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雪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人物纪录片影像叙事的美学
袁 雪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摘 要:当前人物纪录片的叙事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方式,从大量人物纪录片看来,针对不同的人物特点和人物背景来选择叙事的方式对创作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还需要有相适应的素材进行支持。人物纪录片的影像叙事是多维的,本文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影像叙事;影视美学
1.1视觉语言的知照性逻辑
影像叙事是基于多门类艺术元素的建构,主要基于声音与影像的结合,默片时代也是影像与影像的结合。影像叙事要体现视觉的逻辑,视觉化的过程就是创作能够表达作品主题思想的活动影像,将书写的文字或心中的观念转化为声音与画面。这个过程不仅转换了形式,还形成了新的阐释。
纪录片的叙事不同于故事片,故事片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为电影的脉络,但纪录片的叙事与观念息息相关。观念是关于论点、立场、结构以及组织信息的“知照性逻辑”,纪录片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是对人们观看到的世界的再现。再现的挑战来自于对呈现出的世界的独特见解,提供给人们本质、见解、知识、主张或者价值,有关人们作出观察和评价的视角。
人物纪录片的核心是纪录人物,这与文学分类中的人物传记异曲同工。从人物出发的基本问题有:这是谁?他/她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需要记录这个人?如何通过纪录片表现出人物?编导想要表现出关于人物哪些方面?观众需要接收到人物的什么信息?人物如何在影像视听上直观地呈现自己?观众如何能即刻解读到这些信息并引发更深的情感和思考?
1.2人物外形的静默表达
编导思考如何构建活动影像的过程是错综复杂的,构成活动影像的方案也数不胜数。当一部作品开始公开呈现时,影像的视听语言表达才得以最终敲定形成。观众通过影像视听途径获取作品传递出的层层信息,这也是感官和心理的复杂综合过程。观众观看便预设这是编导经过反复推敲所得到的最佳方案。对创作而言,精通叙事的建构并非完全凭借智力完成,要感受到叙事元素所产生的知觉和情感效果才是意义所在。纪录片不仅向观众提供以影像视听结合的感官审美体验,也传达更抽象的本质特征和概念。
视觉化的信息包括了人物展示的形象、神情、动作、语言的信息,也包括了创作者拍摄捕捉到的环境、情境,以及人与环境、人与人(物)之间的互动。人物外形形象是观众接触到的第一层信息。艺术家、政客这类公共人物,在纪录片中他们的外貌形象会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成为人物符号化的第一印象。例如:在《我是你的男人》中加拿大诗人歌手莱纳德·科恩,他自始至终一身西装革履的打扮,嗓音低哑,脸上的表情平静冷峻,目光不与与摄影机过多接触。这是他“都市游吟诗人”“历尽沧桑的音乐智者”的艺术符号。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在纪录片《我爱我自己》中总是有鲜艳色彩的红发和夸张服饰,她在常人惊异的眼光中有自己特立独行的妆容。她称自己是一个“神经病艺术家”,而正是通过这样的外在形式,草间弥生把自己的生命动能以及对美的追求表达在作品中,也融入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纪录片对政客则有另外一番神态描写,《布吉男人》中美国共和党竞选推手李·艾瓦特曾用手段帮助老布什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片中艾瓦特给人印象最深刻也最直观的,就是他有一双鹰般锐利的眼睛,眼中写满了狡黠,精瘦中等的身材穿梭在布什家族中,为达目的不惜滥用卑劣手段。
在视觉化的叙事处理中,外观形象会直观地呈现人物的主要特点,但仅以貌取人肯定过于肤浅。如果要呈现人物抽象的情感、人格、行为与价值观,促使观众进一步发现和理解人物,就要通过话语和行为展现出更多信息。
1.3偏听则暗,眼见为实
尼克尔斯提到“纪录片所表现的概念和议题,其本身是无形和隐含的。”纪录片中讲述的人物的可信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影片的风格和修辞方式是否具有说服力。具体影像和抽象概念之间有各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人物被赋予情感色彩,符合外部社会的期待,想要获得某种认同,渴望对群体的归属,与人保持亲密关系,叙事过程就产生了心理期待。
缺乏实质的修辞会失效,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观众会保留自己的看法与判断。语言表达一部分人物的内心,但语言之外不曾被言说的部分包含着更多真实的信息。陈冠希因为艳照丑闻沉寂八年,2015年一部在网络上公开发布的《触手可及》将他带回公众视野,他讲述自己转入嘻哈生意后成功的历程。片中没有触及他的丑闻问题,但他面对外界的反应依然难掩尴尬。丑闻的后续影响依然无处不在,他作为被主流文化社会限定的公众人物,会因为纪录片展示出的正向特点而获得不同程度的理解。
人物上镜时正面地表达自己,除此之外,纪录片里的兼听则明表现为亲人、朋友、同僚、学者甚至竞争者对人物进行的侧面描写,这样能多方面地展示出一个人在公共事物与私人生活中的多维面相。深层次发现和理解关于人物信息,往往也有赖于别人眼中的形象参考。实现人物信息的说明、澄清、背离,依赖编导对人物的理解、对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对主题的服从,以及审美趣味,选择出合适的画面内容,发现人物话语和行为后面的情感和意义。
