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平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社科办,河南 郑州 450046)
“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探讨
宋 平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社科办,河南 郑州 450046)
随着全国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各地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快速推进,“双创”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创业创新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新追求。高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更新创业创新教育观念,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创业实践为重点,构建科学规范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营造优良的创业创新氛围,扎实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工作。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探讨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双创”理念的深入人心,创业创新正成为大学生的新追求。规范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既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应用型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科学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989年,柯林·博尔在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1]。上世纪80年代初,四川省的有识之士为解决弱势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率先提出了创业培训并在该省几个农村地区开展了创业培训试验。1998年以来,伴随着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全国高校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高潮,并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当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引发的自主创业再次升温时,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给予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政策扶持、组织领导等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3年5月至今,中央层面已经出台了22份相关文件促进创新创业,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国务院密集出台了6个有关创业创新举措,对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是指高校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创新的知识学习、精神形成、实践体验等方面的教育管理,重在对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它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2]。
我国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有三种模式:一是将学生的一、二课堂有机融合,以创业意识、知识架构、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来进行创业教育;二是以提高创业技能为目标,向创业学生提供资金资助及咨询服务;三是构建创业创新平台,实施综合式的创业教育。这三种创业创新教育形式在实际运作中则表现为火爆与冷清并存,热闹与尴尬同在。
(一)火爆的“双创”报告
一方面是学生管理部门通过校内课外活动在面上营造了创业创新的客观氛围;另一方面,来自一线的企业老总、创客、专家学者时常受邀在高校举办创业创新报告会,形成了创业教育的声势和影响。创业报告异常火爆,成功创业者的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二)冷清的“双创”教学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晚、推进慢,教材不统一,教改滞后,学术氛围差,指导缺位,导致“双创”教学出现冷清局面。目前,多数高校侧重就业教育与就业技巧指导,很少开展科学、系统的创业创新教育。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授课教师创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够,更缺乏创业实践经历,教学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学生认可度低,从而出现教师、学生对创业教学热情不高、效果不好的“双冷”现象[3]。
(三)热闹的“双创”竞赛
自20世纪80年代末武汉大学7名研究生创办“当代集团”开始,到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大赛,再到目前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省市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以及其他众多部门所举办的单项比赛,大学生的创业竞赛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些活动促进了高校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
(四)尴尬的“双创”实践
总体上看,高校对“双创”支持力度不够,“双创”教育优良环境和实践平台短缺。一是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脱节,产、学、研断层明显,教育实践活动和实践基地严重不足;二是缺少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和配套的教育教学材料,“双创”指导难以到位[4];三是创业贷款、创业基金及民间风投资金数量有限,申请条件高,手续繁杂,难以获得,不能满足学生创业创新的现实需求;四是受时间、场地、硬件设施等因素限制,学生的“双创”实践处于尴尬境地。
(五)缺乏的“双创”评价
规范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既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利于推动和完善创业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多集中在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度上,对学生知识整合、运用与创新的评价不完善,更缺乏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考核机制,对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否有效、如何改进和完善评估体系等都无从参照[5]。同时,社会上也缺乏第三方对创业创新效果科学系统的评价,加之“双创”教育存在着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四种界面障碍,从而偏离学生实际需求,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创业人才,未能实现高校人才与企业资本的有效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不仅要有专业技能教育,更需要创业创新素质的培养。而“双创”教育的实施不单单是高校的责任,也应是全社会共同参与落实的重要战略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认真分析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影响因素,可以明确“双创”教育的目标任务,找到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新途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业创新人才。
