯宾诺莎、休谟、帕斯卡尔、康德、弗洛伊德、海德格尔、马克思·舍勒、弗罗姆、A·H·马斯洛等三十多位哲学家或思想家的书。虽然他们中大多数都语焉不详,但还是给了他了不少的启迪,不仅坚定了他的认识,而且使他逐渐形成了几个基本观点和逻辑理路。其七,他指出:爱与美有着共同的本源。它们同样是生命的一种欲求和内驱力,同样植根于人的自由的本性。性、生产、交往、归依、自我实现是它们得以生成的一个个环节。爱与美有着相似的历程。它们同样发轫于人类充满稚气的童年,同样经历了宗教的洗礼和人文主义的启蒙,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样得到了极度的张扬,在工具理性和压抑性文明里同样受到了普遍的扭曲。爱与美有着对等的定位。如果理智、意志、情感是三位一体的心理结构,爱就是理智、意志、情感的共同的基础、内在机制和价值取向;如果真、善、美是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而真被理解为存在的本体,善被理解为存在的趋向,美被理解为存在的表征,那么,爱与美就具有相互对应的定位,爱就是对存在的表征,即事物整体的爱;美就是让整个心灵投入其中的美。爱与美有着相同的意义。爱的意义就是指向美,美的意义就是彰显爱。爱与美的意义就是通过协调理智、意志、情感,通过整合真与善,构成人的以自由为归宿的超越性心理结构,以虚静的心境和批判的精神去面对世界。其八,他认为,审美活动的意义之一就是回返感性。与认识活动、伦理活动、功利活动不同,审美活动不仅以感性为基础,而且自始至终保持着感性的形式。审美活动需要借助视觉、听觉及其它感官,需要调动意识与潜意识中的各种记忆,需要伴有情趣和激情的联想或想象,总之,需要调动身体的各种器官,并使其达到协调和平衡,因为这个原因,审美活动承担着认识、伦理和功利活动所不能承担的维系和激发感性能力与机制的使命。回返感性,实际上就是回返生命的根底部,回返感性与理性未被分割的原初状态,从而为超越有限生命,实现感性与理性、人与自然的彻底统一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其九,他把美学与信仰联系起来。他认为,决定审美超越性的不是回到生命的根底部,而是确立生命的终极部。只是由于有个终极境界,即超验之美,审美活动才总是带有一定理想的性质,带有否定的和批判的性质。而这样就涉及到人的信念或信仰,因为终极境界存在于信念或信仰中,而不存在于思虑或想象中。通向信仰的秩序就是爱与美的秩序。对于美来讲,就是由直觉—形式到想象—意象,到生命体验—终极境界的过程,对于爱来讲,就是由性爱、友爱到博爱,到大爱、圣爱的过程。美作为直觉处在生命的根底部,在这里,人作为整体与同样是整体的对象之间进行着直接的碰撞和交流。想象连接着生命的根底部与超验部。想象将人生存空间与时间联系在了一起,不仅记录了人的成长过程,而且引导人超越有限理智和意志,趋向真、善、美本体。美作为生命体验是直觉和想象所不能达到的生命的超验部, 即生命的终极境界。在这里,主体(人)与客体(自然)完全融合为一。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就是绝对理念与绝对心灵的同一;按照老庄的说法,就是天道与玄德的同一;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就是“天、地、神、人的共舞”。
从阎国忠教授的这些美学沉思冥想,我们就可以看出,阎国忠教授是在努力建构一种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他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美学,阎国忠教授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美学论述耳熟能详,心领神会,而且基本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方法。他是从反思批判实践美学的出发点开始他的美学建构的,特别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彻底的人本主义与彻底的自然主义的统一”的根本思想。这种建构思路是比那种引经据典来论述关于美的本质、美感本质、艺术本质等“六经注我”的方法更加高明的,也是比那种曲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我注六经”的方法更加求实的,因为它回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美学根本问题上,也是回到了中国特色哲学和美学的“天人合一”的基点上。他的爱与美的思考,尽管我并不完全赞同,但是,他的基本思路我是认同的。因为第一,美和美感及其艺术的情感中介性是显而易见的突出特点,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了美和美感及其艺术,而爱就是最为基本的情感,在美学中,在审美活动中,人与自然,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经过人们的性爱、友爱、博爱的中介过程就会升华为美。第二,爱也是一种实践活动,“生命”也是实践的一种存在方式,爱和生命也可以从“实践”的范畴来加以阐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把“爱”当作“实践感觉”,马克思说:“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①马克思还把实践与生命相提并论,他在分析“异化劳动”时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于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②因此,把爱和生命与美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应该也是实践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过,在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左倾思潮中这个思想观点被有意地遮蔽了。第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就最讲“情”的表达和抒发的。以爱为中介来思考美学问题,也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情感因素,是在力图寻找美学思想的中国特色,以建构中国特色当代美学思想体系。第四,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到歌德、托尔斯泰、海德格尔等人也都阐述过美与爱的直接紧密关系,关于这些阎国忠教授在《爱的哲学与美的哲学》中都有引述和阐发。由此可见阎国忠教授也是在努力进行“打通中西马”、建构中国特色当代美学的工作。
①②这段话引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第20页。
总而言之,阎国忠教授在论述实践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时候,不仅充分肯定了实践美学的巨大历史贡献,而且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实践美学的不足,还公正科学地评价了实践美学的当代价值,并且从实践美学主导思想成就出发进一步发展中国当代美学,从而对实践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作出了卓越的成绩。我不得不对着阎国忠教授的《美学七卷集》由衷地发出感佩:严谨的学者,求实的学问。
责任编辑:石长平
A Rigorous Scholar with Realistic Knowledge
ZHANG Yu-n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 China)
Mr. Yan Guozhong is my respected teacher and a serious scholar. His research on Western aesthetics and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is a kind of powerful promotion to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His attitude and studies on the practical aesthetics prove that he is with rigorous scholarship and dedicated to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pursu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rather than going after fame. In doing research, he took an attitude of critical reflection instead of total negation, thus contributing unselfishl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aesthe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igorous; scholar; realistic; knowledge
2015-11-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学’语境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11CZW017);2014年广西高校科研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形态研究”(ZD2014110 )。
张玉能(1943—),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美学、西方文论、文艺学等。
I01
A
1671-9824(2016)03-0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