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刚波,崔香峰,温小翠
关于沙河市西部山区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侯刚波,崔香峰,温小翠
(中共沙河市委党校,河北 沙河 054100)
全国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河北是传统产业集中区,沙河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煤炭、玻璃、水泥行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尤其大。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如旅游业的春风让人振奋。这也为沙河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沙河西部山区优质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已有资源进行swot分析,找出沙河西部山区旅游的主题定位,围绕旅游主题定位对沙河西部山区旅游资源及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就如何在沙河西部山区全域范围内发展旅游产业给出自己的思考。
全域旅游;支柱性产业;祈福旅游;沙河西部山区
沙河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县域范围呈条带状,自西向东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自2004年连续多年位居邢台各县市之首和河北省30强县(市)之列。在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中,沙河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第168位,在河北省内排名第9位。但是,在全国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沙河的支柱产业煤炭、玻璃、水泥等传统产业生存压力巨大,均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已成为落后产能的代名词。沙河财政收入已从2013年的21.66亿元降至2015年的16.17亿元,降幅达25%左右。2016年对于沙河经济而言,是爬坡过坎、经济转型的关键年,如何寻找替代产业,如何实现产业的无缝转接,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这也意味着国家为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制定了时间表。2015年初,在河北省旅游业电视电话会议上,张庆伟指出,今后几年,河北省将把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力争让旅游业在河北GDP中所占比重达到10%左右,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潜力,带动经济发展和人民就业。随后,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同年,河北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赵勇同志任组长。11月29日,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赵勇指出,大力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奋力建设旅游强省。
沙河市旅游资源众多,自然风光有秦王湖景区、北武当山景区、九龙沟景区、太行三峡、映雪湖等;人文景观有广阳山、漆泉寺、封峦寺、明长城遗址、冶铁遗址、宋璟碑、大唐梅园、王硇川寨古石楼群、樊下曹等;著名人士有唐代名相宋璟、元代中书左丞张文谦、明代贤臣朱裳、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阳春增等;生态农业观光有恒利庄园、五龙山庄、沙河市国家农业公园(利多农业公园)、玉志山庄、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等,其中利多生态园、红石沟和玉志山庄成为农业部向全国推荐河北20条乡村踏青线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匹缯布制作技艺、豆面印花技艺、藤牌阵、三皇祭典、九曲黄河阵等。最为知名的是秦王湖景区,为3A级旅游景区,北武当山、九龙沟、甄泽观等3家2A级旅游景区;恒利庄园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王硇、栾卸、樊下曹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美丽乡村”、“魅力休闲乡村”等等。根据现有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沙河西部山区景区景点的分布,结合沙河产业布局及相应规划,沙河经济未来发展大体会呈现“一体两翼”的产业布局。一体是指依托市域内的四条交通大动脉及邢台机场的沙河通用航空产业园、空港经济区打造涵盖市区在内的中部物流商贸区。