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华
(江西省宁都县第三小学)
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宋志华
(江西省宁都县第三小学)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进行独立思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进而,在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应用
问题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创新的基础,所以,教师要立足于数学教材,通过认真研究教材来创设各种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识灵活应用能力,进而在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确保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
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熟悉的生活问题的应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意识地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时,我选择了生活化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为了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生活问题情境:
生活问题情境一:入冬了,妈妈去超市给小明买了一件价格为79元的上衣,买了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32元,买了一双鞋价格为49元,请问,妈妈花了多少钱?
生活问题情境二:滑冰场上午有82人,中午有36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3人,请问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
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熟悉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生活问题情境的思考、探究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故事化问题情境的应用是为了将抽象的数学课堂形象化,也为了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故事结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故事中思考数学问题,在故事中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将唐僧师徒四人的故事与本节课的内容结合在了一起,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师徒四人从火焰山出来之后,感觉口有点渴了,八戒说:“师傅,口渴了,我们买点西瓜吃吧。”八戒手指着不远处的西瓜摊。悟空说:“呆子,就知道吃。”看了看师傅,师傅说:“悟空,那就买一个西瓜吧,为师也有点渴了。”悟空快速地买回了一个西瓜,然后,对八戒说:“八戒,我们来计算一下,如果我和师傅、沙师弟分别吃掉这个西瓜的:,剩下的都是你的可以吗?”我们帮助八戒算一下,他能吃掉西瓜的多少?
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故事背景,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形象的问题也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对本节课学习质量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也能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的对比性问题情境是指将属性具有相同点的两个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学习,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对学生问题思考能力的锻炼,能力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数学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有效的对比性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我组织学生将该部分知识与《整数的加减法》进行对比学习,引导学生对下面两组练习题进行对比:
75+89=____7.5+8.9=____
56+63=____5.6+6.3=____
47+62=____4.7+6.2=____
组织学生对两组练习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思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仅是小数位存在的问题吗?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在多种问题形式下产生,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探究,鼓励学生在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体。
陈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4(14).
·编辑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