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觉心理学

2016-03-02 09:09:43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于 洋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浅谈视觉心理学

于 洋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

摘 要:视觉心理学与摄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影像可以影响人的感官乃至心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各种观念不断成熟和完善,各种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论述了视觉心理学与影像的关系,旨在引起人们对视觉心理的关注。

关键词:视觉心理学;大数据时代;VR;AR

1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视觉心理学是一个细化的分类,它主要是指客观的影像,通过人的视觉器官,其心理机制发生变化的过程。视觉上所能捕捉到的影像越丰富,其所引起的相关心理机制也就越复杂,在相互连接的两者之间发生了对应的转化,最终建立起了新的且更紧密的联系。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影像,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影像,相同的人看到相同或极其接近的影像,相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影像,在这个过程中,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比如,有这样一幅图,从某一个角度看是一位老妇,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少女。如果把老妇像的眼睛看成耳朵,画面就立即变成了少女,把少女的颈部看成嘴巴,耳朵看成眼睛,少女像又成了老妇。显然,作者独具匠心,把艺术的创新和审美的新异观紧密结合,因而使人产生了视觉错位。又比如,一幅画面,透过鲜花丛,所看到的月亮就仿佛是“开满鲜花的月亮”。以上两幅作品,都利用了视觉心理学,都展现视觉心理学的奇妙之处。视觉心理学看似与摄影无关,其实不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我们大多数人从小便熟知的诗句就是视觉心理学的典型例证,这句话证明视觉理学对于美学的研究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在美学意义上所引起的诗意感觉更是令人赞叹。

2 从视觉原理入手,全面了解视觉心理

知晓基本的视觉原理,接着具体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总体基础,以及有关知觉的组织原则,影响知觉的因素等,可以对知觉有更深的理解。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清晰感知,它的选择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知觉具有恒定性,或可称恒常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还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定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美食自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有些原本色泽诱人的美食,如果换了个色调,比如,金黄的嫩鸡蛋换成了变质的墨绿色,恐怕会使人大倒胃口。这种现象表明,当个体所熟悉的物体改变了颜色,颜色知觉依然会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就像炒鸡蛋在人们的知觉印象中应该是金黄的,这就是我们的颜色知觉,上述例子是对它的反推。颜色恒定性仅是知觉恒定性的一个分支,知觉恒定性还分为大小恒定性、明度恒定性、形状恒定性、方向恒定性等。

3 完型法则与视错觉

要了解视觉心理学,必须要了解完形法则和视错觉。我们的大脑和眼睛在观察某样事物或者接收影像所带来的视觉刺激时,往往是按照我们人类自身的观察和行为习惯来认知。这些习惯性认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辨别事物,但有时也会产生错觉。在完形心理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整体不等于个体的总合。举个例子,当我们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并不是他的脑袋、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躯干,然后就把这些感官上得到的视觉特征组合成一个称为“人”的组合。事实上,我们在面对和我们一样的同为人类的存在时,直接观察到的是对方的“整体”,而不是那些器官个体的总合。封闭性、相似性、接近性、连续性是完形法则的特点,完形心理学的视觉法可以广泛运用在使用者介面、艺术、设计、摄影等许多不同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完形心理学可谓是设计界的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视错觉是人在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是指观察者在客观因素干扰下或者自身心理因素支配下,对图形产生的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错误的感觉。比如著名的黑白棋盘,问AB两格颜色是否一样,尽管知道答案肯定是一样的,但是却很难证实。我们通常认为人能看清楚视野内的任何东西,但事实上,如果我们的眼睛在短时间内保持不动,就会发现这是错误的。只有接近注视中心,才能看到物体的细节,越偏离视觉中心,对细节的分辨能力越差,到了视野的最外围,甚至连辨别出物体都十分困难。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点之所以显得不明显,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在不断移动,使我们产生了各处物体同样清晰的错觉。当然,视错觉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也很多,以产品设计为例,视错觉对产品设计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产品可以从图形、色彩、版式及容器造型设计中加强视错觉现象的渗透。人们在购买产品时,首先会直观地观察产品的形态,人们对外观设计平庸或雷同的产品往往不屑一顾,但对外观设计特点鲜明,且符合自己喜好的产品却情有独钟。因此,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外观是设计的重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且深入互动。墨守成规只能落后于时代,创新与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正像产品设计一样,良好的创意加上适当的方法,才能创造出好的效果。

4 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来源于生活

在学习了有关视觉心理学的知识之后,笔者曾去朝阳公园的索尼探梦馆参观,切身感受到了视觉心理带来的奇妙感触。整个环境就是一个生活体验馆,里面涉及了大量有关视觉心理的原理,比如绿幕和视觉的运用,即VR和AR技术,既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又令人对未来充满无限期望。笔者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和现实的实质性内容势必将不断增加。随着输入和输出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视频显示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功能强大且易于操作的软件的实用化,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AR技术在人工智能、CAD、图形仿真、虚拟通讯、遥感、娱乐、模拟训练等许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AR和VR技术带给我们的共同感受是:虚拟和现实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虚拟现实的广泛应用前景,使之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这些都是视觉心理学带给人们的启示,只有加强对视觉的掌控,以及对心理的引导,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我们才能探索出更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维根.视觉思维[M].孙楠,张伟,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钱家渝.视觉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56:39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0:45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2:37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