两翼是指以东部河北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湡水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为主打造东部智造产业区;以沙河西部山区现有景区景点及自然生态、绿色农业和人文历史底蕴为主,在全域范围内整合打造西部山区旅游产业区。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中提到,旅游产业不仅是服务业,它已覆盖一二三产业,本身就是综合性产业[1]。所以,利用国家鼓励发展旅游产业的契机,发挥旅游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结合沙河西部山区优质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全力打造沙河西部山区全域旅游产业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一项举措,同时,为沙河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针对沙河西部山区旅游资源虽然小而散,但是多且优的特点,将沙河西部山区旅游景区、景点或资源进行整体打造,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旅游项目软硬件提升。针对旅游吸引物不突出的现状,结合对该地区旅游资源swot分析,沙河西部山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主题。据国内在线旅游网站芒果网发布《2016年度旅游市场趋势预测报告》预测,2016年国内旅游景区将加深主题化趋势,“亲子游”、“蜜月游”、“游学游”、“影视游”、“消暑游”等主题依然受宠,景区差异化竞争将在主题化方面愈加明显[2]。通过对沙河市西部山区旅游资源的梳理发现,沙河是一座祈福文化历史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
(一)祈福传统渊源深厚
沙河祈福传统源远流长,早在1万年前,在沙河大地就生存着古代先民,遗存着三皇的足迹,自陶唐氏尧帝建都柏人(今邢台市隆尧县)到商代祖乙迁邢,商代祖乙祭祖地北俎就在原沙河市北俎村。《后汉书》记载:襄国有苏人廷。苏人廷即祭天祭祖之廷,在今沙河市十里亭一带。沙河民间祭祀三皇由此发端[3]。至今,蝉房乡南岩宫、西赵村、辛寨村,都有专供三皇的神殿。
距沙河市西南35KM的九龙沟底,建有一座九龙庙。清康熙本《沙河县志》典祭条目下记载:“九龙庙,县西渡口赫山下,有潭,相传龙潜于此。祷雨辄应……”。可见,此庙非常灵验,明、清皇帝和彰德府、顺德府、广平府等府县曾多次到此祈雨祭祀,并赐金敕封修缮。清乾隆时期,官方已将九龙沟九龙庙的祭祀活动推崇到极点,沙河历任知县都从县衙的银库中拨出“官银”到九龙庙实施祭祀祈福。清道光时期,由于历代修缮,赫山九龙庙已成为名贯冀南的八景之一。今仍留存明成化三年皇赐“护国灵侯”匾额。
蝉房乡境内有座观音寨(俗称奶奶顶),因殿内送子娘娘十分灵验,有求必应,因而声名远播。《沙河县志》载“每岁暮春,远近男妇进香者不绝于途”,近者顺德、广平、彰德诸府县,远者山东、河南、湖北也有来者。财神殿墙上有块明朝万历年间山东莱芜知县吴道明的“祷山获嗣记”碑,文中详细描述了其年过三十无嗣,上山祈祷,第二年即喜得一男孩的求子经过[4]。
此外,还有册井土地庙、石门沟佛祖洞、沙河城城隍庙、城外龙王庙等均福庇一方,有求必应,无不灵验。旧时沙河县域庙宇众多,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向往,同时证明,沙河是一座祈福文化源远流长的福地。
(二)儒释道三教福地
1.佛教初传,禅宗福地
明万历本《沙河县志》有“……至汉永平间,复有释迦摩腾过谒庙……”之记载。由此推断,东汉明帝刘庄即位的永平年间,即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便有释迦弟子摩腾将佛教传入沙河[5]。沙河县志上记载的古代寺庙多达二十一座,分别是:漆泉寺、梵爱寺、温泉寺、封峦寺、建福寺、安庆寺、广教寺、延庆寺、圆通寺、功德寺、中阳寺、禅花寺、普陀寺、葛泉寺、长庆寺、重阳寺、东阳寺、石佛寺、迎恩寺、无梁寺、黄岩寺。在众多的古寺中敕建寺院志书中记载有两座,一座是大安山的封峦寺,这座寺院建于宋代;另一座则更早,建于唐代初期,是位于沙河境内刘石岗乡寺庄东北的漆泉寺。在一县县域内,有两座敕建寺院,并不多见。另外,散见于各处的有龙泉寺、净峪寺、千佛寺、佛光寺、护国寺等多座寺庙。任何一座寺庙都福庇一方生灵,都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2.道教仙境,仙缘渊长
沙河有冀南道教名山广阳山、北武当山、奶奶顶、著名宫观甄泽观。其中甄泽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约1 300多年,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此外还有北阳泰山圣母神祠、杜村天齐庙、孔庄圣母宫、大掌玉龙观、南掌玉皇庙、落凤山奶奶庙等多处道教景点。
广阳山一年四季三面均可见阳光,故得此名。道教始祖老子西出函谷关作《道德经》后不知所踪,自此,老子的去向变成千古之谜。据渡口一带民间传说,老子后来就隐居在沙河广阳山。广阳山有老君洞、布道台、三教殿、罗汉洞、草帽洞等诸多关于老子修行的传说或遗址。另可参见李晓华《老子广阳山定居考》。可见,广阳山与道教历史源远流长。
北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是中国北方最高神尊玄天真武大帝羽化成仙的处所。道书说在皇帝时,玄武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长大后,因不愿继承王位,出走学道,在北武当山修炼,42年功成,在脱身崖白日飞升,而后辗转到湖北省南武当山收徒布道,后奉玉帝之命,担当起镇守北方的统帅。
