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秘笈,负债和尚何以炼成亿万富翁

2016-03-02 17:10雅蕙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罗奇钻石

雅蕙

2015年7月,股神巴菲特收购了一家名为安鼎国际的钻石公司。这家公司自1981年创立以来,以贷款5万美元起家,做到年销售额近25亿美元,成为业内翘楚。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与老板麦克·罗奇息息相关。

说起麦克·罗奇,在整个钻石界颇有盛名。因为曾经的他,是一位身无分文的和尚。可为什么和尚想到要做生意?而且“视金钱如粪土”的他,还能将事业经营得如此成功呢?无私的麦克·罗奇面对众人的疑惑,一点都没有隐藏自己的财富秘笈——

从僧侣到商人,

商场也是修行场

1952年,麦克·罗奇出生在新泽西州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律师,母亲是护士,在他之下还有一个弟弟。一家四口生活富足,感情融洽,其乐融融。罗奇从小成绩优秀,十八岁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进入机械航空专业学习。

1974年6月,罗奇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就在准备前往西雅图一家大型机械工业公司工作时,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然而,母亲去世不足一个月,他的父亲和弟弟在一场车祸中相继离去,曾经幸福的四口之家,只剩他一个人。

接踵而至的打击,让罗奇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莫大的怀疑。未来何去何从,他茫然无知。8月的一天,他来到离家只有几公里的一家蒙古寺院,幼年时期,他曾经在这里跟随西藏僧人汪贾格西学习过八年藏语。此时他需要这位老师对他进行心灵上的指引。汪贾格西建议他接触佛法,并推荐他到印度的达兰莎拉,进入著名的色拉寺,研读佛学。

在悦耳的诵经声中,雄浑的钟声中,他找到了心灵的皈依。一晃7年过去了,他成为一名真正的修行者。他喜爱研读佛经,尤其爱《金刚经》,偶有心得,便与色拉寺中的老师肯恩仁波切交流。1981年5月的一天,肯恩仁波切启发他回到美国:“纽约的办公室才是真正的生活,那里是试验佛教智能的理想实验室。”

遵照老师的建议,罗奇离开了印度,回到了纽约。他想到自己最爱的是《金刚经》,觉得做和尚就像把自己由煤炭变成钻石的过程一般,需要巨大的压力和痛楚。一旦成功,便能像钻石一样晶莹清澈、却又无坚不摧。所以罗奇想进入钻石行业,却屡屡碰壁。

因为钻石小而珍贵的特性,纽约的钻石行业是一个非常秘密且封闭的圈子。钻石区里的大部分公司,都只敢雇佣亲戚,绝不会聘用一个没有人推荐,不懂专业知识的外人。罗奇在西47街一连拜访了几十家店铺,应聘最基层的职位,结果没有一家成功。最后,一个老钟表匠给了他建议,让他先到美国宝石学院进修,或许能在那里碰到行业内的人。

在宝石学院,罗奇遇到了他后来的合伙人——欧佛·阿兹瑞兰先生。欧佛是一个以色列的珠宝商,拥有一家珠宝公司,经营得并不出色。为了寻求发展,特意来宝石学院进修“珠宝鉴定”课程,与同在进修的罗奇是同学。鉴定钻石的真假及优劣,需要平心静气,极度专注,才能辨清到底是附着的微尘,还是宝石本身的细微瑕疵。罗奇比常人更有耐心,气息更平和,这让他在课程上表现得非常出色。

课程结束时,欧佛主动找到罗奇,想聘请他到自己的珠宝公司工作。罗奇求之不得,立刻便答应了欧佛的邀请。可当他到位于纽约上城的公司一看,才发现这里只是一个规模极小的家庭作坊。公司除了欧佛夫妻俩,便只有一个来自也门的珠宝匠。欧佛负责采购与销售,他的妻子负责设计,珠宝匠则负责打磨和镶嵌。由于没有好的进货渠道,原石质量无法保证,公司的状况非常糟糕,不但没有盈利,还背负着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

就这样,一个普林斯顿机械专业的高材生,在一家小珠宝公司当起了小弟。尽管如此,罗奇毫无怨言,他每天6点起床,穿着笔挺的西装,搭乘几个小时的巴士上班。他经常工作到深夜,到达住所时已经凌晨,可第二天他依然准时起来。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间的困难,都是一场修行。

带上金刚石,

在红尘中征战

冬去春来,第二年夏天,罗奇正式成为一名珠宝采购商。每一天,他背着普通的袋子,里面装满待铸造或镶嵌的金银珠宝,徒步从纽约的上城走到西47街,与钻石区里的各色珠宝商人进行攀谈和交易。

辨认钻石生石,极其考验人的专业能力和眼力。生石在未经过打磨和切割时,就像普通的石头一样,表面灰绿色带点透明的玻璃质。万一运气不好,整块生钻可能内外都是这种颜色,那便是一块毫无价值的废料。因此,在采购原石时,要先用钢轮在生石上磨出一个小小的平面,这是用来窥探钻石的内部的“窗口”。再通过这个窗口来检视它的瑕疵,推测它的纯度,以便给出令双方都满意的价格。这是一项风险极高的工作,类似翡翠的赌石。

罗奇接手公司的采购工作后,向欧佛提议,应该开辟海外市场,亲自到印度和欧洲等地考察,寻找品质有保障,供货稳定的货源。

在印度孟买的市中心,有两栋破旧不堪的老旧建筑,由于毗邻歌剧院,因此被当地的钻石商命名为“歌剧院”。在这两栋不起眼的楼房里,拥挤着上千家钻石经销商。钻石交易商狄鲁·沙是“歌剧院”中最有权势的钻石采购商之一,他拥有三家钻石交易公司,资产丰厚。他也是一个佛教徒。

