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旺
(赣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话语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
程东旺
(赣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话语权缺失,根本原因在于其话语体系陈旧,即话语目的、话语内容、话语方式亟待创新。我们应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话语目的从政治教育转变为人本教育,确立话语的正当性;话语内容从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强化话语的真实性;话语方式从单向独话走向双向对话,赋予话语的真诚性。唯有如此,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打动人心的内在魅力。
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6.017
话语体系主要包括话语目的、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三个部分,即“为什么而说”“说什么内容”和“如何说出来”。话语体系是话语权的载体,话语权通过话语体系来实现。不同的话语体系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思想影响力、价值引导力和舆论控制力,实质上这就是话语权大小的直接表征。由此可见,掌握和扩大话语权必须把创新话语体系作为着力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话语权缺失,处于“教师倦教、学生厌学、效果不彰”的教学困境,往往被师生作为意义不大的副课。究其根源,就在于思政课话语体系未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变迁和时代特点。由此可见,创新话语体系,实现话语体系的转型,是扩大思政课话语权和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教育的话语目的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扎根于人对神(人)的依赖关系的“神本教育”;在这种话语目的中,人没有独立性,凸显神性,完全否认人的自然属性;第二类为建立在以人对物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基础上的“物本教育”;在这种话语目的中,以物为中心,否认人是目的,人的本质被全面异化,人被人的创造物所统治和支配;第三类是以培养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目的的“人本教育”;在这种话语目的中,人是人的目的,是全面发展和具有自由个性的人。目前,第一类话语目的或第二类话语目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应当而且正在迈向第三类话语目的。
“使人成为人”,是人本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2]。”由此可见,人的本性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人不仅应当具有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还要发展个体的个性和禀赋,两者不可偏废,否则不能“使人成为人”。因此,人本教育的指向是人,应当培养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不仅在于他们是否拥有高度的政治素质,还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才智、能力。毋庸置疑,政治素质是可靠接班人的基本素质,但其它素质能力同样不可或缺,都是人格主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思政课话语体系对其话语目的给予片面的预设,把话语目的局限于政治教育,把思政课简单理解成“政治话语的附属”,仅仅视为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和服务于政治、经济的工具。这样的话语目的漠视人的主体性,压抑人的自由个性,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此这般,思政课被工具化、片面化和形式化,不仅未真正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功能,还抑制自身所具有的其它教育功能。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们自觉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的社会活动。可见,培养可靠接班人的基本前提是培养合格的人,即培养具有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人。如果把思政课的话语目的简单视为政治教育,过于注重政治素质的培养,忽视其它素质的培养,就会使大学生成为畸形的单向度人。就话语目的来说,思政课“05”新方案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即着重强调“培养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目的。从思政课“05”新方案可以看出,把培养可靠接班人与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自由个性的大学生统一起来,从政治教育走向人本教育,是思政课的话语目的的必然选择。
人本教育作为思政课的话语目的,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普遍性来说,思政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具有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普遍地存在,大学生的个性和个体禀赋千差万别,而这些差别只是表明个体的鲜明特征,并不代表个体的优劣之分。因此,承认、尊重和欣赏大学生的个体差别,平等对待每一个大学生,鼓励支持大学生充分发展各自的个性和禀赋,这就是人本教育作为话语目的对思政课的普遍性意义。就特殊性而言,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可靠接班人的基本素质,所以思政课必须侧重政治教育。但是,政治教育不是话语目的,而是实现思政课的话语目的的功能,这与思政课的普遍性意义是相互统一的。思政课相对强调政治教育,着眼点在于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来促进大学生各种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其全面发展。当然,我们绝不能因此消弱思政课的政治教育功能,因为一个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大学生绝不是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素质同其它素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一样重要。
总而言之,思政课的话语目的指向人本教育,首先要把政治教育作为实现思政课的话语目的的功能,做到功能与目的的统一。思政课的政治教育功能是人本教育的一种功能,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话语目的服务。
思政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思政课的话语内容主要是理论话语。一方面,思政课的理论话语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任何理论都只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高度抽象,只能以“文本”的形式存在。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这样的特质必然要求赋予理论高度的抽象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既是逻辑性很强的理论结构,也是一种系统性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思政课的理论话语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后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历史分析批判的理论成果,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的内容广泛深刻,涉及经济、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对自然科学也有极其深入的研究。因此,马克思主义不是孤立、封闭、静止的,而是一个联系、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批判继承前人的思想,还借鉴和吸收不同时期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具体表现在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带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在中国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持续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话语的优势是话语阐释的系统性、规范性和严谨性,但过于抽象、晦涩和隐喻,不但造成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困难,还使他们在学习中难以产生个人体验感而缺乏学习兴趣。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把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生活话语来源于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是社会生活实践的图景。人类在“生活世界”中存在、展现和变化,不断产生和解决利益和价值观上的矛盾,获得和实现人的生活意义。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理论要说服和掌握群众,就必须回到生成理论话语的“生活世界”,使用生活话语诠释理论话语。这不是对理论话语的简单否定,而是因为抽象的理论话语从文本进入具象的生活世界,通过生活化的语言鲜活地表达出来,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使大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感,缩短思政课与大学生的思想距离。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5]脱离生活实际的理论话语始终处于虚幻的“彼岸世界”,是空洞的,不能为大学生提出真问题,不能给他们的生活提供合乎实际的指导。当然,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生活话语的精神内核。如果丢掉这个内核,纵使生活话语丰富多彩,也是徒有其表的、无用的、不正确的废话。
