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求职类节目的发展策略探析
——以《非你莫属》为例

2016-03-02 05:41胡大海孙宏威尹舒娴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7期

胡大海 孙宏威 尹舒娴



电视求职类节目的发展策略探析
——以《非你莫属》为例

胡大海 孙宏威 尹舒娴

摘 要:“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流行语。求职秀《非你莫属》的应时而生,结合大众化的演绎手段,不但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了靠谱的求职平台,也吸引了各式各样大学毕业生大展身手。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功原因,并对当前如何发展求职类节目进行策略建议。

关键词:求职热;话题营销;节目专业化;节目互补

1 电视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的成功要素

1.1 专业又不失娱乐

从《非你莫属》对于Boss团成员的选择上,笔者发现,除了要求面试官个人本身有人格魅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外,面试官之间也是互相弥补的,有犀利的,有温和的,有理性的,有感性的,各种性格的面试官聚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时这种声音表达了部分受众的意见,有时这种声音给多数人以启迪,形成了一个社会话题。既专业又不失娱乐的味道。

1.2 引导正确价值观

现在电视荧屏的特点就是“草根明星”越来越多,只要你具有个人魅力,你就能受到观众欢迎。但《非你莫属》所打造的“明星”是可以真正成为你未来人生发展的模版,因为他们大众化,因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就这样,他们甚至成为了现实职场中的意见领袖。何为意见领袖呢?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当然《非你莫属》不但给求职者成为“明星”或意见领袖的机会,也给企业家同样的机会。它是企业家传授经验,为百姓普及就业知识的讲堂。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人的延伸”。无疑《非你莫属》会给你带启迪和思考。

1.3 跨媒介整合好处多

网络、手机等新传播工具的发展与普及,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融,新的技术和传播方式为它们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平台。《非你莫属》不但与58同城求职频道合作,还很赶潮流地开通了微博。所以无论你想不想在电视中露面,只要你有什么与职业相关的问题,你都可以登录新浪微博,搜索“非你莫属”,实时和Boss团的成员对话,喜欢谁就向谁发问。

2 电视求职类节目未来的发展策略

2.1 咬住节目定位不放松

求职类节目一定要坚守为广大求职人服务的精神不放松,要多多地提供各种岗位,要放开眼界,把那些人们曾经不知道的、不熟悉的职业,想办法介绍给大家。同时,进一步完善就业体系,坚持真实,反对作秀,坚持引导,反对调侃。

2.2 整合单元集,迎合专项受众

从目前流行的几家求职节目来看,普遍问题都是没有把同一种职业需求进行再创作,说白了就是节目专业化不够。《非你莫属》开播几年了,对它的争议也越来越多,这其实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大家是关注它的。《非你莫属》应该听取观众好的建议,扩展多种服务,避免观众出现视觉疲劳。

2.3 与多种职场真人秀节目互补

目前,除了《非你莫属》,还有《职来职往》《天生我才》等类似的求职节目也很火,其实,我觉得这对受众来说是个好事,它突破了地域限制。诚然,这些节目是存在竞争的,所以节目组要学会把危机变成生机,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的前提下,努力创新来缓解受众的视觉疲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变。”

喻国明教授曾说过:“未来的传播竞争是一种‘创新为王’式的竞争,只有具有自察意识和对市场的变化十分敏感的人才有可能先人一步实现节目的创新和开拓。可以说,谁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重视节目的‘质化’指标,谁就有可能在充分自觉的基础上实现节目的更生、创新与突破,并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依时代而生的《非你莫属》无疑在尽全力地服务大众,也充分地体现了“乱世”中媒体的责任。但是要想走得更远、更稳,仍需多做创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参考文献:

[1]邵晓巍.求职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与求职者间的话语斗争分析—《非你莫属》个案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

[2]王涵.从批评语篇分析视角解读主持人和求职者的权势关系[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

[3]刘铮.《非你莫属》中主持人的身份构建分析[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

[4]李雯雯.“非你莫属”中老板意识形态的批评话语分析[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4.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调查报告——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2015年长江师范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移动媒体体育类APP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用户体验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5XJXM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