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不一定会为先进技术埋单。
就拿刷卡这个事来说吧,NFC(近场支付)这项技术显然比扫二维码先进和安全,也能快上个三五秒,但在中国,它在多年内都难以获得市场认同,主导者之一银联在这件事上吃足了苦头。
银联显然是旧势力的代表,而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则是挑战者—它们先是侵占了在线支付市场的利益,又向线下市场发起了冲击。当商场里越来越多的商家亮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招牌时,被绕过的银联处境岌岌可危。—直到此时,都还是个经典版的故事,我们已经过多地使用“颠覆”一词,对类似剧情也见怪不怪了,更何况主角是当红的两家互联网大佬、它们又总是摆出会颠覆一切的架势。
Apple Pay改变了这一僵局。就像本期大公司特写里描述的,Apple Pay在刚推出的那一天引发了绑卡热潮,险些让银行的服务器宕掉。
这个合作依然存在变数,但我认为它有可能成为一个戏剧性的转折点—银联通过与其联手,有可能盘活线下铺设的大量、昂贵的闪付POS机,重拾失地。
但这一切不应仅归功于苹果的光环和它在中国市场巨大的保有量,尽管这家公司最近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而拒绝美国FBI的壮举(详见本期商业评论),再度提升了其在粉丝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光环能解决一切,苹果在中国市场不久前推出的收费音乐和电影业务也不至于黯淡无光了。
克里斯滕森在20年前提出的颠覆者理论,现在看上去充满了瑕疵。一些学者已经对其发起了挑战,例如《经济学人》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其使用的77个公司案例实际上并不符合其理论本身—即新公司用低廉或免费价格从低端市场颠覆高端玩家。甚至Uber这样刚开始从高端服务切入市场的玩家也不被视为颠覆者—这显然与现实对不上号,它也解释不了苹果这类老公司的重新崛起。
人们倾向于认为,是不是能顺利成为颠覆者,最本质还要看你是否从对手身上找到“痛点”,就像Uber其实发现并解决了出租车行业的痛点一样。在银联这个例子上,用户的痛点在于钱包,如同本期话题里提到的—现金越来越无用了,卡也显得多余,导致依赖信用卡的银联迟迟无法取得进展。
苹果+银联变相化解了支付宝和微信的进攻。当银联重新成为焦点,它所推行的闪付卡也可获得关注。当然,在新的竞争格局下,Apple Pay领先于微信支付的三五秒算不上什么优势,竞争将演变为消耗战—一场比拼补贴的游戏。
这是一个不用颠覆也能解决事情的例子。在本期的封面报道,你会看到类似的故事。
互联网汽车颠覆传统汽车业是个足够火爆的话题。但外来者们还没触及痛点,尤其在眼下原油价格节节走低的情况下。电动汽车降低了产业进入门槛,但除非它们能将无人驾驶汽车量产—像我这种驾驶盲兼懒人太需要这一产品了—否则很难谈及颠覆。
归根结底,成功不取决于技术,而在于用户和ti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