当罗奇慕名而来拜访沙先生时,沙先生却将见面地点定在了住所附近的寺院中。在静谧的傍晚,两人席地坐在寺院沁凉的地板之上,交流着对佛经的心得,他俩都为对方解读《金刚经》的精妙而叹服,他们全神贯注体会,忘却时间,忘了交易,忘记了“歌剧院”中那成堆的闪闪发光的石头。直到会面结束时,罗奇没有提过一句关于生石采购的话题。

当第二天罗奇再次在“歌剧院”沙先生的办公室中见到他时,在沙先生的面前摆放着两份采购合同。合同之中,沙先生用最合理的价格,为安鼎国际钻石公司收购最好的生石。两分钟的签约时间,决定了以后二十多年的长期合作。

原石的质量得到保障之后,安鼎国际钻石公司的产品顺利打入了中高端市场,逐渐收获了口碑。短短五年间,公司的营业额由当年的入不敷出,做到了年入百万。而罗奇的火眼金睛,更是在钻石区盛传开来。

在商场拼搏的同时,罗奇并没有放松自己的修行。在公司走上正轨之后,他便与合伙人欧佛约定,每周的星期三是自己的“静修日”,这一天,他前往寺庙中打坐沉思,不接电话,不处理与工作相关的任何事宜。

有一次,罗奇以不菲的价格采购了一批黄钻。在当时,这种黄颜色的钻石几乎没有人要,它代表着净度不高,质量低下。没有人理解罗奇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冒险的做法将会导致公司损失数百万。罗奇感到非常沮丧,在苦思无果之后,他开始了“静修日”修行,照例前往寺庙中闭关。当看到寺庙中经幡上的那抹黄色,他突然福至心灵,有了主意。

他用三颗黄钻镶嵌出一种金戒指,并在萨克斯第五大道上打出独家的广告,广告词是:不是黄钻,而是“金钻”。广告一出,很快这一批戒指被抢购一空,结果这一批钻石为公司挣了500万美金。这一场突破惯性思维的营销,让罗奇与黄钻在西47街中名声大噪,被业内奉为经典一战。

传播秘诀,

种一颗财富的种子

1995年,罗奇获得了“佛学博士”,也就是“格西”学位,成为获得这个古老学位的第一个美国人。相比于先生这个称呼,罗奇更喜欢别人称他为“罗奇格西”。此时的安鼎国际钻石公司,早已年利润突破1亿美元,成为一家大型的珠宝公司。在钻石圈内,麦克·罗奇格西也成为一个传奇。每一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珠宝商绕过交通便利的西47街,穿过曼哈顿上城拥堵不堪的街道,将自己的豪车停在那栋不起眼的安鼎国际办公楼的楼下,只为了见“罗奇格西”一面,与他进行交易。

公司成长得如此迅速,人们争相向他询问经营的秘诀。而罗奇也毫不吝啬地与人分享他的财富理念:一是挣钱,二是乐在其中,三是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为了获得成功,需要不断在过程中种下财富的“种子”,照顾好合作的伙伴,从而达到双赢。

用钻石来镶嵌戒指,通常采用硬度较高的,纯度较低的18k(75%)或14k(58.5%)黄金。在安鼎国际公司众多的供货商中,来自西海岸的黄金供货商沙朗先生与公司合作时间最长,关系最融洽。这是因为在合作之初,他卖了一批18k的金子给公司,经过精密仪器检测,罗奇发现这批黄金的含量竟然达到了78%。这意味着沙朗先生在亏损。

罗奇没有因为占到便宜而暗自窃喜,他主动给沙朗先生打去电话,并对他说:“你给我的金子太多了,你在损失钱。”因为这一个善意的举动,罗奇帮沙朗先生挽回了损失,从而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达到双赢。

有时候,罗奇的行为怪异得让人费解。有一次,一个大客户打电话向他订货,要一大批某种款式的戒指。面对这样的大订单,他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因为这一款戒指是公司卖得最不好的,如果客户盲目进货,肯定会投资失败。尽管那个客户气愤不已,罗奇依然不答应卖给他。在他看来,照顾客户比照顾自己更重要,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不让客户受损,也就是不让自己亏损。如此一来,与他合作的客户少有亏损的情况,自然双方的公司都蓬勃发展。

对待员工,罗奇也坚持种下成长的“种子”,他遵循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维,乐于扶持员工成长。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孩,应聘到安鼎国际公司当数珍珠的工人,工作勤勉。为了帮助她成长,罗奇亲自找到她,希望她在业余时间去学英语,学习的费用由公司来出。后来,这个女孩成为公司的高管,工作非常出色。

坚实稳固,无坚不摧却又清透明净本是钻石的特质,用来形容罗奇的经营理念却也恰当不过。一直以来,他秉持着双赢的理念,与客户建立了坚实稳固的合作关系。利用利益的链条,将这些合作关系变得无坚不摧。同时在利益面前,又能保持不贪不欺的特质。

2014年之后,达到了财富自由、人生自由的罗奇开始著书立说,以一颗分享的心,让更多人受益。在他看来:“最好的布施,是教会人们如何去播种幸福的种子,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编辑/平凡

猜你喜欢
罗奇钻石
鹌鹑蛋里的钻石
比钻石更值钱的
变成一颗钻石
被调包的钻石
新保守派后现代主义
——从乔治·罗奇伯格的《和谐弦乐四重奏》研读他的《生存美学》
乔治·罗奇伯格《第一弦乐四重奏》中的序列技法研究
爱无瑕 钻石镶嵌系列
十二颗钻石
女厨师的彩绘世界
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