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栾文艳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近十五年我国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
张哲,栾文艳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文章对2000—2015年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然后从保育员专业化标准、保育员专业化角色定位、保育员专业化队伍结构、保育员专业化素养、保育员专业化策略等五个方面,对我国保育员专业化的研究及实践进行综述,以期呈现近十五年来我国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现状。
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
在幼儿园里,保育员是与幼儿生长和教育关系最为密切的人员之一,保育员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保育质量。近年来,国家及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尤其是保育员专业化发展愈发关注,例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随着保育工作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被逐渐提升,关于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尝试从保育员专业化标准、角色定位、队伍结构、素养、策略等五个方面,对我国保育员专业化相关研究及其实践进展情况进行研究述评,并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保育员的专业化发展。
以“幼儿”、“保育员”、“专业化”、“专业成长”、“专业标准”、“专业素养”、“策略”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对2000年至2015年的著作、期刊、学位论文、报刊等进行文献检索,共搜集到文献135篇,其中有效相关文献37篇。从文献来源看,著作类3篇,期刊类25篇,学位论文8篇,报刊1篇。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所查文献中,理论研究6篇,经验分享7篇,调查研究24篇。其中以调查法开展的研究,无论是从数量上、研究广度上、还是研究深度上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在数据处理和对策研究方面,这些研究却表现出同质化倾向。从研究学科视角来看,文献大多从教育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在素养研究和策略研究方面也夹带着一些心理学和管理学思想。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献主要涉及保育员专业标准、角色定位、队伍结构、素养、策略等五个方面。
(一)保育员专业化标准研究
保育员专业化标准是研究保育员专业化问题的基础。保育员到底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承担保育任务,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刘捷认为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长期的培训、自主学习与提高、专业自治、形成专业团体等是教师应该遵循的专业标准[1]。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认为专业标准可以分为三点: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完备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专业自主权和专业组织[2]。《国家职业标准——保育员》[3]是把保育员看作一种职业,认为保育员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专门的知识与专业的技能、一定的自主权、参加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和通过专门任职资格鉴定。蔡丹艳明确认为保育员是一种专业,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专业化标准应该包括保育员自身专业素养和健全的保育员专业化机制[4]。朱春茹、张旭东也认为保育员应该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如今保育员缺乏职业专业化的原因之一是专业标准的不统一的问题,各方面对其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较少,这为保育员职业专业化造成了相当阻碍[5]。近年来,随着幼儿园中“重教轻保”的问题愈发严重,有专家提出幼儿教育需要“保育优先,教育其次;保育为重,教育为辅”的观点[6]。由此不难看出,保育员专业标准是否明确从根本上决定着保育员专业发展的方向。从以上研究来看,关于保育员专业化标准的研究理论探讨居多,且对保育员专业化标准的含义界定不清,已有研究也大都从教师标准中推导而来,因此,制定保育员专业化标准是当务之急。
(二)保育员专业化角色定位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第一部分总则中第五条明确指出:“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为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的角色定位奠定了基调。目前,有关保育员角色定位的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1.保育员是教育工作者。《纲要》中明确规定了保育员的角色定位,即“保育员也是教育工作者,其行为同样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员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实施教育,与教师密切配合引导幼儿健康发展”。此规定虽然比较宽泛,但其确定了保育员是教育工作者的方向定位,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2.保育员是教育者。李姗泽认为保育员对幼儿的影响不亚于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园中的重要教育者[7]。她呼吁幼儿园和社会应改变对保育员的看法,重视保育工作,给予保育员应有的尊重。研究者黄辉萍也明确提出保育员同样有履行教育职能的权利和义务,认为作为教育者的保育员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8]。
3.保育员是老师。任慧娟曾提出“保育员就是老师”,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侧重管“物”到现在的侧重管“人”,由过去的表面安抚到关注内在需要,由侧重“保”到现在注重“育”[9]。姜冬梅从保育员培训方面提出撤消保育员的称谓,使原来的两教一保变为三教兼保,将教师岗位和保育员岗位合二为一,把从事幼儿教育和保育的人员统称幼儿教师[10]。
综上所述,大多数人倾向于把保育员定位于教师,保育员应该朝着教师的方向发展。但是,幼儿园保教任务繁重,想让保育员兼顾保育与教育的重任,必须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兼顾的平衡点。
(三)保育员专业化队伍结构研究
保育员的队伍结构关系到保育员队伍的素质、稳定性、专业化等内容。关于保育员队伍结构的研究主要是从从业时间、是否具有编制、收入状况,性别结构、年龄、学历等方面展开。杨文婧[11]、黄娟娟[12]研究显示,保育员在编制,工资和队伍稳定性方面都不容乐观。其中王柏玲的研究显示:保育员地位较低,待遇较差,流动性大。据上海市托幼协会对上海市幼儿园保育员、营养员现状的调查显示,在编的保育员且工龄在5年以下的仅占百分之六左右,流动性较大[13]。也有研究者谈到保育员的性别结构问题,例如刘亚辉[14]与牛桂红[15]的研究结果表明,保育员队伍性别结构单一,调查的保育员中竟然无一人是男性。刘亚辉认为保育员队伍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是整个学前教育行业的普遍问题,与其待遇和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在学历和年龄方面,刘亚辉研究发现保育员年龄结构呈现出青年化的趋势,25-44 岁之间的保育员人数超过八成,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近50%[16]。王威对四川省8市县幼儿园保育队伍的研究显示:保育员从事保育工作时间与保育员年龄、职称有明显相关性;保育员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称有明显相关性[17]。