(一)社会层面
搞好创业创新服务是实现就业—创业—创新的关键,也是推动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从全社会看,我国“双创”政策到位,配套服务欠缺。大学生虽有创业的激情与梦想, 但更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目前我国服务大学生就业项目建设多,而鼓励“双创”的政策机制还不完善,与之配套的社会—高校综合性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和专门咨询服务机构缺位,导致高校重视就业教育和“就业率”,社会侧重增加就业岗位而弱化创业创新教育,全社会不能构建起一体化的创业创新教育服务体系,从而使“双创”教育表现出“虚热实冷”的局面。
(二)高校层面
1.“双创”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环境欠佳。一是在传统的就业教育理念影响下,部分教师对“双创”内涵和“双创”教育的价值认识滞后,专业教师以知识灌输为主旨,专注培养知识人才而忽略了对人才输出的培养,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分离,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脱节,重就业、轻创业普遍存在。二是管理分散,多头领导。鼓励“双创”的措施缺位,教育力量分散而不集中。三是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研究、应用步调不一致。如此种种现象的存在使创业创新教育的合力与良好氛围难以形成,制约了“双创”教育的发展与提升[6]。
2.“双创”教育覆盖不够,师资队伍不强,课程设置错位。一是大多数高校未能将创业创新教育纳入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双创”教育没有在所有高校和全体学生中得到普及;二是缺少专业师资和统一教材,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少高校对大一学生很少开展“双创”教育。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分析,“双创”教育内容单一,系统化、多样性的课程缺乏,对学生的逆商教育缺失,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经济发展的新政策等没能快速融入课堂,影响了整体教育效果。
3.实践教育短缺,制度体系缺位。一是随着全社会对“双创”教育的重视,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认识到位,但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双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必备的实践基地,导致“双创”教育“纸上谈兵”;二是由于“双创”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不平衡,教学手段单一,研究目标不明,项目缺乏,致使创业创新管理制度缺失,特别是科学有效的“双创”评价体系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有效开展,影响了“双创”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大学生层面
1.对“双创”认识肤浅,矛盾现象突出。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发展形势与“双创”关系认识不足,创业创新意识淡薄。一方面是部分学生认为“创业太早或没有必要”;另一方面是有创业欲望的学生坐而论道等机会,不注重实际,找不到目标,一直在自大和自卑之间摇摆。
2.心理准备不足,经营实践缺少。“双创”既要有主动的意识,更应具备独立、坚韧、克难攻坚的精神,以乐观的人生态度,独到的领导能力推动事业发展,这正是大学生所欠缺的。另外,大学生虽然专业基础好,但缺少企业的运营管理经验,把握市场和防控风险实践缺乏,加之资金不足、资源有限,这些都成为造成大学生低起点创业的主要因素。
3.团队协作不够,发展空间受限。大部分学生创业之初重视个人价值取向和创业环境,关注创意、资金和市场风险,对与团队协作共事大多停留在“义气”层面。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但不少创业学生急于求成,对项目研究不够,准备不足,对创业计划缺乏推敲,对竞争对手、市场压力等因素考虑不周,盲目上马,致使发展受限,有的中途夭折,以创业失败而告终。
(一)定位目标,更新“双创”教育观念
实施大学生“双创”教育,既是为了培养具有职业与创业意识及其相应素质要求的社会参与者,也是人才观的转变和教育观的革命。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把创新引领、素质为主、质量为核、机制为重、政策保障为支撑等内容作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7]。因此,高校应确立以下新观念:
1.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功能观。“双创”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要求高校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思想观念、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实践教学等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培养有竞争力的创业创新型人才。
2.以科研振兴“双创”的教育发展观。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侧重应用研究,使“双创”教育研究的成果真正成为推动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思想库,使“双创”教育研究人员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智囊团。
4.律师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案件总量少。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律师调解案件申请司法确认的为90件,只占律师调解成功案件数872件的10.32%。
3.“双创”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观。增加系统的创业课程,改革考核方式,突出激励创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坚持育人为本,问题导向,协同推进,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补齐培养“短板”,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4.争取社会支持的“双创”教育系统工程观。“双创”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以实实在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创”效果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聚集社会各界合力,并使其成为推动“双创”教育的重要力量,全面落实“双创”政策措施,共同营造“双创”教育的社会环境。
(二)多方并举,规范教育运行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标准,逐步实现从课程的认同性、专业性和单一性向课程的创造性、综合性和多样性转化,尽快建构有利于学生知识运用、素质培养、能力提升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同时,高校要构建新的“双创”教育管理机制,实施职能型组织结构运行体系:教务处和院系负责“双创”课程及项目的落实;学生管理和就业部门负责对学生进行“双创”意识的培养和引导;科研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师生的“双创”活动,重点指导拟订创业创新计划,论证项目,筹措资金,提升双创实践能力。学校其他各职能部门应将“双创”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形成齐抓共管的“双创”教育工作机制,积极营造“双创”教育的良好氛围[8]。