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充斥话语内容的“革命话语”和“阶级话语”已经失去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尤其是生活话语不断更新和增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孤立于生活话语之外。要把理论话语还原生活话语,融入生活话语之中,思政课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生活世界出发阐释理论话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的根本前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国经济社会历史等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6],彻底消除文化差异给我们造成的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困难,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二是把生活话语转换成教学话语。生活话语是文本通向教学的桥梁,但生活话语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有的生活话语甚至对文本通向教学起着反作用。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主导权,对生活话语进行筛选、凝练、改造,剔除低俗、庸俗、媚俗的生活话语,吸纳科学、文明、进步的生活话语,使教学话语丰富、多样、科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三是不断整合最新话语资源。随着利益分化和思想多元化日益深入,各种话语资源不断涌现,诸如主流话语、非主流话语、网络话语、流行话语、全球话语等。这些话语资源作为社会意识,扎根于特定时期民众的生活境遇中,是对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是生活话语的组成部分。思政课必须不断整合这些话语资源,把它们提炼成大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话语素材,使用这些话语素材把理论话语鲜活地阐释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的。
话语方式是话语主体对话语的表述方式,由话语主体在话语表述时的话语关系来决定。话语主体之间的话语关系不外乎是不平等关系和平等关系,它们分别指向单向独话的话语方式和双向对话的话语方式。单向独话往往把学生作为被动无知的、不需作为的接受者,只需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关注学生的感受以及接受了多少,反映出师生在主体地位上的巨大落差及学生的主体缺场。双向对话充分认识到师生主体地位的平等,主体和受众统一于自身,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状态中学习知识,主张他们通过交流、协商、探讨、合作、创新的方式获取知识。与单向独话不同,双向对话既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感受以及接受情况。
一直以来,单向独话主导思政课的话语方式,既有全部课程都有的共同原因,也有思政课特有的原因。一是教师的话语霸权。自古以来,“师道尊严”一直主宰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关系。在传统教育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渠道不多,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由此,教师的知识垄断及师生的身份差别赋予教师话语霸权,造成师生之间不平等的话语关系。在这种不平等的话语关系中,教师的话语霸权不容挑战,任何有损教师话语霸权的行为举止都遭到否定和压制;学生只不过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容器,他们的思想权利被教师代而行之。在这种不平等的话语关系中,知识传递是单向的,从教师到学生,师生之间不需要对话交流;学生普遍处于失语的状态,学生的任务只是聆听教师的教诲,背诵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教师往往摆出高学生一等的架势,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二是知识中心化。知识中心化是指教师的教学以传递文本知识为中心,追求文本知识学习这个单一目标,把传递和学习文本知识的状况作为教学过程和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判断标准。众所周知,与其它科学知识课程相比较,思政课具有其特殊性,即它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所以,思政课应当是一个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毅力、理想、信念、信仰、个性、人格等综合性的培养目标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学习、心理体验和个体实践交互作用的课程。然而,长期以来,思政课存在严重的知识中心化倾向,把传递和学习文本知识作为基本指向,把综合性的培养目标简化为知识学习目标,忽视其它的培养目标,习惯于从文本到文本的知识灌输,不鼓励不支持学生的心理体验和个体实践。由于学生总是主体缺场,师生缺乏对话和共鸣,思政课教学常常陷入“自言自语”的尴尬局面。三是评价标准单一僵化。评价标准单一僵化是指用一种统一固定的评价标准衡量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差异,把他们教育培养成标准化的格式化的人才“产品”。对于思政课而言,评价标准单一僵化主要表现为泛政治化、唯分数论等。长期以来,我们从国家和社会的本位出发,突出强调思政课服务于政治和经济的功能,惯于使用政治标准和考试分数评价各个方面千差万别的大学生,要求他们做到思想和行为的整齐划一,成为听话乖顺的“好学生”。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失落,自主思维、创新精神得不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独立、平等精神,人的主体自觉势不可挡,个性自由和个体独立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而信息时代的“文化反哺”瓦解了教师的知识霸权,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知识平权。由此可见,单向独话失去了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话语方式从单向独话走向双向对话成为必然趋势。如果思政课教师墨守单向独话的话语方式,最终只能落得自说自话了。首先,双向对话是师生平等的对话。思政课教师要摈弃高学生一等的优越感,应当把自己放在和大学生相同的地位,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大学生,平等地与每一位大学生对话。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与自己对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引导作用,通过师生双向对话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其次,双向对话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7]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双向对话应当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大学生在浓烈的情感中产生思想共鸣。最后,思政课评价标准应当全面、多元。评价标准之所以要全面、多元,是源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个体差异和个体成长发展的真实状况。与此相应,思政课应当构建一个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理论考核与个体实践相协调的评价标准,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与非政治素质共同发展。
总之,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从政治教育转换为人本教育,确立话语的正当性,从理论话语还原为生活话语,强化话语的真实性,从单向独话走向双向对话,赋予话语的真诚性,从而使思政课产生打动人心的内在魅力。
[1][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5,67,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2.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7]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55.
(责任编辑:刘宇)
The Discourse System Innovation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under the Horizon of Speaking Right
CHENG Dongwang
(InstituteofMarxism,GannanNormalUniversity,Ganzhou,Jiangxi341000,China)
The speaking right of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weak,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e old discourse system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discourse, discourse content, mode of discourse to be innovative. Innovation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he purpose of discourse from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to establish the legitimacy of discourse; the content of discourse from theoretical discourse to the discourse of life, strengthe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discourse; the mode of discourse from single words to two-way dialogue, given the sincerity of discourse; the only way to make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generated the inherent glamour of the heartstrings.
speaking right;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he discourse system; innovation
2015-02-23
江西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赣教社政字〔2013〕42号)。
程东旺(1977-),男,江西婺源人,赣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G64
A
1005-5843(2016)06-00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