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不足与弥补措施

2016-03-02 09:09:43谢俊聪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5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不足工程技术

谢俊聪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广播电视台)



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不足与弥补措施

谢俊聪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广播电视台)

摘 要:模拟信号的保密性与抗干扰能力不足,且目前所采用的单向分配网络缺乏信息交互能力,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在科技进步速度日益增快,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随之改变的当下,不宜再一味沿用过去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本文针对当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抗干扰、交互性、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不足及改进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弥补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措施;不足;工程技术

广播电视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能及时传递新闻信息,对全民进行知识普及,同时,广播电视还具有舆论监督和价值导向的功用。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所以,从技术角度探讨广播电视工程的优化措施,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1 现阶段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不足之处

1.1信号抗干扰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仍然采用卫星传播信号,虽然这种传播方式具有经济性好、可靠性高、覆盖面大的特点。但卫星信号属开放型传输,容易受到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具体表现为,声音画面不同步、画面模糊或画面静止等现象。虽然现有的数字电视信号技术能以纠错码通过原编码序列对原信纠错,但如果所受干扰程度超过某一阀值,则纠错处理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1.2信号交互能力不足

现代广播电视技术基于模拟频率传输信号,但其信息传播网络只能进行单向分配。从实际应用效果上看,这种单向传播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对电视广播的需求。随着经济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时代技术的整体革新,人们的思观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表达的诉求,使人们开始摒弃单向接收信息的媒体形式。而无法实现信息交互,就无法为个体表达创造途径,广播电视在自我定位与技术能力上的双重失准,限制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1.3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广播电视工程涉及多媒体技术、视听艺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知识内容,具有复合性高、技术密集、产业链复杂的特点。尤其是在技术革新周期急剧缩短、更新换代频次日益提升的信息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储备量不足等弊端,都开始显露出来。通常按技术特点与专业特点的不同,可将广电工程人才划分为技术型、管理型及操作型三类,并统一在广播电视工程知识范畴之内。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技术岗人才不足、操作岗人员知识能力欠缺、管理者无法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制度,这些问题都将对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 弥补措施探讨

2.1采取技术手段,抵抗信号干扰

卫星信号常见干扰,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微波干扰,将这种干扰形式称之为主要罪魁并不为过。一般发生在C频段,偶尔发生在Ku频段。移动网咯、电信网络及军方的微博基站向外发送的微波信号,会使定向接收的卫星信号附带干扰频率。军方雷达扫描,将形成全频干扰,导致电视画面定格。其二是自然界干扰,在降雨降雪气候中,电磁波将发生衰减。太阳活动所产生磁暴及带电粒子,也会对地球电离层及卫星造成干扰,使电视出现黑白杂波点。针对上述原因,在基础设施配备建设过程中,需要选择辐射死角,让干扰信号被障碍物反射。并且,在干扰严重的位置,架设防干扰网。在LNB前端装设滤波器,用以过滤干扰微波。针对雨雪天气的电磁波衰减现象,可加大天线口径,并及时清理积雪。同时,扩大有线电视广播的覆盖规模。

2.2推动技术交汇,实现多网融合

在“科技融合体”构想中,信息通信网络将由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电信网络,三者渗透兼容构成。虽然,就目前来看,在基础建设完善程度上仍有待提高,但无疑为广播电视工程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与计算机网络融合,可掩盖模拟信号传输短板,打破技术环境限制,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并优化信息数据处理。在入网基础建设设计中,要尽可能减少信息传输层级,节约建设维护和调试成本。调试分配网时,将分支器损耗值数尽量提高,以便增加有效性,保证光纤焊接质量,注重电源及防雷管理。

2.3创建培养机制,提高技术水平

领导者应深切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协作,一方面,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实践验证不足,并反馈给学校以丰富课程内容。将协作精神、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四个维度,用以构建标准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加强在岗人员的学习和深造。

3 结语

广播电视工程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完善,这些不足之处都终将得到弥补。现阶段,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有线电视、数字信号的大规模推广及光纤网络基础建设上,并尽快解决管理上的问题,推动三网融合。

参考文献:

[1]陈楠.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J].工程技术,2015(9).

[2]孙春志,朱景全,吕志,等.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

作者简介:谢俊聪(1974-),男,云南广南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工程技术。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工程不足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矩阵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浅谈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发展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43:54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7:20
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16期)2016-06-29 17:30:32
关于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思考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3:45:21
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3期)2016-02-26 11: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