(三)创新模式,完善教育内容体系
“双创”知识的构建是“双创”教育的基础,“双创”意识的培养是“双创”教育的关键,“双创”能力的提升是“双创”教育的核心,良好心理和抗挫精神是“双创”教育的重点。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尽快实现创业创新课程的多样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创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应用协调发展的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业创新教育,紧密结合专业行业的发展实际来推进“双创”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高校引领创业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要督促教师从守业型教学向“双创”型教学转变,主动思考,带领学生创业创新,引导学生感悟创业的人生经历,探求创业规律,主动创业创新。
(四)强化实践,提高学生“双创”技能
重实践、强体验、求内化是创业创新教育的特点。高校应抓住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好国家支持实践教学的政策,尽快增加“双创”实践课程,建设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拓展校外“双创”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发挥专职教师、管理人员、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指导作用[9]。利用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吸引地方政府参与建设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促进项目落地转化,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 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技能,强化创业意识。
(五)完善机制,创造良好创业环境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营造大学生创业环境提出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对自主创业的学生做到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鼓励高校自编专项培训计划,或联合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开发创业培训项目等。大学生创业创新涉及自身、团队、家庭、学校、风投等方面,众多成分构成了多元化的创业系统,而有效实施创业活动,既要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引导,更要求高校主动实施校地、校企、“校+”的联合战略,构建“双创”环境,借助当地政府优惠政策平台吸引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成熟落地,为社会、企业和学生架起知识与财富的桥梁,引领全民“双创”顺利开展[10]。
(六)加强研究,完善理论评价体系
大学生创业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高校“四大”功能的重要体现。为使“双创”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高校要重视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推进研究方法和工具创新,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创”教育教学研究,编撰科学、实用的“双创”教材,指导创业实践。同时,要建立健全“双创”考核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团队的匹配状况,创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创业公司的运营发展等进行科学评价,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大学生创业创新。[11]
(七)规划职业生涯,引导学生创业创新
将就业指导课程与创业创新课程有机融合。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贯穿正确的创业创新意识教育,分年级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创业推进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分类指导:一年级学生重在适应生活,初步进行生涯规划,了解创业创新; 二年级学生重在自我认知和做好从事职业与创业创新的心理准备;三年级学生侧重职业和创业的适应,落实发展规划;四年级学生重在熟悉政策、提升求职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做好职业选择与创业规划。在引导学生创业创新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创业创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总之,实现大学生的“双创”教育,学校教育是基础,社会实践是重点,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衔接是关键。“双创”教育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高校引领、社会参与、家庭配合的立体化机制,又要为大学生创业创新营造压力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帮助与指导统一的广阔发展空间,从而使大学毕业生能有效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1] 彭仁贤.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的途径研究[J].职业,2007(5):42.
[2] 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15-16.
[3] 金登宇.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9-50.
[4] 孙秀宇.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22-23.
[5] 谢志远,刘元禄.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45.
[6] 吴方鹏.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78.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第一部分.
[8] 耀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EB/OL].http://www.xuexila.com/chuangye/moshi/320868.html.
[9] 张玉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5):102.
[10] 杜玲,张天然.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124.
[11] 范锡霞.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118.
责任编辑:赵继红
2015-09-22
中原文化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HUAHE2015012)。
宋平(1966—),男,河南邓州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G642
A
1671-9824(2016)04-01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