纪念去世的英国歌手艾米·怀豪斯的纪录片《艾米》,是由她生前的演出影像资料以及采访亲人和朋友的音频搜集整理完成的。亲人、朋友的采访词构成了艾米的侧面信息,采访人多数并未出镜。声画不同步的使用是这部纪录片的特点。艾米感情的波折被注入她成名歌曲中,歌词以字幕显示出来,歌手用生命体验诠释歌曲、人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影片末尾一张艾米成名前微笑甜美的照片缓慢浮现,并以她现场轻松演唱《瓦莱里》作为结束,美妙的音乐与英年早逝使人惋惜和感叹。
隐喻的表达更容易说服现在的观众。所有的创作皆有立场,完全没有立场与态度在创作中并不存在,那么在创作中致力于“有我”与“无我”之境,便成为纪录片美学判断的参照。
2.1第一人称的视点切入
首先,呈现叙事者要依赖素材的路径,当事人如果能亲自出镜讲述,则可以有第一人称的存在;如果没有出镜的主角,尽可能多地掌握视听材料显得极为重要。其次,让纪录片叙事更丰满的第三方叙事不可或缺。像影视演员、歌手、媒体从业者、艺术家与政客这类公众人物作为纪录片创作的对象时,通常更容易获得视听素材。
纪录片创作如果能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叙事更有说服力。创作者对素材的拼接使观众更快定位人物呈现的身份与识别人物相应的视点。马兰·白兰度在《马龙,听我说》中的音频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叙述中有马兰关于人生、艺术及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思考,以及他明星光环下自身无法认同的种种刻板印象。让他一举成名的《欲望号街车》中斯坦利其实是他厌恶的男性类型;在他获得奥斯卡影帝的《码头风云》中的表演,他觉得并不是好的表演。他认为艺术在好莱坞是商业的华服。片中马龙·白兰度除了展现英俊的相貌、硬朗的身形之外,他内心世界中更具哲学与艺术思考的真实。后来他投身到美国黑人解放运动中,也是出于他一贯坚持自由的价值观。通过马兰的自叙,人们可以理解到他在明星光环下长期的自我困境和自省。
2.2女性视点与突破
英国作为女性主义发源地,出现过很多杰出的女性。英国广播公司(BBC)有大量的人物纪录片创作范式,简·奥斯丁、勃朗特三姐妹、维吉尼亚·伍尔夫等作家以及独树一帜的安妮·李斯特,她们的聪明才智跃然纸上,但大部分时光都在家庭生活中度过。BBC的纪录片《真实的简·奥斯汀》让演员演绎简·奥斯汀,并让其家人来接受采访,穿插的解说者是简·奥斯汀的第八代血亲侄女,她通过查找历史图文资料还原真实的简·奥斯汀。BBC采用这种真人表演加纪实采访的方式来展现人物,不仅轻松生动,观看性极强,还将活泼聪慧的奥斯汀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也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因为缺少人物素材而显得单调的解说词配画面的叙事方式。
叙述人物的生平时,叙事文本尽量运用材料说话,保证客观真实性。同时,叙事人应选择相关知名人士,视点独特不落窠臼,也具备一定的叙事权威,叙事结构层层推进,才能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在挖掘传奇女子安妮·李斯特的《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的纪录片中,解说人从自身感受出发去解开这位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神秘女性的生平。李斯特为了和同性爱人之间保持交流甚至自创文字,一本独创文字的日记中大胆地记载了她当时当地真实的生活经历,自由地抒发了她的情感。此外,她不仅在那样的时代成为一个企业家,经营煤矿生意并且有机会四处旅行。这在今天看来,女性有能力追求自由自主:有自己的事业和生存保障,在情感关系的建立上有自由意志,有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勇气,都是了不起的品质。
2.3时代与超越
伟大的人物从来无法脱离时代而存在,个体的命运往往折射出时代变化和发展的轨迹。当纪录片展示出个体与时代之间最深的相遇时,人物最与众不同之处便得以彰显。人物巨大的超越不仅是超越了他的群体,超越了他的时代,更是超越了自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数学家约翰·纳什的故事被广为人知,很大程度得益于好莱坞电影《美丽心灵》,不同于电影的纪录片《伟大的疯狂》主要纪录纳什经历精神分裂的全过程。
纳什个体的遭遇也是在大时代中聪明的人要面对的精神困境。二战后的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年轻的纳什才智显露,三十岁不到,在专业领域的成就让他事业爱情双丰收,让他自负与膨胀。冷战时大国间的猜忌和暗站、二战后人类精神的疮痍、国际秩序的失衡、科技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进步,都成为他的聪明才智要处理的素材。发病后他曾花几年时间游历欧洲,寄回很多有着特殊符号的信件给亲人,写满了他对世界的思考。
纪录片反复提到纳什有着绝对优于常人的聪明大脑,对他的治疗过程也伴随了心理学的发展。从行为主义训练到药物心理治疗,认知心理学到社会心理学的运用,直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主张的兴起,都在纳什身上逐一显灵。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著名的人格理论提到“脱离环境线索去理解行为的做法是荒谬的”。个体承载时代给予他的一切,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当时代充满了战争与破碎,个体同样经历创痛,不论是身体或心灵。个体反映出的勇气和超越,也带给群体信心和希望。
参考文献:
[1][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53.
[2][美]希拉·科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137.
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青年项目科研课题《人物纪录片影像叙事的技术与美学》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Y201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