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艳明
(重庆南开中学)
以生为本,生态课堂
——高中化学课堂如何良性循环
罗艳明
(重庆南开中学)
传统的化学课堂多是理论说教,不能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契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动态课堂。因此,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创设以生为本的高中化学生态课堂进行分析与讨论。
高中化学;生态课堂;预习;反馈;讨论
化学到高中阶段变得相对抽象、难懂,许多学生也因此抱怨,究其原因是我们以抽象的理论说教企图引导学生完成形象认知。因此,新课改以来大力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要求化学课堂摆脱传统的知识灌输,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构建有速率、有效益、有激情的生态课堂。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将化学知识以灵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鉴于此,我们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创设以生为本的生态课堂进行分析与解读。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的发条。面对抽象的化学知识,如果我们再进行抽象的理论讲解,学生肯定感到味同嚼蜡,必然会导致课堂萎靡不振。化学与现实生活结合比较紧密,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通过趣味的演示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探索化学原理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苯”分子结构时,为了让知识更趣味好记,我们就可以借助凯库勒在梦中得到启发认知苯的环状结构的故事来加深学生印象,鼓励大家探索。
实际上,神奇的演示实验最能捕捉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尿糖检验”实验。学生身边一般都有糖尿病患者,这样的实验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他们的“诊断”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深入探索。
“生态课堂”就是设置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流程,让师生、环境、精神、互动、信息资源等都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根据上面对生态课堂的构想,我们可以从以下流程来构建高中化学生态课堂。
1.以导案指导预习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它能有效提升课堂听课的针对性,是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由之路。当然,学生面对新知识,预习过程可能有点艰难,我们为了消除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可以设置预习导案。例如,我们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之前,可以这样设置预习导案:(1)先回顾初中阶段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2)然后阅读文本,根据教材中给出的案例逐步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3)根据预习所掌握的知识,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如此设置预习导案,给学生提供了由浅入深的启发和指导,有效提升预习效率。
2.以反馈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不是盲目进行的。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这就需要我们留出几分钟作为预习反馈环节,通过该环节,我们弄清楚学生对哪些知识点是模糊的,对重难点理解到了怎样的程度。这样我们就能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这里还以“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为例。开课后我先给学生三分钟来反馈预习情况。然后笔者就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部分学生尚未从初中的氧化还原理解角度走出来,总以得氧失氧的角度进行思考;(2)对化合价升降与电子转移理解不透彻;(3)不能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进行区分及联系,分不清生活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要指导学生走出狭隘的“氧化”范畴,让他们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进行逐步分析;第二种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形象直观的演示,辅助以重难点讲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由此可见,通过捕捉预习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便于学生及时弥补知识漏洞,形象地理解和掌握重难点,达成教学目的。
3.互动讨论
高中化学课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许多知识点是相对开放的,需要掌握科学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具体操作中,如果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提升,我们可以设置合作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在短时间内完成知识扩散,实现优差互补,提升认知速率。
譬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时,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将他们搭配成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小组内各成员根据自己的优势分担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再一起整合探索成果:善于分析的学生结合课堂知识从“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帮其他组员转变初中化学认知;善于理解的学生可以通过示意图等方式来帮其他组员完成抽象知识的形象认知……这样最大限度调动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知识互动中来,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和提升,有效达成教学目的。
总之,良性发展的生态课堂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并能及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预习—回馈—讨论”的认知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1]李本华.生本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怎样革新[J].新课程,2012(9).
[2]支新春.高中化学怎样灵活提升课堂效率[D].陕西师范大学,2009.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