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宏军
(作者单位:伊犁电视台)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隐忧与反思
孟宏军
(作者单位:伊犁电视台)
在我国电子科技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广播电视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而新闻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随着我国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科技充斥着电视市场,迫使电视新闻类节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严峻形势的考验下,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有忧患意识,进行深刻的反思,对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获取更大的收视率。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对电视新闻所造成的威胁入手,进一步探讨了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电视新闻;传播渠道
1.1传播渠道受到威胁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渠道以其便捷、快速、新颖性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了挑战,人们不用再宅在家里,守着广播电视看新闻,拿着报纸看天下了,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使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移动客户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大家可以随时随地收到各种自己所关注的新闻信息,更使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受到巨大的威胁。
1.2传播技术受到威胁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具有单向性,也就是说,电视新闻的主题、内容、画面形式等都是由新闻工作者制作出来的,主观性较强,强制性较大,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新媒体形势的出现,使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技术受到威胁,因为电视新闻已经不再是唯一有声音与画面效果的媒体,它的所有功能新媒体都具有,而且新媒体还有较强的互动性,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微博、E-mail等方式对新闻进行评论,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进行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这就激发了人们参与新闻传播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了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
1.3传播方式受到威胁
众所周知,电视新闻都有其固定的播出时间段,比如:早晨有“朝闻天下”,晚上有“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而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些固定的电视新闻无暇欣赏,而其空余的时间或许已经错过了新闻的播放时间,这种传播方式的局限性成为受众们的一大困扰,而新媒体就巧妙地利用了受众的碎片时间,只要你有时间,我就有新闻传播,只有你需要,我就在,新媒体传播的这种实效性大大提高了受众范围,满足了受众需求,扩大了收视率。
2.1电视新闻内容的编辑效果需要创新与改革
电视新闻面对如此残酷的现状,需要反思,但不能一蹶不振,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增强竞争力,因为电视新闻有其完整而专业的采、编、播队伍,所以一定要发挥团队的力量,来挽回受众人群。
2.1.1采用多样化的编辑角度
作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其取材的角度是其中的关键,一般都要遵循“以小见大,以旧见新,立足全局”的思想去进行角度的选择。“以小见大”,就是要从小处着眼,反映出大的世界,用一个小小的新闻就能让人们感受到大社会;“以旧见新”是用过去的一些新闻信息与当下现实的情形进行对比,从中提炼出新的主题思想和其中的深义;“立足全局”的意思就是要从全局出发,进行新闻写作角度的把握与创新。作为新闻工作者还要学会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巧妙的构思,反映出人们所关心的一些现实性问题。总之,合理的写作角度就是记者利用采访记录的素材,通过归纳与整理,从观众能接受的角度去酝酿出一个主题思想,让观众去认识某个问题或现象。
2.1.2运用多样化的编辑语言
第一,不同新闻的表达形式不同,要根据新闻的性质来决定语言的表达形式,例如:新闻事件的报道,其语言一定要简单、明了、肯定,不能模棱两可,让新闻具有不确定性,给人造成错觉。而如果是社会科学类的新闻报道,就要做到详实,要求数据一定要准确,时间、地点缺一不可。
第二,注意细节的描述,要使新闻具有可读性就要加强其细节方面的描述,这样才能使新闻事件得到还原,对观众更有诱惑力,使观众更加清楚、明白。
第三,作为新闻编辑一定要把握好导语的作用,对于导语的写作一定要简单明快,不能拖泥带水,它是新闻中心思想的表现,更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可以设置悬念,可以引人深思,所以在构思上一定要精巧。
2.1.3采集多样化的创新稿件
现代化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个性张扬,思想开放,再用老调常谈的新闻编辑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编辑与写作的技巧上有所创新,可以根据现代人的特点,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引入网络流行语言或是文学性的笔触,以增强其可读性和欣赏性,这就更有利于抓住年轻人的心,同时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2.1.4设计多样化的新闻标题
标题是一篇新闻的题眼,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条别具一格的标题,可以牢牢吸引住观众的心,所以在标题的创作上一定要做到别具一格,看到标题就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2.2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由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未来的媒体界已经不会只有电视新闻独尊了,新媒体的介入已经让媒体界掀起了新的革命,所以电视新闻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加大与网络新媒体的合作,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和平共处,而且电视新闻还可以利用媒体网络技术把电视新闻放到互联网上去进行传播,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满足不同需求的受众,引起受众们的更多关注。
(1)对电视新闻内容进行整合,让真实性、敏锐性、严肃性的新闻要点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传播,有效地克制住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杂乱性。
(2)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力支持新媒体的多渠道、多方位性,并进行合作,通过网络的形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3)随着网络覆盖面的越来越大,我国的网民也会越来越多,所以电视新闻一定要充分利用电子科技手段进军网络市场,借助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实现电视新闻的广泛传播,占据新的市场空间,赢得新的观众。
2.3保持优势,寻找电视新闻的存在感
网络新媒体的先进技术与传播方式虽然是新时代不可逆转的一种发展趋势,但因为互联网及终端科技的地域局限性,其覆盖面远远比不上电视新闻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在一些农村或偏远的山区,根本没有网络信号,而且他们的文化水平低,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差,只认可电视新闻,只相信电视传播,再加上有些新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们的心理,专门传播一些明星事件等无价值的新闻题材,没有电视新闻报道的严肃性和真实性,所以大多数受众想要获取有价值的新闻资讯,还是会去关注电视新闻。
(1)保持电视新闻的权威,它的可靠性、可信度以及在人们心中的信誉是一直存在的,所以电视新闻一定要时刻保持住自己的这一优势,做到精益求精、宁缺毋滥,只有权威的声音才是最强大的。
(2)保持电视新闻的深度,网络新媒体总会报道一些表面现象或是花边新闻,而电视新闻需要用自己的深度去打败新媒体的肤浅,比如:一则关于连降暴雨,水库泄洪的报道,其实受众群体想了解和关注的是这则报道的实质性,水库泄洪后的情况,广大居民的生活有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只有通过深刻的剖析才能受到大家的喜爱,要让受众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未来的媒体界将会迎来一场大的竞争,而电视新闻作为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果不能改变陈旧的理念,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被媒体界所淘汰,而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对新媒体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结合电视新闻的优点、利用新媒体的灵活性,充实自己,补充自己,才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收视热情和关注度,才能使电视新闻传播工作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动电视事业的腾飞。
[1]王晓斌.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事件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王维砚.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频道的生存空间[J].青年记者,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