道教名山名观的选址均体现出长生、道、自然、太极等理念,是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写照,是人们对长寿、多福、逍遥等美好生活追求的情感寄托。
3.儒家文武,人杰辈出
历史上沙河一地人才辈出,如唐代名相宋璟,元代中书左丞张文谦,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杨春增。清朝著名进士村窑坡仅道光至光绪四代皇帝就科选出两名武进士:清道光十八年戊戌科石玉润,清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石清吉;一名拔贡: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梁河清;受封荫的有石怀玉、石大经、石鹏越和石成之[6]。他们都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从沙河这片沃土上走出来的杰出代表。
4.儒释道三教圆融
在沙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处可见三教圆融的事例。广阳山三教殿供奉有孔子、老子和释迦摩尼三位三教领袖。北武当山南岩宫三教殿“释迦摩尼、老子、孔子”。尚贤佛光寺,1988年重修,重修后建有大殿、二殿、三殿等建筑,其中大殿内供祀释迦摩尼、老子、孔子三尊神像[7]。谎神岩三通式建筑内,靠北侧有一门,门首上书三教堂,内塑儒、释、道三教的始祖孔子、如来和老子[8]。甄泽观供奉有道教三清真人,有佛教斗战胜佛孙王殿,儒家二贤伯夷和叔齐。由此可见,“三教圆融”现象是沙河文化的一大特色,从侧面证明沙河是一座极具包容性的福地,儒释道三教均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壤。
(三)祈福相关资源丰富
1.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多
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的反映,它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便于旅游目的地造境,也是旅游景点命名的源泉。神话传说集中之地,常是游客朝圣之所[9]。沙河的神话故事素材丰富,有祈雨圣地九龙沟、滴雨显灵、九龙护国、册井土地庙、二贤让国、杨九思化龙除恶妇、贤善庵狐仙断臂救婆婆、八仙卢生祠的传说,奶奶顶和老爷山的故事,秦王大战刘黑闼、救驾村、谎神岩等等。俗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沙河论山山不算高,比水水不一定秀,但是沙河确实是一个有山有水、人杰地灵、祈福文化源远流长的福地。
2.民间花会丰富多彩
旧时,民间花会多是为了祭祀和祈福所举办的各种仪式,这些花会活动既是沙河乃祈福福地的佐证,也是新时期开发旅游节庆活动地方特色最有力的体现。如:九曲黄河阵、跑驴、九龙祭祀仪式、竹马、拉碌碡、舞火龙、狮子舞、傩舞、火伞、扇鼓、太平车等花会艺术。
3.可塑造的景观或祈福资源多
在沙河西部山区有官帽山、笔架山、香炉峰、五指山、九龙沟、广阳山、观音寨、奶奶顶等与祈福文化联系密切的资源有待开发。如围绕官帽山可开发成与仕途祈福相关的活动;笔架山可开发成与祝福考试顺利相关的活动;广阳山可开发与长寿祈福相关活动;奶奶顶可开发与求子祈福相关活动;观音寨可开发与祈福消灾为主题的活动;桃花源可开发与爱情相关的活动;香炉峰可开发与祈求多福安康相关的活动。相关资源还有很多,均有待进一步开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幸福有五条标准: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即我们常说的五福。在沙河西部山区全域范围内,建设以祈福文化为特色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倾力打造养生、禅修、富贵、爱情、旺财五大文化品牌。祈福旅游这一主题契合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的愿景,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实。人人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情感总要有一个可以寄托的地方。祈福,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需求,虽然全国有多地都在试图打造祈福旅游圣地,但截至目前,全国还没有一处叫得响的综合型的祈福旅游目的地。现在祈福圣地多是以寺庙为中心,几乎没有一处是在全域范围内围绕祈福这一主题进行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可以说在全域旅游中以祈福为主题的市场目前处于空白状态。
(一)旅游策划
在沙河西部山区全域范围内,以“旺财•爱情•富贵•禅修•养生•祈福秘境”为形象定位,沿S329两侧设主景观带,划分禅静康疗养生祈福服务片区、静谧时光商务祈福休闲片区、雅禅桃源生活祈福片区三大功能区,提升利多农业公园、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恒利庄园等多处景点。适当恢复沙河古八景:宋墓烟村、河堤晓月、西山积雪、梅亭西照、唐柏丛翠、温泉清流、龙潭瀑布、洛阳梨花。并推出大坪民宿、道一茶庄(道庄)、渡口香醋、洛阳马场秋梨、汤山温泉、四匹缯粗布、玻璃星星屋等特色旅游产品。实施以旅游重点项目为“牛鼻子”,深度推进文旅、商旅、农旅、工旅等产业融合,逐步形成祈福祝愿为主题、融入避暑纳凉、商务休闲、疗养康体、禅修养心、文化体验、运动健身等旅游业态,大大丰富旅游的趣味性、体验性,为沙河西部山区全域旅游大发展积聚足够的能量。
