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创建于1988年,前身是吉林省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2004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一所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学校。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穆树源教授为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吕英华教授为院长。 学校坐落在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600多亩,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设有东、西两个校区,11个基层院系、4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在校生11400余人。2009年起,先后与5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以建设应用型、国际化、多学科、特色鲜明的现代高水平民办大学为目标,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确立了以“人人皆能成功”为核心内涵的“成功教育”理念,形成了“勤奋、开拓、自强、育才”的校训。
学校建设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体的专职教师队伍,汇集一批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跨世纪人才、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博士生导师, 其中40余名教师被聘为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一批外籍教师常年在校任教。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专业实力强。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品牌专业1个、教学改革建设试点专业2个,“十二五”立项建设的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有省级精品课10门、优秀课26门,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9项。2015年,纵向课题立项总数68项,获资助经费110万元。
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认定为“国家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项目承担院校,是全省唯一承担“国培计划”的独立学院。
学校开创了福祉教育先河。2008年,中国社会化养老东北教育基地落户学校。2010年,率先成立福祉学院,开设了福祉方向本科教育,投资修建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福祉实验室。制订了《创建福祉事业规划纲要(2011-2015)》,构建了福祉本科教育、福祉研究、社会化养老实训基地、福祉从业人员培训基地、社会化养老培训中心“五位一体”的养老教育模式。
学校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果显著。2006年以来,考研成功率一直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2008年以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3.28%。近年来,每年有千余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建院28年来,3万多名学子走出校园,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先后与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俄罗斯、丹麦、德国、爱沙尼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以“2+2”、“3+1”、“本科后读研”等方式开展合作办学,是吉林省唯一具有出国留学服务资格的民办高校。
学校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05年,学校荣获陈香梅教科文奖、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2007—2010年,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1年,参加全省社会组织综合评估,名列5A级社会组织榜首;学校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2011和2012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学校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2011-2014年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校宣传处供稿)
(责任编辑:平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