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保育员中中青年比例增大,大部分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更新教育观念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这为保育员专业化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但是,保育员整体薪资待遇和社会认同度较低,职称评定和编制制度不完善,从业年限短,流动性大等问题依然比较严重。
(四)保育员专业化素养研究
幼儿园保育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幼儿园保育质量的提高。就文献数据来看,对保育员专业素养的研究还比较宽泛,更多的是经验类的总结以及少部分的理论探讨。任怡萍认为保育员的素养需要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保教水平和文化素养等四个方面[18]。孔令梅提出保育员要增强身体和心理素质,需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过程,要充分学习幼儿心理学、卫生学、教育学等知识[19]。杨彦涓还认为保育员需要增强事业心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20]。刘亚辉认为配班能力是保育员从事保教合一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中国教育报也曾刊文保育员应走专业化之路[21],文中提到保育员想要做好保育工作,应该具有丰富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知晓幼儿的人格尊严与基本权利、了解保育管理制度和基本法律法规以及配合教师教育,处置意外情况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能力。在如何提高保育员专业素养上,王花蓉认为应通过加强学习、定期撰写育儿笔记等方面来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养[22]。梁小丽认为社会应加大宣传和完善管理[23]。彭文玲认为加强保育员的保障力度以至于提高归属感是提高保育员素养的重要方面[24]。崔改霞倡导以“双主体”为本[25],即通过专业思维训练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保育员专业素养。林少玲提出“建立完善的园本培训体系”[26]。宋雅娟提出“以有效研讨为载体”来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养[27]。已有研究对保育员专业化素养构成要素和提升途径进行了探讨,这为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实践保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五)保育员专业化策略研究
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研究者多在现状调查之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从文献收集和整理的情况来看,策略研究主要涉及保育培训、评价管理、奖惩机制、保育理念、保育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杨达认为岗前培训的缺失和不到位使得保育人员对保育工作认识不足、缺乏保育知识、保育技能差,从而不利于保育员专业化的发展,因此,他建议加大岗前培训的力度并确保培训的质量[28]。张晓艳从保育教师的选拔、园本培训和保育教师的绩效评价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策略见解,同时还认为应该明确保育教师等级制度以确保保育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9]。陈帼眉教授曾提出为提高保育员专业化水平应该根据保育员的专业要求制定培训和考核的标准,以便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育员队伍[30]。李丽则主张通过岗位流动制即保教轮岗制度,发挥个人优势,积累各方优势使保育工作愈加完善[31]。甘晓彬提出采取参与式的园本培训方式如分层设定发展目标、弹性提供活动载体、同伴互助、研讨反思等来促进保育员的专业成长[32]。冯敏华副教授以本校成功的教育经验指出进行幼教保育人才专业化培养是促进保育员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她认为从道德素养,知识,能力,考证要求等四个方面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高校保育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和实践[33]。目前对保育员专业化策略的研究范围广且数量多,众多的对策建议为保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选择和借鉴价值。
我国关于保育员专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
(一)拓宽研究的学科与地域视野
从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来看,绝大部分文献都是通过教育学的视角来研究保育员专业化问题,研究的学科视角略显狭窄。保育员专业化问题涉及到心理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知识,例如在心理学方面,有关保育员工作压力或心理疾病的治疗等研究都需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医学方面,与医学机构或者医学研究者开展合作对于提升保育员幼儿保健知识水平益处良多。从地域分布来看,保育员专业化研究绝大部分是围绕一线、二线等发达城市或者地区展开,而特殊地域尤其是中西部偏远农村地区的保育员专业化发展情况研究有待深入。
(二)深化拓展理论研究
保育员专业化研究大多从实践的角度开展的,理论研究较少。虽说基于一线数据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前期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很难深入开展。缺少理论研究,众多实践研究只能停留在问题表面,对已有经验款款而谈,这无益于问题的根本解决。因此,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是促进保育员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增加保育员专业素养研究
保育员专业素养方面的研究很少,已有研究更多的是经验之谈,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专业素养的构成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挖掘。在当前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保育员只要具备初中学历,并接受相应幼儿保育职业培训就可以从事保育员工作,此种要求是否能有助于保育员专业素养的提高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四)策略研究需要侧重专业性、实用性
在已有研究中,有关提升保育员专业发展的策略占有较大比重,几乎每篇文章都会或多或少提及。但是,从是否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策略研究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不足,切入点大都类似,同质化比较严重,在现实中很难具体操作和实施。
(五)积极探索新型保育模式
保育模式的探索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新型保育模式就像新鲜的血液一样,是推动保育员专业化前进的力量。保育模式的探索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多元化,面对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保育模式。而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完成幼儿园保育任务则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热切期盼,理应需要广大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大对不同区域间的保育模式进行深入探索。
[1]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国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标准——保育员[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7.