1.静谧时光商务祈福休闲片区
利用恒利集团的商业声誉和天平架的台商特色,以王硇村、绿水池两个传统古村落的静谧氛围和封峦寺、九龙沟两个较为成熟的景区为主体,在静谧时光商务休闲的氛围中形成“封峦富贵•绿水旺财”商务祈福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
主要产品包括:封峦寺、九龙沟、石门沟佛祖洞等场所的传统祈福活动;恒利集团、天平架台商论坛具有商务休闲、会议度假、拓展培训等功能;绿水池建设“绿水旺财,财源滚滚”主题会议酒店;王硇村建设太行川寨特色民宿;重点建设栾卸小镇水景颐养区和躬耕体验区;恢复沙河古八景之一龙潭瀑布。以“祈福旺财”为主题,策划组织“峰峦古寺、千商祈福”大型节事活动,建设以台商论坛、商务休闲、会议度假、拓展培训为依托,集会展经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太行山区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设施最完善的兼具台湾民俗文化风情、会议度假及拓展培训的商务祈福文化旅游目的地。
2.雅禅桃源生活祈福片区
以秦王湖和桃花源为主体,利用观音寨和奶奶顶求子灵验的传统,依托广阳山和漆泉寺释道两种文化,形成“爱情•禅修”雅禅桃源生活祈福文化旅游目的地。
主要产品包括:秦王湖、桃花源、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奶奶顶、观音寨、广阳山等成熟景点;开发漆泉寺、大坪古村(石头旅社)、渐凹(漆泉精舍)、渡口香醋、汤山古温泉等产品;以秦王湖和桃花源为依托,以“遇见爱情”为主题,策划组织“在桃花源遇见爱情”大型节事活动;完善提升秦王湖、桃花源旅游景区,依托奶奶顶、广阳山和秦王湖的灵山秀水和丰富生态资源,开发仙居、道宴、逍遥游、养生修学、湖上垂钓、康体养老等特色专项产品,依托红石沟休闲生态农场,开发农耕采摘、农耕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等生态休闲度假产品,策划举办“好客沙河、秦王湖畔”水文化旅游节,培育“湖畔人家”旅游品牌;依托秦王湖两岸村落,系统开发湖船宴等特色美食。利用漆泉寺的历史文化,在渐凹建设漆泉精舍,设置体系化的禅修课程,包括过堂、坐堂、抄经、朝山等。
3.蝉静康疗养生祈福服务片区
以北武当山和玉志山庄为主体,利用板栗产业带和苹果产业带两大优势产业,构建原生态养生产业链;充分发掘道庄的历史文化优势,围绕道庄进行道教音乐、武术、疗养、养生活动,增强全方位的道教文化氛围;形成以“太极养生”康疗旅游目的地。
主要产品包括:北武当山、玉志山庄等成熟景区;利用蝉房10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2万亩生态针叶松林和10万亩干鲜果林。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国标几十倍等原生态自然环境,构建现代化生态氧吧养生项目,如:蝉静瑜伽、木屋森林、森林步道等,打造“乐活在山里”的“蝉房寒舍”;花木、朝阳、良峪、水磨头为中心的30公里长,面积达7万亩的板栗产业带和以大台村为中心的3 000亩苹果产业带,构建“太行绿色果都、百里生态画廊”,加大“大台苹果”和“蝉房板栗”品牌宣传。全力打造“品一树果,赴一座城”大型生态采摘节;恢复沙河古八景之一:西山积雪;传说道庄是张三丰收徒传道的地方,且蝉房栽种板栗历史悠久,已有1 000余年,道庄古板栗园生长有500年以上板栗树近百株,明朝时就极富盛名,成为贡品,誉为“明栗”。依托“明栗”文化,注册商标,打造特色旅游商品。依托道庄的历史文化,发掘道教音乐、武术、疗养、养生等项目。
(二)营销宣传
1.沙河所有景区在营销方面实现“0门票”制
首先,是打破门票经济,以人流带动旅游要素的全面发展。将旅游的主要盈利由以门票经济为主转向依靠人流效应,通过餐饮、购物、住宿、店面租金等收入为主。其次,打破景区内外框架感,从全域范围看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2.将沙河玻璃之城在玻璃产品方面的特色优势和旅游要素结合
打造全国最大的玻璃栈道,如在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渐凹村前的峡谷修建玻璃栈道,使游客漫步空中,步步飞升,强化朝圣的仪式感;在蝉房深处建“森林的秘密”玻璃度假屋,充分利用玻璃发电的属性,实现静谧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在秦王湖岸建玻璃滑梯,从山顶到湖间在观景的同时,享受滑翔的乐趣,同时,与洛杉矶玻璃滑梯对比宣传,提高知名度;利用玻璃色彩多样的特点,制作玻璃人物雕塑、玻璃花卉、玻璃动物雕塑、玻璃岗亭、玻璃公交站牌、玻璃地景、玻璃山景等景观[10]。
3.将综艺节目和旅游宣传相结合
集中力量邀请当下热门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兄弟”或“爸爸去哪儿”剧组来沙河西部最美的地方,如秦王湖、桃花源、王硇、绿水池、红石沟休闲农场等地方进行节目录制,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对具有沙河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借助综艺节目超高的人气对沙河西部山区优美的自然人文景区进行全方位的软推广。
