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鸣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
基于媒介融合的新闻采编新特点分析
陈志鸣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变成媒介的融合时代。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采编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媒介的融合,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外部环境都受到了影响,且产生了巨大变化,如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围绕新闻采编进行写作,根据媒介融合的背景对新闻采编进行分析,根据新闻采编的特点,给新闻工作者提出合理建议。
媒介融合;新闻采编;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进入千家万户。这些因素都对新闻采编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新闻采编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其主要原因是科学进步、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高,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新闻时事的目击者、经历者,都会加入到新闻传播的队伍中,使新闻信息得以快速、广泛地传播。但许多人是非专业的新闻传播者,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在新闻素养上有所欠缺。当人们作为新闻传播者后,使新闻资源在增加的同时,也给新闻的传播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无法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致使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工作量增加。
二是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传统的新闻采编主要是以纸质传媒为新闻信息的载体,但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更愿意用ipaid、手机等电子类产品来读取新闻信息。对传统的新闻采编载体来说,电子类产品更具优点,让人们可以快速地浏览自己想要的信息,便捷地打开信息。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中的视频和影像来查看信息,信息资源的变化使新闻采编的工作难度加大,需要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1媒介融合下新闻采编传播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新闻传播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再是专业的记者,非专业的人也可以参与到新闻报道中。 手机、微博和贴吧等电子设备具有便捷性,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个人的看法,传播新闻时事。当前,人民群众逐渐成为新闻的主体,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与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使新闻主体更广泛,这都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传统的新闻采编一般是由专门的新闻工作人员来进行,而现在的新闻采编允许所有人参与到其中。
电子设备的应用,使人们可以对周边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与报道,手机、相机的使用给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给新型的新闻采编提供了养分。人们可以参与到新闻采编与报道中,随着微博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可以随时对新闻信息进行评价与转发。
2.2媒介融合下新闻采编业务流程的变化
传统的新闻采编一般是单纯地靠一个媒介来报道信息,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采编可以利用互联网将资源整合,通过媒体实现信息共享。媒介的不同,使新闻采编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传统的媒介到新型媒介,推动了新闻的传播。新闻采编的渠道更宽了,新闻的整合方式也更丰富了。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对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从不同的社会视角把新闻信息播放出去,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把新闻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2.3媒介融合下新闻报道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报道是对新闻时事进行报道,而在媒体融合下,新闻报道是从全局的视角来报道的,提高了对时间的传播效果。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相比,现在的新闻报道用更全面的报道视角和方式,使人们了解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从而引发人们对事件的反思。
3.1提升判断信息的能力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不仅要有信息资源的挖掘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新闻价值判断力,有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策划好新闻的采、写、编、摄和播。信息的价值由新闻采编人员来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在媒介融合下,找出更好的新闻素材,做出高质量的新闻。
3.2提升新闻采编的综合能力
新闻信息要想得到人们的认可,就要学会利用媒介融合的背景,寻找适合新闻报道的途径。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为了让人们养成看新闻的习惯,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在获得信息时对其进行加工,吸引人们去解读信息,使人们了解世界的动态。
媒介融合下的新闻采编具有传播途径多样化、新闻模式变化等新特点。新闻采编的工作人员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使新闻信息能够尽快传递到人们手上,并引导人们正确地解读信息。
[1]覃雄.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
[2]周建鹏.“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J].新闻研究导刊,2015(23).
[3]陈佩霞,温建峰.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的采编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
[4]姚一鸣.新形势下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