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貴 李清波
敦煌莫高窟158 窟南壁的佛祖涅槃圖中繪有“箱型物”圖案,有學者認爲其乃祆教納骨甕,其重要根據是認爲該窟北壁各國國王舉哀圖所見的截耳割鼻、刺心剖腹等習俗與祆教有關。衆所周知,截耳剺面是古代流行於以匈奴爲主體的西域及北方諸民族中的一種喪葬習俗,而並非粟特胡人的獨特葬俗,更不能據此認爲其是祆教葬俗。刺心剖腹等習俗则更與祆教幻術形似神異。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納骨甕並非瑣羅亞斯德教的唯一或專有葬俗。證明盛骨甕是否具有祆教屬性的更重要標準是,骨甕直接盛放的是骸骨,還是火燒後的骨灰。從洞窟和壁畫的佛教背景來看,該物更可能是佛教舍利函。
根據學界研究,“截耳剺面”主要爲中國北方及西北地方少數民族的習俗,從東漢迄南宋,所涉民族衆多。關於這一習俗,傳世文獻多有記載:
而有關祆教幻術,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三記載:
若將污染之火正確處理,則是極大的功德:
(問)現世的造物主,至善的上神!如果人們將(受污染的)焚屍之火帶到指定地點淨化,當其逝世時,將會受到何種奬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