全域旅游的核心不是几个景区的捆绑式组团,而是涵盖区域范围内的软硬件环境的整体提升。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游客体验,更加考验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公共服务能力,更加强调旅游空间的开放性、旅游方式的自由性。真正实现旅游商品由景区货架走向田间地头;旅游住宿由高端酒店走向民宿原生态;旅游景点由固定地点走向处处是景;努力做到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家家都是游客中心、户户都是五星宾馆的全域旅游新时代。充分利用旅游要素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沙河西部山区打造成以祈福文化为主题的全域旅游产业典范。
[1]李克强.旅游产业不仅是服务业已覆盖一二三产业[EB/OL].http://travel.people.com.cn/n1/ 2016/0324/ c41570-28224925.html.2016-03-24.
[2]沈文敏.2016年度旅游市场七大趋势预测[EB/OL]. http://www.cnta.gov.cn/xxfb/jdxwnew2/201601/t20160108_756823.shtml.2016-01-08.
[3]于立柱.沙河市民间“三皇祭祖”盛典考略[J].邢台学院学报,2012(3):37-38.
[4]张月民.琳琅沙河[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5][6][7]冀彤军.沙河风物与传说[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5).
[8]张月民.琳琅沙河[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10).
[9]周书云.论神话传说在旅游业中的作用[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105-106.
[10]侯刚波,张伟,温小翠等.沙河玻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分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6(2):35-38.
(责任编辑 王傲冰)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based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of Shahe City
HOU Gang-bo,CUI Xiang-feng,WEN Xiao-cui
(Municipal Party School of Shahe, Shahe, Hebei 054100, China)
Hebei i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area, and the main pillar industries of Shahe's economy i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f coal, glass, cement and other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pressure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very huge. A number of opinions issued by State Council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also provide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progress of Shahe's economy. High quality natural human resources in the western mountain area of Shahe have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SWOT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resources, the authors find out the theme of tourism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Shahe. Around the position of tourism theme of Shahe west mounta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related industries integration, the article offers thoughts on how to advance tourism industry.
region-based tourism; pillar industry; tourism for pray;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 of Shahe
F592.7
A
1008—6129(2016)06—0056—06
2016—10—15
2016年河北省委党校系统科研课题——“关于沙河市西部山区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侯刚波(1983—),河北沙河人,中共沙河市委党校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