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教育变革路径探析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影视微信课程

单 珊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教育变革路径探析

单 珊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在报刊、广播、影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第四媒体”“第五媒体”相继出现,不断涌现的新媒体技术改变了我国传媒业的生态环境与格局,改变了影视内容的传播渠道、媒体形态及创作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教育必须作出及时应对,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等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满足当前传播环境对影视人才的需求。

新媒体;影视教育;转型

一、引言

当前正处于媒体大融合时代,一方面,纸媒、广播、影视等传统媒体纷纷融合新媒体技术进行转型创新;另一方面,以视频网站、手机App为代表的原生新媒体势力频频发力于内容生产领域,与各大PGC内容制作机构合作联盟。在一轮“渠道”和“内容”孰轻孰重的争论后,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大佬”清醒意识到了渠道和内容皆重要,唯有“融合”是真理。

既是融合,便非新瓶装旧酒,而是一种化学反应,是传统媒体遇上新媒体后的基因重组、新生再长。例如,《外滩画报》停办,选择“微信公众号”这块新媒体阵地开创了《一条》视频,从纸媒到视频,从上海到全国,从周刊到日播……由此看来,媒体转型绝不是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搬家,而是在“互联网+”技术环境的催化下,由新人、新规则、新内容构建的新媒介生态环境。

在这个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影视行业的制播模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终端从客厅电视到移动平板、智能手机,剧本从名家专著到网络小说、全民创作,节目样态由单一固定到多元、碎片,传播渠道由单向到互动等。新媒体环境下的视频行业在渠道终端、媒体形态及创作方式上已与传统影视业今非昔比,伴随着日新月异的技术不断变革发展。由此,新行业与市场环境对影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升,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人才需求

据《大视频时代——中国视频媒体生态考察报告》数据,2014年底,电视、网络、手机、户外视频媒体复合用户规模已达20.7亿,视频消费量爆炸性增长50%~70%。[1]与此同时,中国电影票房和银幕数激增,从票房数据上看,全国电影总票房从2002年的8.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5年的逾400亿元人民币,涨幅逾40倍。[2]从某种程度上说,海量视听内容的消费已成为全民的新生活方式,多元的传播终端和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使视频内容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主角。

视听市场的繁荣使就业岗位增多,新媒体环境对影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各大招聘网站有关新媒体内容编制岗位的招聘信息来看,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熟悉互联网传播规律和内容形式特点、了解互联网用户需求;第二,能策划、能编导,能摄像、能后期的全流程综合人才;第三,有一定的互联网内容编制工作经验。概括来说就是懂媒体、会操作、有经验。

首先是懂媒体,这是与传统影视人才需求最显著的区别。过去高校影视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一般为电视台、企事业宣传部门及影视传媒机构,其工作的媒体环境主要为电影、电视。然而,现在的媒体环境多元多变,不同的传播媒体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点,如移动终端媒体面向的用户偏年轻化,传播方式具备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等特点。从招聘需求上看,当下的互联网媒体企业普遍提到“网感”一词,要求岗位从业人员“有网感”“网感好”。而所谓的“网感”就是一种对互联网媒体的熟悉和关注,能够敏锐感地知当前网络的流行元素并将其纳入创意的能力。这其实也是新时期下互联网各行业从业人员的核心要求。

其次是会操作,而且要通晓影视制作的全流程。一是从影视行业特点来看,制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密不可分,摄像要具备剪辑思维、后期要有编剧思维,虽有团队分工,但协作意识、流程化思维对本行业尤为重要。二是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小、精、全”微传媒机构遍地开花、成长迅猛。以微信公众号为例,据腾讯2016年度业绩报告,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末总数量已超800万。[3]基于这些新媒体、微媒体平台,新的视频内容类型如微电影、微课、淘宝视频、微信栏目等相继出现,用人需求突出。这些微型传媒机构普遍规模较小,多数处于创业起步阶段,通常一个岗位需要完成从选题、创意、文案、拍摄到后期制作的整个流程。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多元综合、能文能武。

最后是有经验。这一点尤为重要,“有1~2年工作经验”几乎成为所有岗位的入职门槛,高校教育也因此备受诟病。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学校教育偏理论,学生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即便有岗位实习也多浮于形式或时间太短,不够深入,以致毕业时仍未上过战场的“新兵”难以直接胜任岗位工作。而快节奏的社会中,多数用人单位只欢迎“来者能战”的老将,毕竟内在素质和潜力在短期内无法精确识别,而雇佣有作品、有成果、有经历的人能大大降低用人风险,节省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就业与雇佣的落差产生,人才缺乏与就业困难的矛盾突显。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变革高校影视教育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兼具,实现毕业与就业的紧密岗位对接,将是新时期影视教育改革的紧要议题。