[4] 蔡丹艳. 保育员专业化的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5] 朱春茹,张旭东. 保育员职业专业化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223-224.
[6] 赵南.学前教育“保教并重”基本原则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2(07):115-121.
[7] 李姗泽,杨文婧.保育员素质及工作现状的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05):41-42.
[8] 黄辉萍.教育者:保育员必须关注与完成的角色定位[J].教育导刊,2010(07):80.
[9] 任慧娟.由“保育员就是教师”想到的[J].教育导刊,2006(01):36-38.
[10] 姜东梅.幼儿园可否撤消保育员称谓[J].山东教育,2003(Z3):104.
[11] 杨文婧.重庆市保育员素质状况研究与对策思考[D].西南大学,2008.
[12] 黄娟娟.上海市幼儿园保育员、营养员现状和成因的分析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08):43-46.
[13] 王柏玲.保育员现状不容乐观[J].教育导刊,2010(01):96.
[14] 刘亚辉.河南省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5] 牛桂红.甘肃省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调查以陇南市成县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0):60-61.
[16] 刘亚辉.河南省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1.
[17] 王威,杨达.四川省幼儿园保育队伍现状调查及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9):192-193.
[18] 任怡萍,陈崇霞. 提高保育员素质是当前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J].山东教育,2001(05):52.
[19] 孔令梅.素质教育与保育员的素质[J].山东教育,2002(04):49-50.
[20] 杨彦涓. 保育员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1] 王淑华.保育员应走专业化之路[N]. 中国教育报,2014-04-27(3).
[22] 王花蓉.提高保育员素质建立新的保育观[J].贵州教育,2002(07): 18 .
[23] 梁小丽. 保育员责任意识的调查研究[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06):10-11.
[24] 彭文玲.长沙市民办幼儿园保育员职业素养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5] 崔改霞.浅谈幼儿园保育员的专业化成长[J].科教导刊,2013(06):55.
[26] 林少玲.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策略浅析[J]. 学前教育研究,2007(07-08): 108-110.
[27] 宋雅娟.以有效研讨为载体提高保育员专业素养[J].教育导刊,2008(07): 40-41.
[28] 杨达,王威.幼教保育人才的素养及培养的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35-139.
[29] 张晓艳,张玲.探析新时期保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246-248.
[30] 陈帼眉.保育员有其独立角色.学前教育,2002(5):1.
[31] 李丽.新城区幼儿园保教结合及其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2] 甘晓彬.保育员专业成长的园本研修机制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1.
[33] 冯敏华,朱晨晨.基于保教一体化的新型幼教保育人才专业化培养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5(07): 28-30.
(责任编辑:和平光)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nursery governess in the last fifteen years
ZHANG Zhe,LUAN wenyan
(InstituteofEducation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SiChuan,NanChong637000,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CNKI in the last fifteen years from 2000 to 2015,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ursery governess in our country from five aspects, such as specialization criteria, specialization of role orientation, specializationof team structure, specialization quality, and specialization strategy.
nursery governess;specialization development;research review
2016-02-23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西部地区幼儿责任感发展现状及其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SB0092)。
张哲(1990-),男,山东日照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栾文艳(1992-),女,河南焦作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与游戏。
G615
A
1005-5843(2016)07-0132-05
10.13980/j.cnki.xdjykx.2016.07.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