三、新时期影视人才需求的应对策略

面对新时期的媒介新生态环境以及行业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高校影视人才培养必须做出积极的应对和变革。具体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网感”,深度“触网”

当前,影视传播的主要阵地已从电视转到网络,受众对象由电视观众化身为网民用户,面对传播渠道和对象的改变,影视创作的选题、风格定位、叙事结构以及镜头语言表达都应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符合网民受众的接受习惯。同电视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传播具有互动性、便捷性、开放性和选择性特点,内容具有碎片化、综合化、信息再生化特点。基于此,在当前高校课程体系下,可从以下几方面使学生深度“触网”,培养“网感”。

1.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模块课程。在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模块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新媒体在媒介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趋势,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基础理论,掌握新媒体用户心理、需求、行为分析的研究方法与技能,学会新媒体系统设计,包括信息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内容采编、制作与发布的方法与技能等。

该模块应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理论讲授与动手实践并重,可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学习过程使学生熟悉当下的新媒体创作环境,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内容创作的流程和要点。任务选题方面,调研类如“网络最受欢迎的影视节目调查”“网络流行语之我见”;策划类如“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视频栏目设计”;制作类如“制作一条微信推送”等。

通过网络及新媒体传播理论的学习和项目实践,一方面可使学生增进对影视创作环境、平台、用户的了解,另一方面可提升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培养学生的“网感”思维和“触网”习惯。

2.在现有课程中引入网络影视作品案例。开设新的课程,更新优化“老”课程,引入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上的代表性作品案例,如网络综艺栏目《奇葩说》《屌丝男士》《火星情报局》;网剧如《纸牌屋》《匆匆那年》《万万没想到》;微信视频栏目《一条》《二更》等。结合影视分析、视听语言、电视编辑、特效与包装等课程,将这些当下高收视、好口碑的新媒体视频和影视作品的节目定位、受众分析、画面风格、剪辑手法、字幕包装等要素进行评析讲解、项目仿做。

虽然是基于不同平台的影视作品创作,但其基础影视理论是共通的,受网络文化和传播特性的影响,节目风格和内容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如微电影、微课、短视频、杂志化视频、数据新闻、花字网剧等。这些新类型、新风格的作品较传统影视作品更偏向小众传播,有明确的用户定位和应用场景。然后在形式和结构上多精短、碎片、互动设计,内容和选题上更注重“接地气儿”“通网气儿”,能结合最新的社会、生活热点话题发布于媒体。这些具备新特征的典型案例值得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去剖析解读,同时对于当前多为“网络土著”的学习者来讲,取材于新媒体的热新作品学习案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有效地拉近书本和社会的距离,进一步深度“触网”,增进“网感”。

3.利用新媒体发布展示作品。对于影视专业,多数本专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动手创作影视作品,并将作品呈现出来,受到观众的喜爱。过去,在影视媒体占主流的环境下,由于媒体资源稀缺有限、高门槛,学生学习期间的作品几乎没有机会发布于媒体,只能在小范围内播放。而现在,伴随着视频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丰富,学生可便捷地发布作品,此时院校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也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

因此,校方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渠道,鼓励并要求学生发布自己的课程作业、实训作业和毕业作品。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创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公映来使创作流程完整化,并将其纳入考核环节,通过网络互动得到的人气流量、口碑评价、投票评比等量化数据作为评分的部分依据。如此,由终端考核改革来促进教学过程改革,由考核“触网”带动教学“触网”。例如,江苏开放大学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平台举办校园新媒体电影节,将学生的毕业作品在微信推送中进行发布展示,同时结合图文元素介绍作品及拍摄花絮。展示的同时进行网络投票,评选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等奖项举行线下颁奖典礼。

(二)组建课程群,使孤立课程模块化、流程化

针对传统及新生影视行业对全流程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影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零散、相对孤立的现状,依据影视制作的流程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打包、组建课程群,从内容体系和教学设计上融通各门课程,使课程模块化、流程化。

以江苏开放大学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第二学期的课程为例,将影视写作、分镜头设计、摄像基础、非线性编辑与特效合成四门课程打包组建课程群,通过组建教师团队、进行集体备课、整合教学内容、联合作业创作等手段使课程紧密衔接。实施要点有以下两方面:

1.组建融合型、流程化教师团队。任何融合归根结底是人的融合,所以要整合打包课程首先要“打包”教师,组建课程团队。按惯例,课程团队通常以课程为单位进行组建,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归为一个课程组,进行课程的准备与讨论。而影视专业的课程团队应以班级为组织,以项目为单位,模拟影视创作团队的结构,将同一时间段(一学期或实训周)前、中后期的课程教师整合起来,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修订的原则要做到“一个统一、两个结合、三个阶段”,“一个统一”指教学目标要统一,通常在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会有专业培养的大目标和独立课程的小目标,而这个目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课程群目标,它相对大目标更具体,相对小目标会更明确。例如,江苏开放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实训课程群教学目标为“能根据现有的剧本、节目策划案或影视作品进行剧本解读,撰写分镜头脚本,根据稿本选取演员、场地及道具准备,指定拍摄计划,进行前期拍摄与后期合成出片,完成一部3~8分钟的剧情片、纪录片、宣传片或视频栏目”。“两个结合”,指结合市场的最新需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近两年企业微信公众号对宣传类手机视频制作人才的需求,学情如生源是普通类还是艺术类?艺术特长是什么?生源地是哪里?还有年龄、爱好、经历等等。不同的学情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案例及考核要求。“三个阶段”指制作流程的前、中、后期,课程群尽量涵盖这三阶段的课程,这样才能保证课程的整体思维和流程化运作。

2.项目化教学,流程化创作。在统一的教学目标下,通过课程群教师讨论布置联合作业创作任务。联合作业创作是课程衔接的主线,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一个统一的项目任务将创作过程中的稿本创作、镜头拍摄、后期剪辑特效等环节贯穿相连,课程的理论讲授、作品评析、平时练习等都基于项目进行,以任务驱动学习,以项目融合课程。

不同学习阶段的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也应分步进行。对于低年级基础课程群,教学可采用模拟项目及微型项目为载体,将已完成的影视创作项目进行解析模仿,或截取项目中的一个段落进行任务布置。对于实训课程群或高年级进阶课程群,可实施真实完整的项目任务。模拟项目不分组,教学目标是使每一位同学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组织学生分组分工进行,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根据个人兴趣所长对专业岗位技能进行明确、提升。

(三)运行工作室,衔接学习与就业

新媒体网络环境催生了小微型媒体企业,丰富了媒体作品的发布渠道,同时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传统媒体环境下,学生在校期间只能通过去电视台、影视公司等媒体机构实习来积累工作经验。然而,实习活动只能在大三、大四临近毕业阶段进行,实习时间短、工作内容不深入。因此,大多数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工作经验几近为零。

当下,新媒体机构及各类新型视频内容生产需求激增,发布渠道增多,内容形态也更多元,如宣传类、活动纪念类视频、淘宝微店广告、微课程等,这些视频内容多发布于网络和新媒体平台,相对以往的广播级影视作品要求相对较低,而且以“微”字打头的作品通常时间短、内容少、工作量小,小型工作室也可以胜任。因此,面对市场对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可通过运行校园工作室来解决。思路有以下几点:

第一,成员构成方面,通过双向选择“聘用”工作室成员,如教师、学生;第二,制度方面,参照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工作室管理条例,进入工作室的师生要签订双方协议,承接的项目要签订合同,采用项目经理人负责制;第三,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学徒制”,师傅带徒弟、老人带新人;第四,开展的项目面向校内和校外,校内包括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校园视频栏目、学校各类宣传片、活动资料片、个人视频求职简历等。

通过运行工作室,可以吸纳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增强动手能力,弥补课堂学时的不足,使学生在校期间同步积累工作经验,实现学校与岗位的有效对接。校园工作室是课堂的延伸,其主要功能是辅助教学、培养人才,但合理有效的制度也是长久运行的重要保障,要做到权责清晰、奖惩结合、分配合理,同时配合学分互换等制度解决课程与工作的矛盾,达成以工作室激励教学、以项目反哺课堂的目的。

四、结语

表面上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行业带来的是冲击和占领,但实质上新媒体技术为媒体行业开拓了更开阔、多元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融媒体时代必须倡导内容为王,人才唯先,高校影视教育刻不容缓地担负起了融媒体时代人才培养的重任,唯有顺应时代发展、变革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才是出路,从培养“网感”、深度“触网”开始,重视岗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用工作室模式对接校园和社会,培养新媒体时代能用、好用、急用的影视人才。

[1] 张海潮.大视频时代——中国视频媒体生态考察报告[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4:3-4.

[2] 2015电影市场分析[DB/OL] . http://www.chinabgao.com/k/di anying/17778.html,2015-07-01.

[3] 2016微信数量统计[DB/OL] . http://www.didown.com/news/ 29040.html,2016-01-11.

G642

A

1674-8883(2016)23-0005-02

本论文为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频网站生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241),主持人:单珊

单珊(1979—),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媒体融合与影视教育。

猜你喜欢
影视微信课程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微信
影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